在化学复习课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

2013-05-28 04:02杨秋梅
现代教育探索 2013年4期
关键词:同分异构实质思维

杨秋梅

高考对人才的选拔,实际上是对考生思维的选拔。经过进度课的学习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但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思维是零碎的、粗浅的,离高考所需具备的思维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提高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我认为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和教学实际,进行各种探索,要精心设计思维出发点,巧妙构思联系点,适时切入激趣,让学生在思维上全力投入,欲罢不能。我想,要具体落实,就应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抓住某一内容的实质点进行辐射、网络、立体化

教材内容的实质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问题的集中点。重要的知识只有经过深度的思维加工,才能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并用以指导许多其它问题的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某一实验、某一计算、某一定律、原理、概念作为思维的实质点。如高中氧化还原知识点教学,可抓住“电子得失”这个思维实质,从化合价升降这个特征入手,再联系有关概念对任一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计算、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应用于电化学知识。

同一知识点,同一问题,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知识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常常不同,教师要善于区分和对待。如在元素及化合物中,铁与稀硫酸,铁与过量或少量稀硝酸反应的知识,学生的思维实质是有区别的:认识铁时,思维应放在铁的性质上,充分理解铁的变价特点;而在认识强氧化性酸时,思维应放在硝酸的性质上,深入理解硝酸在与金属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并引入元素守恒思维进行有关计算。

抓住思维的实质,就等于抓住了思维的“缰绳”和知识的“龙头”,当学习相关知识时,思维就能系统地展开。

二、 抓住问题的类比点进行“并联”比较,除疑难

学源于疑,疑则思,思则明,明则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及时化解学生思维疑难的策略是类比、留疑、练习等 暴露思维历程,理清根源症结,然后针对性地点拨和启发,以达到搭桥铺路、降低思维难度,使学生思维跨越障碍,知识得到准确应用。如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钙和次氯酸生成。

那么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呢?有的学生以类比思维认为有亚硫酸钙和次氯酸生成。此时,我就启发他们+4价的硫具有较强还原性,而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那么亚硫酸钙和次氯酸又会继续反应生成硫酸钙和盐酸,然后让他们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同样,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那么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是什么呢?许多学生认为是碳酸镁,此时,我点拨了一句“氢氧化镁的溶解度远小于碳酸镁的溶解度”,学生思维豁然开朗,都明白了在氢氧化钠过量时,生成的沉淀最终是氢氧化镁。

又如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学生都认为是生成了苯酚和碳酸钠,对此,我没有立即做出评判,而是提供了一条信息:苯酚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立刻,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展开激烈讨论,最后自然而然得到了正确结论。这样,无需教师多言,学生自觉纠正了思维的片面性,形成了完整的知识链和思维的连续性。

三、找准思维的切入点进行“串联”链接,寻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让那颗心与我的话语想呼应,就要使我自己能合上这根弦的调门。作为教师,我们要吃透问题和学生,掌握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选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引发点。

例如,学生由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很容易推知二氯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但当推断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数时,按常规,学生把四氯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进行类似邻、间、对位变换,反复尝试可得结果。但此法繁杂易错。

若把思维切入点选在四氯苯可以看做是六氯苯中的氯原子被氢原子取代的结果,进行逆向思维,与二氯苯稍加类比,即可得出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当然,顺势用邻、间、对位的变换思维推知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时,同分异构体也有三种;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又分为三种情况:

(1)三个取代基完全相同,有三种同分异构体。(2)三个取代基中有两个相同的,有六种同分异构体。(3)三个取代基各不相同,有十种同分异构体。学生熟悉了这些规律可以帮助他们很快判断出苯环上连有多个取代基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显然,找准了思维的切入点,可简化思维历程,把问题化繁为简,化生为熟,化难为易,从而运用思维规律快速突破问题。

四、 精心创设思维的发散点进行多维探究

思维的发散点是指能使学生产生多角度、多层次思维活动,能用多种方法和通过多种途径探求知识和问题。如复习实验室制备气体知识,通常可设置实验原理、装置、操作、现象、注意事项、比较和延伸等发散点,然后分项追问;对于理论和概念教学,可围绕其关键字词局、内涵、外延、异同比较等方面设计发散点;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则要抓住结构、组成、性质、制备、用途等这一主链,深挖发散要素;对于计算教学,可选某一典型题,沿着变换题中条件、已知未知、知识类型,联系因素等思路设计发散点,形成题组。

值得注意的是,创设的思维发散点不但要讲究方法巧,思路新,而且要思维分合相容。要善于借鉴常见到的变式练习、拓展题、连带题;层层质疑,多项质疑;一题多解、多变、多联;一题多用、一理多用、一法多用等成功做法。

当然,提升学生思维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不应拘泥于某一种方法,更何况各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教师只有对各种方法兼收并蓄、有机融合,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提升收到良好效果。

(陕西省洋县中学)

猜你喜欢
同分异构实质思维
照猫画虎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推导难点突破
例说追及问题的解法归类
“同分异构体”知识解谈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排列组合思维在同分异构中的运用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用“嵌入法”书写醚和酮的同分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