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综合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3-06-09 12:36曾金明徐伟健陈慧芳冯俊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有氧阻塞性气道

曾金明 陈 强 徐伟健 陈慧芳 金 方 冯俊芳

有氧运动综合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曾金明 陈 强 徐伟健 陈慧芳 金 方 冯俊芳

目的观察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探讨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是否给COPD患者带来益处。方法将40例COPD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均予肺功能的测定和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对照组予常规解痉、平喘气雾剂和吸氧治疗,每天吸氧2h,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1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于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前、后肺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予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对COPD的肺功能改善有益处。

有氧运动综合训练;COPD;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常呈进行性发展。COPD不仅影响肺功能,也可引起显著的全身反应。目前,COPD的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疾病负担逐年上升,其危害性持续增大,并呈现随年龄上升而增加的趋势。预计2020年将会成为全球3位致死原因和第5大负担的疾病[1]。COPD已是国际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因此,加强COPD康复训练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选取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根据症状、体征、胸部X片检查及肺功能分析,符合2007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即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l/FVC)<70%。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且处于缓解期,排除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及精神病患者等。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7~89岁,平均年龄(77.45±11.44)岁。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73~85岁,平均年龄(78.75±8.48)岁。两组在年龄、身高、体重进行比较,其P均>0.05,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解痉、平喘气雾剂和吸氧治疗,每天吸氧2h;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康复训练方法:腹式呼吸、缩嘴呼吸及有氧运动训练操,每次20~30min,每天上、下午各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0天。

1.3 评定方法采用广州澳讯公司产的是AS-507型肺功能检查仪,观察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每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同时进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采用改进的Borg量表[3],0分:无变化;-1分:轻微改善;-3分:中等改善;-5分:明显改善;+1分:轻微加重;+3分:中等加重;+5分:明显加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变化。疗效评价:显效:主观呼吸功能障碍改善明显,评分下降2分及以上者;有效:呼吸功能障碍部分改善,评分下降1分者;无效:呼吸功能无改善或者加重,评分下降0分或者增加者[4]。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两组配对分析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进行肺功能评定后,对VC、FVC、FEV1进行比较发现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呼吸功能综合康复训练组治疗后的VC、FVC、FEV1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VC、FVC、FEV1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VC的P值等于0.079,接近0.05,表明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及吸氧有一定的效果,见表1。两组进行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对照组显效的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4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5%,两组进行卡方检验(P<0.05),表明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方法优于常规治疗,见表2。

表1 肺功能测定表(±s)

表1 肺功能测定表(±s)

组别 时间 VC FVC FEV1对照组 治疗前2.080±0.280 1.720±0.369 0.990±0.240治疗后2.190±0.276 1.920±0.274 1.070±0.249治疗前2.120±0.362 1.740±0.359 1.030±0.269治疗组 治疗后2.640±0.455 2.220±0.482 1.780±0.439

表2 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表(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COPD的主要病理基础[5],COPD常在缓解、复发、再缓解的循环中反复发作,给COPD患者带来气道炎症和肺功能损害的加重,促进病情的发展和恶化,即使在稳定期患者的气促、胸闷症状仍然较重。COPD患者由于气道阻塞、肺及胸廓顺应性下降,肺过度膨胀等导致膈肌受压、降低、活动度减小、收缩力下降[6],增加气道死腔量,减少有效的呼吸循环气体,加重肺内气体交换分布不均,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使患者活动能力下降,表现为患者症状加重。给予气雾剂和吸氧治疗能够减轻气道的痉挛,低流量吸氧,能够增加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减轻部分患者的症状,故我院在观察中发现对照组治疗9例有效,有效率达45%,VC的P值是0.079,接近0.05。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中,腹式呼吸、缩嘴呼吸等训练方法能够使气道内压力增加,减少气道内陷,保持气道通畅,提高呼吸时的动态顺应性,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在肺内进行有效分部,从而改善气体交换,使通气/血流比例升高,缓解患者气促症状[7]。观察治疗组主观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达85%,同时肺功能测定发现,治疗后VC、FVC、FEV1都有显著提高。故康复有氧运动综合训练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的症状。

[1] 张葵,张培琴,陈昱江,等.参芪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1(18):213-216.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30(1):8-17.

[3] 卓大宏.中国康复[M].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322.

[4] 朱震.健身气功对COPD稳定期61例呼吸功能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27.

[5] 余国辉,陈敏.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发病机制的发展状况[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72-74.

[6] 王庆丰.深呼吸体操联合负荷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10(33):788-789.

[7] 陈贵华,周向东,胡晓,等.运动疗法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7):682-684.

R56

A

1673-5846(2013)06-0093-03

上海中冶职工医院,上海 200941

曾金明(1967-),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科疾病的防治。

猜你喜欢
有氧阻塞性气道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