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胺醇在肺癌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2013-06-09 12:36韩淑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根治术雾化

惠 烨 韩淑华

沙丁胺醇在肺癌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惠 烨 韩淑华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在肺癌围手术期应用时对改善呼吸功能、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肺癌根治术后病例62例,随机分成常规剂量化疗结合沙丁胺醇雾化与单纯常规剂量化疗治疗两组,每组31例,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62例患者中结合沙丁胺醇雾化组在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剂量化疗组(P<0.05)。结论雾化使用沙丁胺醇对肺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促进术后肺功能的早日恢复;同时可以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肺癌根治术;沙丁胺醇;围手术期

肺癌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早期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中期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外加放化疗治疗。一般来讲非小细胞肺癌病灶局限在支气管和肺内,采用手术治疗对于癌肿已侵犯胸膜、胸壁、心包等情况以及纵隔淋巴结移转者,应依据情况进行扩大的肺切除术,例如合并胸壁切除及重建术、心包部分切除术、胸膜剥脱术、左心房部分切除术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等[1]。但肺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咳嗽、肺不张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研究显示,沙丁胺醇是选择性较强的β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cAMP含量增加,游离Ca+减少,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同时吸入时对心脏产生的兴奋作用要小于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剂量到达一定程度时,心率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沙丁胺醇增大呼吸率的速度要快于心率增加的速度,约为后者的八倍,吸入药物后可到达下呼吸道,缓解气道高反应性,促进痰液分泌,同时沙丁胺醇在气管内吸收较慢,且不易被体内的硫酸酶破坏,所以作用较强而持久[2]。本资料选择62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剂量化疗结合沙丁胺醇雾化与单纯常规剂量化疗,并进行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2年后肺癌根治术病例62例,均为单叶肺叶切除。其中男31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0.76±9.01)岁;女31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9.85±8.7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术前诊断有肺结核、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肺部其它良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等异常病例。6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剂量化疗结合沙丁胺醇雾化组31例与单纯常规剂量化疗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方式、麻醉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单纯常规剂量化疗组采用丝裂霉素C(MMC)8mg/m2,静滴,d1,长春地辛(VDS)3mg/m2,静滴d1、d8,顺铂(DDP)60mg/m2,静滴,d2,4周为一周期;常规剂量化疗结合沙丁胺醇雾化化疗组在常规剂量化疗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沙丁胺醇200μg雾化,2次/d,4周为一周期。术后常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监测体温和血常规变化、咳嗽等情况。观察指标为术后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主要指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咳嗽和ARDS等发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两组率比较采用P检验,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详见表1。

3 讨论

肺癌根治术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及纵膈淋巴结,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活动受限,患者咳痰会有无力的现象;此外全身麻醉术后,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受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受损,使肺顺应性降低,小气道阻力增加,支气管黏膜的清除能力减退;此外术后使用止痛剂抑制了呼吸道纤毛运动,导致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有效减少通气量,使部分肺不张;在此基础上容易继发感染,发生肺炎等并发症,进一步导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延长[3]。沙丁胺醇具有明显的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与其它药物如某些抗菌素和止咳化痰药物可产生协同作用。研究表明,沙丁胺醇能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对肺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沙丁胺醇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cAMP含量增加,游离Ca+减少,能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较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且气雾吸入时对心脏的兴奋作用比异丙肾上腺素小,促进痰液分泌,泌物浆液/黏液比,有利于排痰;②沙丁胺醇在气管内吸收较慢,且不易被体内的硫酸酶破坏,所以作用较强而持久;③协同抗生素作用,能使抗生素的肺组织/血浆浓度比值上升,肺转运功能增强,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④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感染作用,防止肺损伤,增加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增加肺部的顺应性;⑤与氨溴索有协同作用。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显示,结合沙丁胺醇雾化使用治疗,较单纯常规剂量化疗能更好地减少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5.

[2] 杨琪炜.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

[3] 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4.

R734.2

A

1673-5846(2013)06-0103-02

江苏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江苏南京 210009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根治术雾化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