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2013-06-09 12:36王晓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中性感染性

王晓美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王晓美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患者白细胞体积、传导性、激光散射性(VCS)的变化,为临床诊治细菌感染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VCS参数。结果感染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VCS参数均有明显改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白细胞VCS会有明显的改变,有助于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细菌感染;白细胞;VCS参数

急性细菌感染会导致白细胞总数增多,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但是,对感染、非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鉴别诊断,需要医生联合使用各种检验方法。血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形态对细菌感染疾病进行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本次实验研究分析了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别为感染组和健康组。感染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19~71岁,平均(42.62±7.12)岁;患者均经过细菌培养证实,感染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39例,革兰氏阴性菌41例。健康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18~72岁,平均(42.14±7.39)岁。所有被检者均经过体检,B超、胸片等显示无感染,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被检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被检者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2.0ml,置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试管内进行抗凝,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要求在1h内完成检查。检查结果包括中性粒细胞(NE)、淋巴细胞(LY)和单核细胞(MO)的VCS参数。

1.3 数据处理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为0.05,以95%为可信区间,计算结果中P<0.05时,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检测结果均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

2 结果

感染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VCS参数均有明显改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VCS参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VCS参数比较(±s)

注:#P<0.05,样本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NEV NEC NES感染组80 149.52±12.22#155.64±7.99#142.58±7.98#健康组80 140.31±5.01 148.57±6.58 146.96±2.69

表2 两组患者淋巴细胞VCS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淋巴细胞VCS参数比较(±s)

注:#P<0.05,样本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LYV LYC LYS感染组80 87.01±6.51#119.98±7.48#68.98±4.01#健康组80 85.12±3.24 114.01±2.41 64.59±4.25

表3 两组患者单核细胞VCS参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单核细胞VCS参数比较(±s)

注:#P<0.05,样本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MOV MOC MOS感染组80 173.15±10.01#133.25±12.51#89.68±2.57#健康组80 165.58±4.87125.22±2.14 86.24±5.51

3 讨论

白细胞是人体的主要防御细胞,在机体发生局限、轻度的感染后,白细胞会处于正常范围内[2],但是在中度细菌感染后,白细胞会有明显的升高,并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核左移等。细胞胞质内会伴有中毒颗粒剂空泡,有胞核的体积增大,且会出现核染色质疏松等情况。患者细胞浆核比例有明显变化[3],且细胞浆内的复杂性增强,出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传导性、激光散射性参数改变。而随着血液分析仪的广泛使用,血涂片镜检由于手工操作,耗时耗力,且具有主观性,在临床应用已经较为少见,导致临床工作中不能较好地观察到白细胞等形态学的改变。而使用白细胞VCS参数可有效弥补血涂片镜检时的不足之处。综上所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白细胞VCS会有明显的改变,有助于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1] 郭希超,杨大干,俞研迎,等.白细胞VCS参数在血液细菌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12):1330-1334.

[2] 吕美艳,王明山,杨丽红,等.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07,22(5):578-580.

[3] 王海,任飞垚,彭文红,等.白细胞VCS参数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在菌血症和白血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2,27(7):534-539.

R446.11

A

1673-5846(2013)06-0160-02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巴州 841000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中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7》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画质还原更趋中性 Vsee UH600 4K高清播放机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