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形成原因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3-06-09 12:36赵雪瑛李永福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腹水B超西药

赵雪瑛 李永福

肝硬化腹水形成原因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赵雪瑛 李永福

目的对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肝硬化腹水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行中药疗法,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并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成功率高达93.3%,对照组的成功率为63.3%,两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原因很多,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的成功率高,无副作用,也能达到治根的效果,值得推广。

肝硬化腹水;原因;治疗效果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可采用中西药治疗,其中中药治疗已经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本文分析了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原因,再分别对中、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肝硬化腹水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年龄为(52.00±1.36)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7.00±2.14)年;有病毒性肝炎56例(93.3%),酒精性肝硬化4例(6.7%);初次腹水48例,两次以上腹水1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行中药疗法,对照组行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或经腹穿得以证实脾大、有腹水、门静脉增宽;有病毒性肝炎病史,长期饮酒史;患者出现胸闷、乏力、气短、尿少、恶心等不同症状;体征可见肝掌、蜘蛛痣、腹部移动性浊音等;肝功能出现异常,并且腹水检查出现漏出液[1]。

1.3 形成原因①肝输入、输出的血流量比例失调:导致肝内的血管床发生压迫、狭窄、扭曲等症状,肝流血量减少。门脉压力和毛细血管的静脉压均增高,腹水显著,呈现顽固性。②肝淋巴液发生循环障碍:导致肝淋巴液的生成过多,进入胸导管,使管腔出现扩大,致胸导管血液汇入锁骨下的静脉处,出现狭窄,导致功能性梗阻。淋巴超过回流,造成肝淋巴漏,肝脏表面出现外溢,形成腹水。③血浆胶体的渗透压力降低:肝细胞一旦受损,白蛋白合成发生障碍,血浆胶体的渗透压下降,破坏内外的静水压及渗透压间平衡,促使血浆经血管内直接进入腹腔,形成了腹水。④其它原因:肾脏血流的动力学改变和腹膜通透性改变等。

1.4 治疗方法研究组中药治疗:生麻黄4g,青皮和草果各5g,土鳖虫和三棱各6g,莪术7g,半夏8g,海藻、桔梗、香附和柴胡各9g,鳖甲10g,白术和鸡内金各12g,车前子18g,泽泻20g,猪苓25g;舌苔黄、厚、腻则加地龙15g,菌陈和蒲公英各30g;有出血则加上三七、白芨各10g;心悸和气短严重则去掉生麻黄;肝肾阴亏去草果,加入阿胶9g,山萸15g和白芍20g;脾肾阳虚则加红参5g,桂枝10g,生黄 30g。水煎服1剂/d。对照组西药治疗:先行保肝、利尿、水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并行出血预防、继发感染控制,并发症治疗,高维生素和低钠盐的饮食控制等;每次用10~20g的白蛋白,间断地口服25~50mg的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片40~80mg,尿少者加20~40mg速尿。合并有肝性脑病者,给予大剂量的支链氨基酸;肝肾综合征者加上多巴胺。乙肝肝硬化者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两组病例1个疗程均为3个月,并且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

1.5 疗效标准显效:经过B超证实,腹水和临床症状均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检查体内无腹水,经B超证实有少量的腹水,主要的症状明显好转,肝功能恢复良好;无效:经B超证实腹水还存在,肝功能未出现好转,甚至恶化。成功率=(显效+好转)/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成功率高达93.3%,对照组的成功率为63.3%,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就是由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引起气滞、血瘀和水结。中药行疏肝、健脾和补肾治疗,并理气、化瘀、利水。而且肝硬化腹水患者除了出现腹水、浮肿,多数会有胸闷、喘息、气短等肺气病症,在中药治疗中添加桔梗和生麻黄,起到宣肺利水的作用[2]。

肝硬化腹水表现为腹胀水肿、肝脾肿块、胸闷喘息等。而伴有肝肾综合征、合并肝性脑病等患者,有痰阻病症,治疗破淤、理气和利水,需加入半夏、青皮、海藻、草果等消痰药物。中药能调节患者内分泌的紊乱,恢复肝脏的功能,自身合成白蛋白,中药治疗无药物过敏等不良症状。西药治疗利尿较快,但连续使用,会发生电解质紊乱,因此必须间断地使用;白蛋白有减少腹水作用,但是西药治疗治标不治本[3]。

本研究表明,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能调节内分泌紊乱、恢复肝肾功能,从根本上彻底治疗肝硬化腹水,成功率高达93.3%;虽然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只是治标,未治本,但是也能暂时减少腹水,并且疗效较快,成功率为63.3%。

综上所述,肝硬化腹水经中药治疗,改善了肝硬化腹水的症状,无副作用,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在治疗期间加之饮食的辅助作用,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但肝硬化腹水复发率较高,治疗也逐渐困难,因此,建议实行中西结合的疗法,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出院后也应预防病复发。

[1] 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250.

[2] 刘江华.肝硬化腹水形成原因及治疗的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2011(1):145.

[3] 谭立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106例诊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30):123.

R453

A

1673-5846(2013)06-0354-02

湖北省鹤峰县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恩施 445800

猜你喜欢
腹水B超西药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肝硬化腹水研究及临床治疗
运脾逐水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65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