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护人员对手卫生认知程度和洗手依从性调查分析

2013-06-09 12:36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妇产科外科医护人员

傅 辉

临床医护人员对手卫生认知程度和洗手依从性调查分析

傅 辉

目的探讨医院重点科室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和洗手依从性情况,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各科室共22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手卫生认知程度调查表根据《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设置统一的调查表格,洗手依从性调查方法由专业人员每周不定期进行隐蔽式现场观察。结果调查的220名医护人员有212名(96.36%)接受过培训。内科、外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医护人员接受手卫生的培训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医师接受过手卫生培训比例低于护士(P<0.05)。220名医护人员中手卫生执行率为80.45%;外科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明显高于其它科室(P<0.05);手卫生执行率上护士依从率高于医师(P<0.05)。结论有效的监督对于确保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落实非常重要,应从加强培训、督导检查及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等方面保障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洗手依从性;现况调查

手卫生为洗手、外科或卫生手消毒的总称,是指清除或破坏手表面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手卫生如果控制良好被认为可减少30%的医院感染[1]。较多资料显示,当前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手卫生看似简单,但由于涉及到医疗行为的各个环节,在临床工作中执行起来却非常不易。本项研究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并实施干预,以促进与改善手卫生工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观察对象为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可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四大板块),包括医师、护士、相关医技人员。本次共调查医护人员共220名,其中医生76名(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人45名,初级职称19名),护士89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43名,初级职称42名),医技人员55名(高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13名,初级职称38名)。

1.2 调查方法根据卫生部《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设置统一的调查表,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程度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科室、职业、洗手指征(接触患者及使用物品前后、临床技术操作前后、摘手套后等)等。洗手依从性调查由院感专职人员和受过专门培训的3名调查人员进行,方式为每周不定期到全院各科室进行隐蔽式现场观察,选择在上下班以及诊疗操作高峰时,对当班医护人员随机抽样观察并做好记录。

1.3 干预措施①公布基线调查期间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并督促整改。②采取播放视频、现场讲解等方式加大手卫生培训力度,将手卫生执行情况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卫生执行与个人绩效挂钩,如果执行不力将扣发个人绩效和科室绩效。③干预措施实施半年后,以相同的方法对干预项目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与u检验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情况调查的220名医护人员有212名(96.36%)接受过手卫生知识培训,看过手卫生知识宣传的有214人,占97.27%。内科、外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医护人员接受手卫生的培训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医师(医生、医技人员)接受过手卫生培训比例低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在隐蔽式现场观察的220名医护人员中,实际执行手卫生177名,手卫生执行率为80.45%。内科、外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的手卫生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明显高于其它科室;医师和护士的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77.10%和85.39%,护士依从率高于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调查结果(n,%)

3 讨论

手卫生的执行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是医护人员与周围环境持续作用的结果[2]。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经济、简单有效的措施之一。曾光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曾指出:手卫生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关乎医疗质量和医患安全。手卫生必须采取多层面、多模式策略进行控制,因为其在医院内是一种固定的行为[3]。

当前部分医务人员对于洗手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足,不知道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以往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临床医护人员的调查显示,医务人员自我防范意识较强,知道诊疗患者前后要洗手消毒,但对洗手指征的认知存在着很多误区。谭玲等调查显示护士对手卫生存在认知误区:普遍重视操作后洗手而忽视了操作前洗手;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出入ICU和手术室不需手消毒。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对象中看过手卫生知识宣传的达97.27%,接受过培训者达到96.36%,调查医院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好。各个重点科室中妇产科、内科、外科、针灸推拿科医护人员接受手卫生的培训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但医师接受过手卫生培训比例明显低于护士(P<0.05)。说明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程度和无菌操作观念明显高于医生,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4]。内科、外科、妇产科、针灸推拿科的手卫生执行率均在70%以上,外科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明显高于其它科室。外科依从率高于其它科室的原因在于手术比较多,科室手卫生设施完备,医护人员无菌观念较强,如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不到位,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而本次所调查的其它几个科室(内科、针灸推拿科、妇产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低于80%,情况不容乐观,原因在于科室医护人员没有意识到手卫生执行的意义和重要性,医护人员防范观念不强,个人对手卫生重视程度不够。

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需要医院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入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重点加强手卫生管理,制定严格的洗手消毒制度,进行考核与奖惩,将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放在重要位置。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于手卫生依从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5-6]。医院院内感染监控小组不定期对临床医护人员消毒后手进行抽样检测,充分发挥其对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制度的监督与指导,按规定每月对采取消毒措施后的手采样并做细菌培养,对监测结果进行院内公布,并将检测结果与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挂钩,从而使广大医护人员真正做到“一人一诊疗一洗手”,增强其执行手卫生规范的自觉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1] 姜煊华,骆莹瑛,张一超,等.基层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6):55.

[2] 谭玲,文若兰.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7(4):259-261.

[3] 杨少芳,余算,赵丽琴.手卫生干预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2):48-49.

[4] 武文青.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卫生手消毒依从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l0(1):44-46.

[5] Homberg C, Koller A,Kipp F, el al. Incidence and detection of nosccomial infections in technical orthopedics[J]. Orthopade, 2008, 30(3):176-181.

[6] 谭玲,林湛,陈冬梅.对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11,11(3):23-25.

R472

A

1673-5846(2013)06-0414-03

济宁市中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山东济宁 272000

猜你喜欢
妇产科外科医护人员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