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中中央静脉导管对血液感染的影响

2013-06-09 12:36刘艳艳邵忠玲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护工监护室中央

马 晶 刘艳艳 邵忠玲

重症监护室中中央静脉导管对血液感染的影响

马 晶 刘艳艳 邵忠玲

目的探讨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因素,尤其是护工和抗菌浸渍因素的影响,这对有效确立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方法在两年期间,有预见性地监测重症监护室中抗菌浸渍、护工以及成年患者中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变量因素。结果在210例患者中,中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案例被确认的共计32例。只有在中央静脉导管被用于管理全肠外营养的患者中,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才降低了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风险。而没有接受全肠外营养管理的患者,其受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风险增加了。结论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在接受全肠外营养管理的患者中,其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降低了66%。限制采用倒班护工对在使用中央静脉导管患者进行护理、使用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央静脉导管都能降低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

中央静脉导管;血液感染;重症监护

院内感染十分常见,其中血液感染与重症监护室中采用的中央静脉线器械的污染关系密切[1]。这些感染则导致了约12%~25%的患者死亡,平均每个感染患者约耗费3700元到29000元。在重症监护室中,几乎所有的血液感染都与中央静脉导管的使用有关。已经有无数的参数被最为可能的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或者防御因素被估算过了。但这些因素并不包括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因素。尽管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在一些对照实验中被证明是有效的,但从这些昂贵仪器中受益最大的患者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重症监护室中,护工的护理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程度存在争议[2]。因而,我院将患者因素、中央静脉导管因素、护工护理因素对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进行一个综合的前瞻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重症监护室的相关成年患者进行观察分析,从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为期两年。对所有的患者在转出重症监护室48h后,均进行结果分析。这项研究有其参照,每6个月对采用中央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中央静脉导管和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的类型的方式和实践作出决定。

1.2 方法数据收集:在变量分析中,用于分析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采用在无抗菌浸渍感染的中央静脉导管情况下的全肠外营养因素、患者60%的时间都在由倒班的护工护理的因素、插入物在48小时内无抗菌管理的患者的因素、在使用中央静脉导管70%的时间或更多时患者无法唤醒的因素。注意收集这些变量所导致的数据变动。

2 结果

在210例患者中,中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案例被确认的共计32例,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在接受全肠外营养管理的患者中,其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降低了66%。在使用中央静脉导管期间60%的时间都在由倒班的护工护理的患者,其受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风险增加了,详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这六个不同的因素对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风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三个是可控的。即,是否在全肠外营养管理时采用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倒班护工在看护采用中央静脉导管期间所占比例大小,以及是否使用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央静脉导管。

在全肠外营养管理时采用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降低血液感染的风险,还能够对患者进行一定保护[3]。而倒班护工在采用中央静脉导管期间所占的比例越小,患者受感染的可能性也越小。使用外周静脉置入,则是最为安全的一种防止出现与中央静脉导管有关的血液感染风险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是可控的,需注意采用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并减少倒班护工的护理,使用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央静脉导管,能很大程度降低重症监护患者的血液感染风险。

表1 2011~2012年各变量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关系表

[1] Richards MJ, Edwards JR, Culver DH, et 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Crit Care Med, 1999,27:887-892.

[2] Richet H, Hubert B, Nitemberg G, et al.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of vascular-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itive central-catheter cultur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 J ClinMicrobiol, 1990,28:2520-2525.

[3] Armstrong CW, Mayhall CG, Miller KB,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catheter replacement and other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of hyperalimentation catheters[J]. J Infect Dis, 1986,154:808-816.

The Study of Effect of Nurse Staffing and Antimicrobial-impregna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on the Risk for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ICU

Ma Jing Liu Yanyan Shao Zhongling

ObjectiveTo Define the risk factors for centralvenous catheter (CVC)-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s) is very improtant to establish prevention measures, especially for factors such as nurse staffing and antimicrobial-impregnated CVCs.MethodsWe prospectively monitored CVCs, nursestaffing, and patient-related variables for CVC-associated BSIs among ICUs during 2 years.ResultsA total of 32 CVC-associated BSIs were identified among 210 patients.Antimicrobial-impregnated CVCs reduced the risk for CVC associated BSI only among patients whose CVC was used toadminister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Among patients not receiving TPN.ConclusionAntimicrobial-impregnated CVCs reduced the risk of CVC-associated BSI by 66% in patients receiving TPN. Limiting the use of float nurses for ICU patients with CVCs and the use ofPICCs may also reduce the risk of CVC-associated BSI.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Bloodstream infection; ICU

R453

A

1673-5846(2013)06-0320-02

牡丹江市红旗医院ICU,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猜你喜欢
护工监护室中央
北京护工故事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工管理中的应用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模范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