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的多模态再现──以浦东、滨海英文网站语篇为例

2013-06-10 09:12
外国语文 2013年1期
关键词:宣传语物性开发区

赵 颖

(天津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1.引言

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因语境不同而改变,人类影响他人的方法亦因语境而变化;有时为了避免一个潜在的反应,行为也会被修正(韦伯、马科斯,1922/2010)。行为研究本来是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但随着报纸、书籍、乃至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出现,语言学家开始研究各种类型的语篇中出现的社会行为。van Leeuwen在研究儿童题材的语篇《开学第一天》①该语篇是澳大利亚悉尼Daily Mirror报纸家庭版中的一篇短文,在开学的前几日常有类似文章刊出,介绍孩子们最初几天上学的行为、感想。Kress把他们搜集起来制成语料库供研究使用。时,发现由于语篇中参与者(孩子们)的社会地位较低,作者对他们的行为再现多使用不及物动词,说明孩子们的行为不对社会、他人构成什么影响;而在英语新闻报道语篇②该篇题目为Our Race Odyssey。选自1990年5月12日悉尼早报。文章主要报道了澳洲政府对移民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中,新闻撰写者对澳大利亚政府行为的再现则使用了较多物质过程的动词,并且主要是用工具类动词来表达其动作,如take in、halves、cuts、stops等。这种方式在再现政府与移民的关系时表征的不再是政府与人民的互动关系,而是政府对移民的算计和机械操纵(van Leeuwen,2008)。张辉和展伟伟(2011)通过揭示广告语篇中概念隐喻和转喻的多模态动态构建过程,发现一个动作通过概念邻近的关系表示一个意义泛化场境,然后再通过一个隐喻映现从一个具体的认知域到另一个抽象的认知域,从而在商业认知域中表达了广告的诉求和主旨。庞继贤、陈明瑶(2007)通过对学术研究论文语篇的研究,发现学术论文作者为“推销”自己的成果,既需要客观报告研究成果又必须通过语言手段而达到“推销”的目的,而其语言的选择受制于语篇社团的文化和规约。张德禄和王群(2011)对交通标志牌的图文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视觉语法下的图文关系理论在交通标志牌设计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上述研究证明:不同功能的语篇由于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对社会行为的再现效果也就不同。

然而,上述文献大多把行为研究局限于篇章分析中的意义研究。从功能语言学的行为过程视角对语篇中行为过程的再现方式进行的研究还较为稀少;利用网络宣传语篇进行社会行为的多模态再现研究更不多见。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利用网站进行经济建设的宣传在我国已经较为普遍。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建设早已通过开发区日臻成熟的网站介绍到国内外,开发区网站语篇也由此衍生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宣传语篇。利用网站语篇与外界交流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语篇既不同于新闻语篇,亦非促销广告,那么这些网站语篇是如何通过再现开发区建设者的行为,宣传和介绍开发区人的经济建设,对外进行招商引资的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浦东、滨海两个网站多模态语篇的研究,发现我国多模态宣传语篇的行为再现方法,阐释多模态宣传语篇中社会行为的再现模式,找出多模态宣传语篇中的行为再现规律。

2.社会行为的多模态再现研究

2.1 理论框架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够使人类在心理上构筑出一个现实世界,并使之赋予意义。在塑造这个现实世界时,小句以多种过程方式起着核心作用,而及物性则把现实世界中的经验通过各种过程反映出来。及物性是“小句与语篇的属性特征,而不是动词本身的特征,指行为参与者传递到另一个参与者的过程”(Hopper&Thompson,1980)。及物性是语篇中社会参与者、社会行为以及环境等再现的基础,是小句被用于分析事件和情景的方式。及物性理论把语言的行为类型分为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依据韩礼德的理论(马川铁,2009:34):

人们经验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发生、发展、存在、变化着的东西,说到底是一个运动着的过程,人的心理意识的自身发展和完善是个过程,心理意识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反映也是个过程。因此语言在以句子为基本结构对这种内部和外部的经验进行描写时就应该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语言所代表的是过程,所以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应该是对一个过程的分析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

这六种过程的相互作用和配合使得语篇的社会行为得以良好的再现。Hopper和 Thompson(1980)研究了语法和语篇的及物性问题之后,提出了及物性所依据的等级参数(见表1及物性分解图),发现高及物性与前景相关,低及物性与背景相关。

表1 及物性分解图

Kress和van Leeuwen(1996)发展了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把对语法的研究延伸到包括视觉层面,认为正如语言的语法规定了词如何组成短语、句子和语篇,视觉语法也决定了所描绘的人物、地点和事件是如何组成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陈述”的,语言和图像对于实现类似的语义关系有着各自相对独特的方式。例如:语言中的“行为动词”在图像中有时是用“矢量”来实现的,而图像中有些语义关系则是通过前景和背景来实现的。van Leeuwen(2008:73)认为图像也是社会符号,也可以用韩礼德分析语言的社会符号方法来分析,即从“再现”、“互动”和“构图”三个方面来分析图像,从而和韩礼德的概念的、人际的和语篇的三个元功能相互对应。在此基础上van Leeuwen归纳出社会行为再现模式,把对行为研究的方法拓展到了多模态语篇的研究层面。本研究将以上海浦东与天津滨海新区网站上的英文语篇和图像作为研究素材,依据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把宣传语篇中的社会行为按照及物性理论中的六个过程①按照及物性理论,本文把行为分为物质、心理、行为、言语、关系和存在六个过程,其代表动词见附录。来分类和分析;同时把图像行为研究纳入Kress和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力图对宣传语篇中的社会行为再现问题做出全面阐释。

2.2 语料库的建立与数据采集

本研究从上海浦东新区网站下载英文语篇155篇(PDEC),从天津滨海新区英文网站下载67篇英文语篇(BHEC),建立了浦东、滨海英文语料库(PBEC);同时,分别从两个网站上下载图像共100余幅(PBI),共同建立开发区网站的多模态语料库(PBIC)。为了便于观察开发区网站语篇中社会行为的再现方法,我们借助兰卡斯特大学在线ClAWS软件对所收集的两个网站上的英语语料进行了词性符码标注,依据该符码标注中的动词标志提取出语料库中出现的各种形态动词7170个(见表2)。在认真研读语料的基础上,依据韩礼德及物性理论,手动对这些形态各异的动词进行了六种过程的分类标注。此外,为了判断语篇中各种社会行为及物性的强弱程度,我们还对语篇中出现的这些动词进行了及物性标注。

表2 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英文语料库(PBEC)规模数据

2.3 数据检验与发现

仔细研读所采集的行为动词数据,我们发现在提取出的7170个动词中有些词不具有行为过程功能,如according、building、means等,由于其词尾特征具有现在分词(VVG)和动词第三人称一般现在时(VVZ)的形态特点,被ClAWS软件误读。类似的现象共有951处,均被剔除;从而实际获取语料库中再现行为过程的有效数据为6219。通过对上述动词进行六种过程的分类处理,其社会行为的再现过程方式如表3。

表3 PBEC 中动词按六种行为过程的分类数据

研读表3发现:尽管词频多寡不一,但六种行为过程在我国的对外宣传语篇中都有使用,说明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也适用于我国对外宣传语篇的分析。既然如此,那么英语为非母语的中国人在使用各种动词形态再现社会行为时是否完全均衡一致呢?利用SPSS.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检验,得出P值为0.000。由于P值小于0.005,表明在对外宣传语篇中,不同形态的行为动词在再现六种过程行为时具有较大的显著性差异,说明我国对外宣传语篇在再现社会行为时动词的使用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

3.宣传语篇中社会行为再现特征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在我国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网站宣传语篇中,再现社会行为的动词形态与韩礼德及物性理论中对六种过程的分类完全吻合,说明我国对外宣传语篇中社会行为的再现方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本土人的用法基本相似,具有语言普遍性的规律;同时也验证了韩礼德关于社会行为及物性六种过程分类的合理性,可以用来作为我们分析网站宣传语篇的依据。仔细研读数据,可以看到语篇中各种过程出现的频率不一,有些过程之间出现的频率甚至有较大差异,如物质过程(4874)与存在过程(70)的出现频率差异比约为69.6∶1。那么,网站语篇中社会行为各个过程的再现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我们依据数据对语篇中的社会行为再现方法逐一进行解读,以期揭示我国网站宣传语篇的社会行为再现特征。

3.1 文字对社会行为再现的解读

3.1.1 物质过程表征开发区的发展和建设事实

物质过程即“做(doing)”的过程,他们表达的是某一实体“做”某事,或对其他实体“做”某事,是“外在经验”的原型形式。数据显示:对外宣传语篇对社会行为的再现主要是通过物质过程来体现的(4874),占整个社会行为再现方式的78.4%,处于绝对优势。

(1)At present,AVIC International has covered the four business fields of international aviation,trade and logistics,real estate service and industrial investment.

目前,中航国际已覆盖国际航空、贸易物流、地产服务和工业投资四大业务领域。(BHEC en txt 66)

(2)It has established more than 10 wholly-owned or holding subsidiaries,owns 6 listed companies and 58 overseas institutions.

公司建立了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十余个,拥有6家上市公司,58个海外机构。(BHEC en txt 66)

这两段语句是对AVIC International公司业务范围、建设规模进行宣传的语篇。其中例(1)中物质过程动词“cover(覆盖)”再现了该公司的业务所涉及的范围;例(2)中的物质过程动词“established(建立)”再现了该公司的规模。

同经济新闻的概念功能一样,宣传语篇所涉及的客体过程应该主要是物质过程,这是受话语范围制约的结果。开发区网站以宣传新区建设为宗旨,以介绍区域内公司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为主要目的,所以宣传与报道开发区内公司的发展状况实质上是向海外受众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传达开发区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国家宏观的经济政策、生产和消费的状况、大公司与大企业的变动等等。从本质上讲,这种宣传经济发展建设的宗旨决定了宣传语篇的内容必然涉及到大量的动态经济新闻。除了向受众传递开发区的最新变动外,宣传语篇还要向海外受众解析这些变动,为他们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因而宣传语篇不仅要向海外受众提供信息,还要清楚、明确地解释这些信息的含义,使他们理解公司变动的原因、影响和趋势,以便他们对开发区网站所报道的各种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性质、特征、情形等做出理性的评价。因此,像“覆盖、建立”等能再现开发区发展情况、介绍区域内公司规模的物质过程动词在语篇中占有相当的数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3.1.2 心理过程再现参与者对开发区建设的心理预期

Halliday(1967-1968)的及物性理论从语法角度为区别反应和行为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标准:即在英语语言里,“心理加工”从四个方面区别于行为实现的加工过程。1)心理加工不能用来回答“做(do)什么”这样的问题;2)心理加工对过程只是一个简单的再现;3)心理加工的感知者一定是人,或是和具有心理感知能力等同对待的物(如宠物);4)像名词词组一样,现象可以用从句来实现。在心理过程的整体范围中,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涉及潜在的感知者,所以它基本上反应的是参与者的情感、思索和知觉。在宣传语篇中,用心理动词再现社会参与者行为的情况不仅存在,而且出现频率仅次于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共有151次,约占整个宣传语篇中六个过程的2.4%。这一发现与心理过程占汉语经济新闻语篇(汪小艳,2008)的0.8%和占英语新闻报道语篇(Zhao Lixiao,2011)0%的统计明显不同,说明宣传语篇有别于经济和新闻语篇。虽然网站宣传语篇以报道事件真相、叙述发展、建设的事实为主,但向受众阐明事件发展的心理预期也是宣传话语的功能之一。借助心理过程动词再现参与者对开发区未来的心理预期可以说是宣传语篇区别于其他新闻语篇的重要标志。依据韩礼德心理过程的三个次类:知觉(watch,see)、情感(like,love)、认知(understand,know)进行分析,我们观察到在我国宣传语篇语料库中大多再现心理加工的感知动词属于第三类——认知心理,而且语篇中的社会参与者,即感知者,均为人,其认知心理过程再现的是他们对事件的认识和判断,见例(3):

(3)The principal of the Administration thought that the success in the first month came from brand effects,commercial environment,and professional personnel in attracting investment of Lujiazui,as well as joint cooperation among th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such as Pudong New Area Commerce Bureau.

管委会负责人认为,首月“开门红”得益于陆家嘴的品牌效应、商务环境和招商队伍,也有赖于管委会和新区商务委等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PDEC en txt 112)

检索宣传语篇料库,发现语篇中多使用hope、thought、believe等感知动词来再现社会参与者的心理行为,再现社会参与者对开发区建设的认知、反应和态度。仔细观察该类语句,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点,使用心理过程动词的社会参与者或感知者大多为高层管理机构(管理者)或重要领导人,语篇借用他们的感知来达到推广、宣传开发区的目的,增加了语篇预期的信度。另外,在这类语句中,感知内容多以从句形式再现,从句中的内容便是命题。这时从句中的命题已不再是言词,而是意义(meaning),或者说是感知者的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正是我国宣传语篇区别于其他英语新闻语篇的关键所在。

3.1.3 言语过程参与者对事实与经验的陈述

言语过程居于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之间、行为和反应之间。由于言语过程可以把命题当作宾语,一方面反映参与者做了什么,另一方面再现参与者的心理过程,所以对言语行为过程应该从一个宽泛的意义来理解,它包括任何种类的象征性意义交换。但是与心理过程不同的是,言语过程不需要一个有意识的参与者,言语行为的参与者既可以是人,还可以是物(图表,招贴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言语过程可以更确切地被称为“象征”过程。在浦东、滨海语料库(PBEC)中,找不到用言语过程表达的命令、要求等语句,语篇中言语过程所投射的宾语从句一般是对“所发生的事件、事实和经验的陈述”。

(4)Relevant personage of a key business in Binhai New Area told the reporter of“China Business News”that development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was mainly driven by resources and projects,the“Large ethylene project,large oil refinery project are national projects,reflecting a lot of policies”with GDP performance mainly resulting in investment promotion,both of which were decisive factors.

滨海新区一家骨干企业的相关人士告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是靠资源和项目的带动,“大乙烯、大石油都是国家项目,政策摆得很多”。在GDP的表现上主要是投资拉动,这些都是决定因素。(BHEC en txt.17)

宣传语料库中含有言语行为的语句一反其他语篇中言语行为动词扮演的再现命令、要求等惯常现象。reported、told、said等动词被用来映射新区的建设、陈述新区发展的事实;传达说话人的所见、所闻,应该说这是宣传语篇的又一大特点。由于宣传语篇不是以推销产品为目的,不能有任何不实之处,哪怕是稍微有些夸大了的事实,所以“真实性”是对外宣传语篇的基本属性和原则。为了遵循这一原则,宣传语篇采取镶嵌式再现方法,以直接或间接引文的方式再现行为,也叫“再现中的再现”,特点便是引用领导人的讲话。因为引文的意义在于“我自己说不好,用名人的引言,无需进一步的评论或解释了”。在引文中它不仅包括被再现的社会参与人要表达的意义,还包括了措辞。当引文被高地位参与者使用,讲出语篇生产者自己希望说,但又不便直接说出的话时,还可以用来提升嵌入文的信度和效度。尽管如此,我们还应注意到过度的引用也从另一方面加重了宣传语篇的官腔印记。

3.2 宣传语篇中行为过程的及物性分析

及物性是语义特征,而不是句法特征。Hopper和Thompson(1980)认为,及物性是小句与语篇的属性特征,而不是动词本身的特征,指行为从一个参与者传递到另一个参与者的过程。及物性一词已逐渐成为了一个上位词,包括及物和不及物。及物性由许多要素组成,构成一个从及物到不及物的及物性连续体。这个连续体涉及到表示论元的名词短语的许多参数以及各种语用参数。每一要素说明及物性某一方面的特征。句子体现的及物性原型特征越多,越靠近及物的一端,否则接近不及物的一端(Croft,2003)。这种行为的转移可以使小句有及物性强和及物性弱的特点。及物包含了两个参与者:行为的施事者(actor)和该行为所涉及的目标(goal);不及物行为只包含一个参加者。为了考查宣传语篇中社会行为的及物性程度,我们把上述行为动词进行了及物与否的标注、分析。见下列例句。

(5)The anticipated goal of Tianjin ports in 2011:the seaports have a cargo throughput of 430 million tons and a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11.5 million TEUs.

天津港2011年的预期目标是: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50万标准箱。(BHEC en txt 8)

(6)In January,the leasing and business service industry in Pudong New Area increased dramatically.

一月份,新区租赁和商务服务呈暴发式增长。(PDEC en txt 2)

(7)It will follow the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 announced by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classification of“AA”and“A”enterprises in order that convenient clearance measures can benefit pillar enterprises as early as possible.

天津口岸将加强大通关体系建设,按照海关总署新的分类办法加快实施“AA”类和“A”类企业分类,让便利通关措施早日惠及支柱企业。(BHEC en 8)

在例(5)中,“have”客观地陈述了天津港在2011年的预期目标,是对发展规划前景的阐述,句中“have”再现的是存在过程,及物性极低。例(6)中,只有一个参与者,行为的及物性强度较弱。在例(7)中,虽然“follow”是语法意义上的及物动词,其社会行为有两个参与者存在,应该具有及物性;但它作用的宾语是静态的,其目标参与者(the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不能主动承受施动者传递的动作,更没有互动的可能,所以说“follow”也是一个及物性较弱的行为。

再看表4,数据显示:在总共有6219个动词的语篇中,有5434个实义动词,其中不及物动词1381个;由于BE动词表关系或存在过程,没有及物性可言;HAVE表存在过程,即使从语法角度看属于及物动词,其及物性程度也是较低的,可见在宣传语篇里,社会行为再现的及物性仍然呈现出较弱的态势,据此,我们说我国对外宣传语篇一种及物性较弱的语篇。

表4 社会行为的及物性再现数据

在行为加工过程中,行为参加者必须是人。这种区分不仅是语法上的,还区分了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否产生影响。语法上物质行为可以对人,也可以对物。而批评性语言学又把它进一步分为互动式行为和工具式行为:在互动式行为小句中,行为动词仅限于把人作为目标的行为动词,如hug;工具性行为(或参与者的手段选择)可影响到人、植物、动物或非动物体。在我们的宣传语篇语料库中,以人作为行为的施动者的例子很少,一共才有10个,主要是报道参观滨海新区前后的过程,不对受众施加任何影响,因此不是宣传语篇的主要特点。

尽管宣传语篇的及物性较弱,但语篇中的社会参与者或称动作实施者大部分是政府机关与机构。我们知道,及物性能力要求一定的权利相配合,权利越大,参与者所影响的目标范围也就越广(van Leeuwen,2008)。

(8)Yesterday,the reporter learned from 2011 Key Work Conference for Tianjin Ports convoked by Tianji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that,Tianjin Port Office will aim at building Norther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an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enter this year to promote the opening and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the ports.(BHEC en8)

例8中,作为社会参与者,“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港办公室”等政府职能部门较好地辅助语篇的行为过程,使本来及物性较弱的行为得以良好的再现。政府、机构作为参与者的出现弥补了语篇及物性较弱的不足,不仅使读者了解到天津港建设的目标,还增强了该目标实现的可操作性。

3.3 解读图像再现社会行为

为了了解宣传语篇中图像对社会行为的再现情况,我们首先按照Kress和 van Leeuwen构建的视觉图像语法框架,对两个开发区网站图像库中的行为进行了及物性与否的分析,发现基本分类如下:1)图像中如果只有参与者,但参与者没有实施社会行为,其行为过程既没有“目标”(goal),也没有对任何人或物“做”了什么,这种图像中的参与者实际上没有实施任何行为,Kress和van Leeuwen(1996)把这种图像类比为语言中的“不及物动词”,我们把他们归类为不及物图像;2)在图像中如果有两个参与者,而其中一个是另一个参与者行为的对象,比如目光所向,手势所指,或者是参与者行为所及,我们则视其中一个为施动者,另一个为目标,归类为及物性图像;3)图像中如果只有目标,我们称之为“事件”:事件发生了,但我们不知道谁是事件的施动者,也不知道什么促使这个事件发生。

多模态语篇的构图意义有三种: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图像的信息包括两部分:一是内涵信息,即类比信息;另一个是外延信息,即社会传递她的所思、所想。图像所揭示的社会行为是由参与者来实现的。参与者的社会行为在图像中往往通过所占比例、所处的位置凸显出来,与背景形成反差。具体说来,放在左边的是已知信息,放在右边的是新信息。置于上方的是“理想的”,置于下方的是“真实的”。当然这同样只是一种意义潜势,在特定图像的情境中,会呈现特定的组成模式(李战子,2003)。颜色的饱和度、焦点的聚拢以及参与者的心理外显都能把参与者的行为再现得栩栩如生。在我们收集的100多幅图像中,网站语篇通过图像中社会参与者对目标的行为把开发区建设者的社会行为一一再现出来。请看图1:

图1 邮轮母港客运大厦配套设施进入最后调试阶段

图1 是一幅再现及物行为的图像,有两个参与者:施动者(科技人员)和目标(邮轮母港客运大厦,以下简称“大厦”)。施动者被置于右、下方,显然既是“新信息”,又是“真实的”;同时施动者被前景化,目标处于背景地位,凸显了图像信息。该图像告诉受众这样几个信息:1)插图文字介绍邮轮母港客运大厦建成;2)图像中科技人员的视线和手同时作用于大厦的机器上,揭示出参与者的物质行为过程——调试机器;其行为作用的目标是已建成的大厦主体的一个核心部位;3)两个参与者的尺寸比例和前景、背景关系显示:尽管建筑物恢弘巨大,但依然在人的掌控中;4)大厦主体内装修的颜色用了西方人推崇的白色,既是现代化文明的象征,也是学习西方现代化科技技术,与世界接轨的理念产物。

与文字不同,一张图像有时不能再现全部命题信息,多幅图像的重复才能再现需要的典型。图像是没有编码规范的,其命题需要靠多幅图像的连续信息做出推论。如果说图1再现的是开发区建设的内涵信息的话,图2则把党中央、政府的开发区建设理念表达得清楚明白。

图2建设中的滨海新区商务区

图2 是对开发区建设事件的陈述。图中没有施动者,只有水、绿地、桥梁和厂房、住宅等一些静物参与者,应属于第三类图像:事件。与其说他们以类比的方式再现了开发区建设的各个场景,不如说图像的外延信息通过参与者的位置、凸显信息、颜色等为中国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社会行为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在这幅图的右下角有水和绿地,这是我国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建设理念的写照——生态、宜居。对开发区建设的描述,网站上还有以航母、飞机、汽车为参与者的图像,虽然是不及物图像,但开发区“高科技工业城”的主题被再现出来。

4.结语

通过对浦东和滨海两大开发区网站多模态宣传语篇的研究,我们发现社会行为这一本来是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在多模态语篇分析中,及物性理论和视觉符号理论仍然对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社会行为作为过程在宣传语篇的各种模态中均有体现。但是由于各个过程的功能所限,在我国宣传语篇中客观地再现社会行为的手段仍以物质过程为最。心理过程动词被较好地借用再现说话对开发区建设的心理预期;言语过程被巧妙利用,通过权力结构或重要领导人之口以增强选语篇的效度和信度。如果说文字再现了开发区建设这一事实的语义内容的话,那么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像、色彩与之配合,又把开发区建设的主题意义和党中央的经济建设理念表达出来。语言与视觉符号互动、互补,使语篇较好地达到了宣传开发区建设,树立开发区形象,招商引资的目的。

[1]Croft,W.Typology and Universals 2nd ed[M].Cambridge:CUP,2003.

[2]Halliday,M.A.K.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parts 1,2 and 3[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67-1968,3(1):37-81;3(2):199-244;4(2):179-215.

[3]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 Publishers)Limited,2000.

[4]Hopper,P.& S .A.Thompson.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J].Language,1980(56):251 -299.

[5]Kress,G.& T.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utledge,1996.

[6]van Leeuwen,T.Discourse and Practice[M].Printed from Oxford Scholarship online(www. oxford scholarship.com),2008.

[7]Zhao Lixiao.Tra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Broadcasting News[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8):15-17.

[8]李战子.多模式语篇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9]马川铁.系统功能的语言观:语言即“过程”[J].外语教学,2009(3):34-38.

[10]庞继贤,陈明瑶.英语研究论文的及物性结构与论文交际目标的实现[J].外国语,2007(5):16-22.

[11]汪小艳.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及物性特征分析[J].正德学院学报,2008(2):67-69.

[12]韦伯·马科斯.经济和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22/2010.

[13]张德禄,王群.交通标志牌的图文关系与解读过程[J].外语教学,2011(4):27-30.

[14]张辉,展伟伟.广告语篇中多模态转喻与隐喻的动态构建[J].外语研究,2011(1):16-23.

猜你喜欢
宣传语物性开发区
公益广告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为“我”,还是为“我们”?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