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写作素材荟萃

2013-06-20 10:24本刊编辑部
语数外学习·上旬 2013年4期
关键词:背篓公款奶粉

本刊编辑部

可敬的“背篓老师”

(余启贵背着一个学生,领着孩子们走在放学的路上)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江柳村,每天早晚,总能看到一位中年男子背着装满书包或一个孩子的背篓,领着一群孩子行走在山间的崎岖小路上——他就是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背篓老师”的余启贵。

现年44岁的余启贵,曾是村里少有的读过高中的“文化人”。1990年,高中毕业的余启贵在当地做起了水果生意,没多久,他就被推荐到翁江教学点担任代课教师。2005年,余启贵主动提出调到偏远的翁江教学点。翁江教学点现有两个教学班共23名学生,余启贵是这里唯一的老师。

在这里上学的学生都是附近村屯的孩子,他们每天步行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有的孩子要走3公里的山路才能到校。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余启贵每天的“必修课”。如果哪个孩子走不动,他索性把孩子放在背篓里一路背着走。

(摘自《中国青年报》)

【运用点拨】乡村教师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实在令人钦佩。更为可贵的是,这些乡村教师除了传授给孩子们知识,还给他们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如父亲、母亲一般陪伴他们成长。该素材适用于以“最美乡村教师”“别样的父爱”等为话题的作文。

开学话雾霾

这个冬季,雾霾一词无疑成为了河北省特别是石家庄市市民最为关注的一个词。面对持续不散的雾霾,小学生该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开学仪式上,石家庄市长征街第三小学的学生们用一场情景剧呼吁大家绿色出行。“大家好,我是雾霾。其实我的本名叫霾或者阴霾,我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化合物组成的……”学生们有的扮演雾霾,有的扮演工厂的烟囱,有的扮演普通汽车、电动汽车、天然气公交车,通过自我介绍和对话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雾霾天气的危害,学生们也从他们的对话中认识到了绿色出行的重要意义。

仪式上,校长赵瑞深给大家送上了新年的礼物——花种,希望学生们通过种花装扮教室、美化环境。

(摘自《燕赵都市报》)

【运用点拨】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面对接连而来的雾霾天气,我们更应警醒,提高环保意识。石家庄市长征街第三小学采用“开学话雾霾”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环保教育,使人深受启发。该素材适用于以“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关注雾霾”等为话题的作文。

治理公款浪费应学“醉驾入刑”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语已经深入人心,依有关专家之见,也要把浪费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制度上遏制铺张浪费。

把浪费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反浪费的立法,制定反浪费法应当提上立法机关的立法日程。当然,在国家层面的反浪费法尚未出台之前,可以考虑先制定“严重浪费行为处罚条例”之类的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条例。

宪法第十四条中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宪法的这一原则有必要落实到具体的法律中才能真正接地气。从这个角度讲,制定反浪费法也是落实宪法原则的体现。

反浪费法的核心内容是要完善预算制度,扎紧公款的“钱袋子”,一分一毫都要精打细算、监督到位,从源头上防止公款被铺张浪费。一旦把公款浪费关进预算的“笼子”,那么即便还有奢侈享受的心,也难有铺张浪费的财力;完善监督制度,将政府信息的公开落到实处,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问责制度,对于严重的浪费行为要坚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摘自《齐鲁晚报》)

【运用点拨】浪费从来都是节约的敌人。在全国上下提倡节约的今天,治理公款浪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宪法中有“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纲领性政策,但在具体的法规中却没有对公款浪费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提出惩处措施。有关专家提出治理公款浪费应学习“醉驾入刑”,既体现了“反对浪费”的精神,又反映出人们法律观念的增强。该素材适用于以“反对浪费”“法制社会”等为话题的作文。

外媒:香港“奶粉限购令”引热议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3日称,自香港实施限制携带奶粉出境数量的新规定后,过去两天共拘捕45名携带过量奶粉出境的人士。

据报道,香港保安局局长黎栋国表示,这45人包括26名港人、18名内地人及一名持外国护照的人士,共检获178罐奶粉及1.2公斤非罐装奶粉。

为保证香港奶粉市场的供应,港府出台新条例规定:自3月1日起,成人离港每次限带两罐奶粉,违者一经定罪,可被处以50万港元的罚款及监禁两年。内地网民对新条例的意见呈两极分化,一部分网民声讨港府出台“恶法”为难同胞,另一些人则批评内地乳业令消费者灰心。

中国官方媒体2日也纷纷发表评论,将矛头直指内地乳制品行业。有媒体质疑为何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却连一罐放心奶粉都造不出,并直斥:“吃别人家奶长大,中国孩子的悲哀!”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3月1日称,香港人指责内地人正在试图买光香港的全部配方奶粉,这件事已经导致香港市民的抗议。

报道称,从本质上说,这场争端凸显出香港人所担心的问题,即香港被来自内地的13亿人所吞没,后者正变得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有能力出门旅游。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2日指出,中国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3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内地的奶粉99%是符合质量标准的。现在的问题是,群众对奶粉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信心不足。”

报道称,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是中国内地长期存在的问题,而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更严重加剧了这样的担忧。

另据路透社3月2日报道,中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2日驳斥了所谓内地游客如潮水般涌入香港导致港人日益不满的说法。

报道称,内地游客2012年访港超过3000万人次——几乎为香港人口的4倍,从而引发了人们对香港基础设施是否具有这种应对能力的担忧,香港居民则抱怨内地游客抬高物价和造成拥堵。

(摘自参考消息网)

【运用点拨】由于历史原因,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在很多方面与大陆有着较大的差异。此次香港奶粉限购事件反映出较多的问题:内地居民对内地奶粉的质量信心不足;香港在迎来大批内地游客的同时,应对能力显得不足;内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健全制度的工作相对滞后,导致人们越来越富裕,有能力出门旅游,却不愿、不敢在内地消费。该素材适用于以“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一国两制”等为话题的作文。

猜你喜欢
背篓公款奶粉
黄牛背篓
白嘴角马的背篓
最不值钱的是公款
奶粉危机
奶粉放冰箱对吗
开会的不同版本
奶粉罐上没写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