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园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现状及综合控制模式

2013-06-30 09:35谢小明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黄板病虫草害绿叶

□谢小明 王 勤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园病虫草害也随之发生着新的变化,因此,病虫草害的防控工作也需要不断改进。为摸清新阶段茶园病虫草害现状,顺应食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趋势,2012年笔者对现在的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的病虫草害发生和控制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并提出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控制模式。

一、茶园病虫草害调查方法

调查茶园选择:有机茶园2个,海拔1000m和1200m;无公害茶园2个,海拔450m和600m;未进行任何管理的茶园1个,海拔480m。调查方法:盆拍(内直径33cm瓷盆),目测(包括采叶、采枝,面积、体积估测)。调查时间:每月的1~2号每点调查1次。调查内容:通过1年的调查,主要病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叶炭疽病3种,并进行了记载统计,草害不分杂草种类,按生长杂草蓬体积与茶树蓬体积比例进行分级记载,小于10%轻(1级)、10%~20%中偏轻(2级)、20%~30%中(3级)、30%~50%中偏重(4级)、大于50%重(5级)。天敌种类以蜘蛛为主,按盆拍数量记载。病虫草害管理按时间进行标注。茶园病虫害调查使用20cm×30cm黄色粘虫板,记载防治茶园害虫情况。

二、调查结果及比对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低海拔区茶园的小绿叶蝉虫口高峰在6月,海拔1000m以上的推迟到7月,低海拔区的虫口大大高于高海拔区,主要受气温影响,无论打不打药虫口都可以达到高峰值,当然使用农药后虫口会立刻下降。茶尺蠖发生不重,规律不强。茶树炭疽病总体发生较重,在阴湿地域发生重一些,温度低的地域危害期迟一些。茶园杂草受茶蓬覆盖程度影响很大,覆盖高不易长草。天敌蜘蛛的多少与茶园的环境有关,周围树木多的、占地面积少的茶园蜘蛛多。若蜘蛛在冬季数量大,害虫虫口数量则小。

三、黄板诱杀茶园害虫效果调查

2012年3月14日,在600m海拔茶园亩用20张黄色粘虫板,2天平均,每张黄板诱得如下昆虫:小绿叶蝉7.8头,寄生蜂6.7头,寄生蝇2.1头,其他各种蝇蚊220头,叶甲9.9头。可以看出有益有害的虫基本成对半分,绝大部份为中性虫。当然对于生态环境来说,中性虫也是很重要的生物。2012年5月在450m海拔茶园进行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效果调查,调查结果:黄板主要能诱杀成虫,因为成虫飞跳能力强。夜里比白天诱虫多,因为小绿叶蝉喜欢夜间活动。黄板诱杀叶蝉,起不到明显的控制叶蝉虫口的作用,因为占的比例很少。如一张黄板一天诱20头虫,每亩20张诱400头,而按盘拍每盘5头测算,每亩虫量为4万头,只占1%,而且小绿叶蝉的繁殖速度很快。

四、茶园病虫草害发生控制现状分析

由于高毒高残农药的禁止生产和使用,我市茶园病虫害的种类也在明显的发生变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高毒高残的有机磷农药,对天敌杀伤很大,茶园害虫恶性发生。主要有茶毛虫、茶叶螨类、茶叶蚧类、茶叶小绿叶蝉、茶尺蠖、蚜虫等,如果未能及时控制,爆发危害严重。进入新世纪后,由于一些低毒高效农药在茶园上的推广使用,逐步形成了茶园新的生物依存控制体系,害虫天敌的种群数量明显上升,控制作用明显。现在茶园普遍发生的主要是活动力强的小绿叶蝉,可能是一般的天敌不易捕获到它,不易寄生到它所致。其他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在不断下降,危害面也在缩小。无公害茶园一年一般防治虫害2~3次,春茶采后5~6月使用1次农药,8~9月使用1次农药,有的11月使用1次封年药,除草剂一般也在这段时间使用。肥料多用化肥、复合肥。用药防治对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病害一般少有茶农防治。有机茶园因天敌种类数量更多,害虫发生更加温和,危害不大。所以有机茶园管理工作重点主要在中耕除草,使用有机肥和修剪上。无论有机茶园还是无公害茶园,炭疽病发生都较重,冬季的病叶率在1%~29%之间,平均6.5%,6~11月发病高峰期病叶率在2%~60%之间,平均19%。该病会引起掉叶,从而肯定会影响茶叶的出芽数量和质量,但具体影响多少还要进行实验评估。

五、有机茶园病虫草综合控制模式设计

根据茶园病虫草发生情况和当今主要的非化学防控办法,设计出易操作的常年有机茶园病虫草害综合控制技术模式如下。

1.新改、新植有机茶园 对新建有机茶园或无公害茶园升级为有机茶园的,地点选定在自然条件较好、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的山区和半山区茶园,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远离城市和工业区以及村庄与公路,以防止城乡灰尘、废水、废气及过多人为活动给茶叶带来污染。茶地周围须林木繁茂,具有生物多样性;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土质肥沃。

2.1 月份到春茶开采前的3~4 月份春茶开采的时间随茶园的海拔高度不同而差异明显,茶叶品种特性也有影响。600m左右海拔的低山区比1000m左右的山区可早15天。1月份到春茶开采这段时间茶叶外部无明显生长状态,但根茎在积累营养。病虫害总体处于休眠期,多数害虫不发生危害。夏生杂草枯死,冬生和常年生杂草有的生长慢,但对茶树有影响。这段时间管理上主要是清洁茶园,处理生长的和枯死的杂草,培植有机肥。注意茶园周围植被的合理配置。

3.3~4 月份和5~6 月份春茶采摘期 这是茶叶价值的主要收获期。春茶前期的3~4月份病虫草增加不明显,但到5~6月份就会迅猛发展。害虫出来主要是集中在新芽梢上取食危害,一些芽叶病害也在上面开始发生,勤采茶叶对叶蝉、蚜虫、螨类、芽枯病、炭疽病等控制作用明显。因此,这段时间的病虫害控制工作就是采好茶。

4.5~6 月份到10~11 月份夏秋管期 除一些采夏茶的茶园外,大部份茶园收茶结束。这段时间茶树生长快,病虫草发生快。这主要的工作有:人工或机械除草,对茶园主要病虫草害要进行定期调查,如果其种群数量没有达到严重影响茶树生长的程度,就靠生态控制了。如果病虫害发生到严重威胁茶树安全的程度,可考虑使用生物农药,可选择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如苦楝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等均具杀虫活性,对鳞翅目害虫和假眼小绿叶蝉都有一定的防效。但植物源农药对益虫也有杀伤作用,须在害虫发生严重时才能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等可用于防治茶叶螨类、小绿叶蝉和茶树病害,但应严格控制在非采茶季节使用。根据实际灭虫效果,不建议使用诱虫黄板,但可以将其用于小绿叶蝉等害虫的测报。诱虫灯可用于害虫测报,但控制害虫的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以下是建议参考的一些有机茶园主要病虫达到危害严重的简易调查标准:如果有机茶园茶叶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平均5头/每盆(内直径33cm瓷盆盆拍),茶尺蠖幼虫平均1头/每5叶(老叶新叶统算),茶树叶片蚧类平均3头/每叶(老叶新叶统算),茶树蜡蚧类平均1.5头/每枝(茶蓬内一年以上茶枝干查10cm长为1枝),茶树螨类平均10头/每叶(老叶新叶统算),茶炭疽病平均病叶率25%(老叶新叶统算),杂草发生3级以上。

5.10~11 月份到12 月份秋冬管期进入冬季后茶叶生长放缓,害虫进入越冬,数量自然下降,夏生杂草逐步死亡,常年杂草生长也变慢,冬生杂草继续生长。这段时间可对茶树进行修剪,修剪枝条可放在茶园边,利于天敌培植,一些行动不便的害虫也因修剪而失去生存条件。如果台刈对病虫是一次性清除,对杂草也采取人工或机械铲除培植在茶树根周围。

6.总结一年茶园管理工作 最后对一年来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并规划下一年的工作内容。

猜你喜欢
黄板病虫草害绿叶
2019年全降解粘虫黄板与常规粘虫黄板诱虫对比试验初报
黄板在设施蔬菜害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技术
绿叶 稳步向前
绿叶 奋发有为
绿叶 饮水思源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绿叶 至善至美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阜新地区利用黄板诱杀温室大棚白粉虱的防效实验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