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2013-07-01 20:03张彩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微创

张彩梅

(湖南芷江县中医医院外科,湖南 怀化 419100)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张彩梅

(湖南芷江县中医医院外科,湖南 怀化 419100)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颅内;微创穿刺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且该病发病快,病死率较高,因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用方法[1],其主要具有手术创口小、操作简便等优点,因而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前提,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治疗效果,笔者进行了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患者120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53.8±4.7)岁,这120例患者汇总,其中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护理方法

1.2.1.1 常规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方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①术前护理:患者发病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对患者予以抢救,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并通过吸痰等处理清除气管中的分泌物,放置窒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血压值控制在病发前水平,安置导尿管,放置出现尿潴留;②术中配合: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引流管的通畅程度及管内液体的颜色,从而对患者出血量进行评价,一旦发现患者的出血量增加,应立即告知医师,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患者瞳孔意识,一旦发现光反射异常,应及时告知手术医师,以免患者出现脑疝[2];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应保证患者引流管的通常,同时进行常规消毒,以防止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定时为患者进行吸痰,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常及预防呼吸道感染,观察患者每日的尿量变化及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临床医师,术后给予患者高蛋白、低热量的流质食物,以保证患者术后身体恢复的营养需要。

1.2.1.2 心理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方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良好的护理环境: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建立规范有序的护理工作流程,从而使患者具有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②耐心的交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从而将患者积压在体内的情感适当的发泄出来,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感,使患者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治疗态度,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治疗;③必要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根据与患者的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通过讲授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急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1.2.2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治愈:残疾度为0级,功能受损评分减少>90%;显著进步:残疾度为1~3级,功能受损评分减少>45%;进步:功能受损评分减少>18%;无效:功能受损评分减少<18%,或出现增加。

1.2.3 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Ridit分析,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通常在患者血肿形成之后,才能逐渐停止出血,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在不良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出现变性、水肿及坏死[3],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目的就是消除患者的脑血肿,阻止患者脑组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微创穿刺引流术可有效的对患者脑部血肿进行清除,缓解血肿部位对脑组织的压迫,从而减少患者的脑损伤。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严重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心理护理方式即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减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从而说明通过采用心理护理方式,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

总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 王立冬.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24):5323.

[2] 宋健民,王尧,刘宏宇.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458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4):336.

[3] 周立祥,郭洪庆.CT下简易定位法行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2222.

R473.74

B

1671-8194(2013)27-0262-02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