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采尔马特雪峰

2013-07-02 00:13老杨老张
检察风云 2013年23期
关键词:雪峰山峰旅馆

文·图/老杨 老张

坐看采尔马特雪峰

文·图/老杨 老张

笔者老杨正眺望山峰思索着

蓝天如洗的圣洁山峰

晚上7时

我们在瑞士一路向南走,火车进入采尔马特车站之前,看见有座巍峨的雪山在眼前一晃就不见了,原来喜欢与人捉迷藏的巨人就是马特宏峰。 采尔马特地处狭长的山谷之中,是个朴素的山村,虽然海拔高度有1600多米,但由于被36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紧紧环抱,所以在谷底犹如坐井观天,是无法看见闪光的雪峰,更别说那些延绵壮观的冰川美景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座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马特宏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支,长相独特是由于多条古冰川的相遇挤压,而造就了它拔地而起的四棱形的模样。独自 耸立在村子西南方的马特宏峰有时像个高高在上的钢铁硬汉,有时又像穿着冰雪长裙的含羞女子,从早到晚,变幻无穷。据介绍,如果天气欠佳,云遮雾绕的马特宏峰是不会显露真容的,我们在村里村外山上山下转悠,有着切身体会。

采尔马特,千百年来伴随着陡坡上面的牧场草地、叮咚牛铃,陈旧的谷物仓库和泛着黑光的木结构民居,静静地在时间的长河里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前行。古老的木结构建筑随处可见,窗台上木围栏边长满鲜艳的天竺葵和三色堇,充满朝气。至今,村庄主街道上没有汽车行驶,倒是有传统的马车嘚嘚而过,扎着小辫的花马和驾驭马车的帅哥是主街上的一道风景,这里成为游人向往的步行者天堂。 村庄里明文规定禁止燃油机动车驶入,路上跑的都是环保型的电动巴士车,背靠大山的村子里没有遭受污染的空气,自然透明而清新,采尔马特人坚持并延续着自己的绿色低碳生活。

主街叫做班霍夫街,是村庄的中心地区,从北面的火车站到南面的缆车站,慢慢步行也只需30分钟就可逛完,村子足够的小,但是,村小名气大,山高奇峰多。一年四季,来登山或观山的游客络绎不绝,采尔马特旅游业生意兴隆,旅馆商店餐厅酒吧布满全村,村庄的主街上从早到晚人流不断热闹异常。

马特宏峰变成了一座金山(清晨5时)

山上芬德恩村庄里悠闲的牛儿

我们寻找预订的旅馆还是比较顺利的,穿过主街时,见到街上有许多拖着行李箱找酒店的游客,走到小教堂广场时,我们按图索骥,向左转弯再左拐,很快就找到了花树掩映中的旅馆,这是个朝阳的四层大木屋,没有过度的现代装饰,没有电梯,前台女服务员将我们安排在三楼客房,交付给我们一把硕大的客房铜钥匙后,便麻利地帮我们提起箱子送上三楼,旅馆每天早上提供免费自助早餐,服务相当到位。

在三楼,服务员打开了两个房间供给我们选择,其中一间面积稍小,但通过浴室朝南的天窗可以清楚看到马特虹峰,呵呵,不就是一路都在思念的马特虹峰嘛,正是“得来全未费工夫”,我们毫不犹豫选择了这一间,哈,我们有了个“瞭望点”,顾不得看望卧室,即刻打量起这个瞭望点,长方形的浴室上部为全透明的斜面天窗,装有拉帘,可打开也可遮挡,操作很是方便。站立在浴室大浴缸里向前看,半阳半阴的山坡,绿树木屋如画,远方马特虹峰清晰可见,山峰所呈现的角度非常完整。经过后来多方面的内外比较,这里的确算得上是个上佳的瞭望点。

曾经的我们在内马特菲斯普河的桥上耐心守候,那里号称是村里最佳观察马特虹峰的场地。每天的早晨和傍晚,都聚有很多游客,专业的业余的架起无数长枪短炮,枪口一致对准了朝南的方向,为的就是一睹雪峰的尊容,可惜我们去的那天,仍是只见峰身不见峰顶。我们曾登上过苏内加山的观景台,在山巅徒步看山,马特虹峰依然一直躲在云雾缭绕之中不肯露面。幸好有个旅馆“瞭望点”能够清晰地看到雪山主峰,我们颇感欣慰。所以来到采尔马特能不能见到马特宏峰,绝对是要碰大运的。

古老谷仓

镜界 ·驴友

“镜界”,通过一组高质量的摄影照片,辅以美文阐释。

“驴友”,以照片传达旅游途中的所见所闻,从旅者的视角出发,为读者呈现各类人文故事。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对于好图好文,我们会择优刊登,来稿请发送到编辑邮箱:mapwowo@163.com。同时亦可提供身边摄影和旅游爱好者的线索,联系电话:61851212×814

栏目主持人: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石板屋顶

石板为瓦、原木作墙是谷仓的基本配置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起早带晚地观察雪峰及其晶莹的冰川,连续不断地记录下雪山的音容笑貌,清晨5点没到,我们就傻站在“瞭望点”开始观察马特虹峰,晨曦中的山峰,静谧而苍白。照片“金色山顶”和“燃烧的山峰”捕捉到的场景只不过是万变雪山巨人的某个瞬间,这也是我们与马特虹峰真诚相望的结果,因为无论是早晨霞光里的萌态,还是中午阳光下的刚毅,或者是傍晚雾气的朦胧,我们都喜欢!

老杨手绘山居小镇

猜你喜欢
雪峰山峰旅馆
最高的山峰
要退休了
松间小旅馆
闯入吸血鬼的旅馆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雪峰下的草场
拥抱
韩雪峰的“台账”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征服那座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