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氧分压与截肢平面选择的分析

2013-07-02 01:44周笑允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
关键词:闭塞性氧分压截肢

周笑允 陈 蕾 王 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北京 100700)

经皮氧分压与截肢平面选择的分析

周笑允 陈 蕾 王 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北京 100700)

目的 探讨经皮氧分压在确定截肢平面中的作用。方法 90例脱疽患者行截肢手术前,检测患者预先选择的截肢平面处的经皮氧分压,按经皮氧分压值分为三组A组:0~20mmHg,B组:20~40mmHg,C组:>40mmHg;并对三组不同的截肢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最低,切口往往愈合不良;B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提高,达到55%;C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最高,达89%。结论 术前经皮氧分压测定对截肢平面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经皮氧分压;截肢平面;切口愈合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病等疾病均可因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趾(指)的脱落坏死,属中医“脱疽”的范畴。疾病晚期需要行截肢治疗,而截肢平面的选择非常重要,如选择不当,则切口愈合困难,部分患者需再次手术,增加其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好的辅助手段以协助确定截肢平面。我科对90例截肢患者术前行经皮氧分压常规检查,观察不同氧分压水平对切口愈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0例患者均为在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因脱疽在我院行截肢手术患者,其中男39例,女51例;年龄40~87岁,平均62.6岁。其中动脉硬化闭塞症35例,糖尿病足47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伴高血压32例,高脂血症29例,肺部感染19例,肾功能不全14例;一期0例,二期4例,三期86例;膝上截肢28例,膝下截肢62例。

1.2 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

目前临床将脱疽分为三期[1]:一期 局部缺血期;二期 营养障碍期;三期 坏死期或坏疽期。截肢切口的愈合分三级[2]:①甲级: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②乙级: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性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③丙级: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长期换药愈合或再截肢。

1.3 方法

1.3.1 经皮氧分压的测定应用丹麦Radiometer-Medical-APS公司TCM-400经皮氧分压仪。选择距创面最近的完整皮肤并避开角化层,矫正数值后将探头置于所选区域 ,TcPO2检测时,受检者标准体位为静息平卧位,待其休息片刻后,以双边自粘片将氧敏电极置于检测部位,此时应注意使电极边缘与周围空气隔离。电极加热至43~45℃,待读数稳定后5~10min记录结果。作为自身对照,应在躯干上方如前胸壁处另置一测试电极同时测定TcPO2值。膝下截肢均作后长前短皮瓣,前侧切口要长于骨平面2~3cm,膝上截肢多选择在大腿中下1/3交界处,皮瓣均为前后等长,皮瓣长度各等于截骨平面处大腿前后直径的1/2;术中放置引流,术后继续控制血糖,予以抗炎、换药等治疗。截肢伤口不愈合者则予中医化腐清创换药或抬高平面重新再截肢。将90例患者按经皮氧分压值分为三组A组:0~20mmHg,B组:20~40mmHg,C组:>40mmHg;并对三组不同的截肢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2 统计方法

本文中有关数据采用SPSS13.0版软件数据统计包的χ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 果

本研究90例截肢患者,根据经皮氧分压分成A、B、C三组。结果A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最低,切口往往愈合不良;B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提高,达55% ,但仍有11%的患者需长期换药或再截肢;C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最高,达89%,无需长期换药或再截肢者。见表1。

3 讨 论

表1 不同经皮氧分压与愈合的相关性比较

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截肢率,而此类人群老年偏多、全身并发症多,故保证截肢后的甲级愈合,避免长期换药或再截肢显得尤为重要,而保证切口愈合的关键是截肢平面的正确选择。关于截肢平面的选择有过很多研究,包括通过多普勒超声及造影检查判定血管闭塞平面,然后根据闭塞平面选择相应的截肢平面等。

1967年,Evans首先报道应用无创伤方法检测皮肤动脉氧。1978年,Tonnesen首先报道将经皮氧分压技术应用于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3]。经皮氧分压TcPO2感受器是一种改良的极谱法电极,决定经皮氧分压测定结果的因素有皮肤的呼吸作用、皮肤组织的通透性及血流量。在测试过程中,皮肤组织的通透系数始终一致;当加热电极至45℃时,测试处皮肤血管充分得以扩张,从而显示血流饱和状况时TcPO2,排除了血流量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皮肤毛细血管内的血氧弥散进入组织间隙,其所形成的氧分压可直接反映皮肤血氧输送及皮肤细胞代谢消耗的相对速度;因而在皮肤血流与TcPO2间存在一相对固定的关系[4],故TcPO2监测仪能够得以准确地用来评估缺血肢体皮肤组织的缺血改变及氧弥散情况。TcPO2测定可为下肢是否出现缺血性坏死或溃疡,选择截肢平面提供理论依据[5]。

本组将90例患者按经皮氧分压值分为三组,A组:0~20mmHg,B组:20~40mmHg,C组:>40mmHg;并对三组不同的截肢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A组甲级愈合率最低,切口往往愈合不良,即使经过数月换药能够乙级愈合,愈合残端的皮肤、肌肉等软组织质量亦较差,容易受磨损。这不仅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痛苦,而且经济负担沉重;B组甲级愈合率比A组明显提高,达55%,经长期换药后愈合或再次截肢率明显降低(11%),但仍有一定的乙级愈合率(34%);C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最高,达89%,患者不仅截肢残端质量较好,而且住院时间相对缩短,费用节约。所以我们认为对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有截肢指征的患者,选择截肢平面经皮氧分压值在40mmHg以上是合理的,尤其是全身情况差、并发症多的患者。局部经皮氧分压值在20~40mmHg之间也是相对安全的,最适用于全身情况较好又想尽量保留肢体长度的患者,尤其是在需要保留膝关节以增加残留下肢功能的膝下截肢者。对于局部经皮氧分压值在20mmHg以下的截肢,由于需长期换药甚至再次截肢率高则不宜采用。当然,手术平面的选择是患者综合因素的考虑,如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并发症、局部水肿及感染情况等。

[1] 谢阳谷,曹洪欣.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4.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2.

[3] Tonnesen KH.Transcutaneous oxygen tension in immihent foot gangrene[J].Acta Aeaseth Scared,1978,68(Suppl):107.

[4] Hauser CJ.Use of a transcutaneous PO,regional perfusion index to quantify tissue perfusion in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J].Ann Sure ,983,97(1):337.

[5] Mastsen FA.The relationship of transc - utaneous PO2and laser Doppler hmeasurement in a human model of loc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J].Surg Gynecol Obatet,1984,59(1):418.

R687.5

B

1671-8194(2013)23-0218-02

猜你喜欢
闭塞性氧分压截肢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好发于吸烟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JAMA N:初级卒中中心如何应对大动脉闭塞性卒中?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中药治疗5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