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推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体会

2013-07-02 01:44刘小红温彩琼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9期
关键词:医师耐药菌株

刘小红 温彩琼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江西 萍乡 337016)

基层医院推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体会

刘小红 温彩琼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江西 萍乡 337016)

目的 为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采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制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流程。结果 实施9个月,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47株,实行接触隔离47例,未发生因防控不到位引起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2013年上半年送检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例次有718例,比去年同期送检例次增长44.18%。结论 制定合适的制度及流程,多学科合作,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体会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MDRO是指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氨基糖苷类、红霉素、β-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为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我院从2012年10月在医院推动MDRO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未发生因防控不到位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现将在基层医院推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体会报道如下。

1 医院简介

我院是一个县区级医院,2009年已经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现有工作人员300余人,有8个临床科室(其中内科系统3个,外科系统4个、妇产科1个)、血透科、门诊部、急诊科、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及辅助科室等。

2 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科首先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医院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及流程,还制定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为医院院长,副组长为分管院长,成员有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务科、质控科、药械科、总务科及各科室负责人,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科室。

3 加强培训,提高意识

为使医护人员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的意义,提高工作的依从性[2],医院采取多种形式对全院员工进行培训。首先是在科教科的组织下,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及考核。参加人员有临床医师、护士、检验人员、放射B超人员、药房及挂号室人员、保洁员及护工。其次是相关文件下发后要求科室负责人组织科室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督导,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另外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工作中对医务人员就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进行一对一讲解,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加深印象,以更好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 领导重视,多学科合作

2012年,新的一轮等级医院评审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多次会议中提到要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将医院感染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应认真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规范,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非常重要,根据等级医院评审细则及要求,制订了《多学科协作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经管医师严格掌握送检指针,采集合格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室进行检测。检验人员在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在报告单中用“*”注明。经管医师接到通知后,必须下“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告知科室负责人员及主班护士,落实预防与控制措施,直至解除隔离方可停此医嘱。采取多种形式告知科室人员,在科室的医师、护士交班报告、医师及护士的病程记录中做好记录。护理人员按照《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操作流程图(护理)》(图1)采取防控措施。患者需到其它科室进行检查或诊疗活动时,检查单上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字样,并电话通知相关科室采取隔离措施。医师根据患者检测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停止采取隔离措施。在隔离过程中,与保洁人员、护工、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得到大家的支持。

5 督 查

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通知后及时到相关科室进行指导,并在后期隔离期间会同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一起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要求相关科室及时进行整改,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后期评价。

6 总结及体会

在工作中及时总结,并以各种形式将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根据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联席会议,向大家汇报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加以改进。例如我们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操作流程图(护理)》就是在工作中护士长提出,是否可以根据护理人员操作过程来制定一个更切合护理人员实施的流程,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到科室收集意见,制定流程后又请各科室护士长试运行,多次修改后定稿。各科室护士长都反映有了这个流程后执行起来非常方便,采取何种措施一目了然。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分析及防控措施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反馈在《医院感染监控信息》中,使大家能够及时了解各种信息。

图1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操作流程图(护理)

从2012年10月开始实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方案以来,已经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47株,实行接触隔离47例,执行率100%。2013年上半年送检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例次有718例,比去年同期送检例次增长44.18%。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从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有抵触情绪,到主动咨询,发现有多重耐药菌菌株及时报告,并邀请医院感染管理科到病房进行指导。2013年6月上旬,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了我院外四科两位医师的电话,报告了两例尿液培养出大肠埃希菌菌株。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到科室查看病例,经仔细查阅病例,对比药敏结果,2例病例均以“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收治入院,入院当日即送检尿液进行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检查,1例患者5月30日检查出为“大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手术后6月6日送检尿液进行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检查结果为“少量大肠埃希菌”;另一例5月31日检测结果为“大量铜绿假单胞菌”,手术后6月6日送检尿液进行微生物培养+药敏试验检查结果为“少量大肠埃希菌*”;仔细查看药敏谱,2株菌株耐药谱不同,1株为耐药菌株,另1株对抗菌药物敏感,这就排除了同种同源系列。科室对2例患者均已采取接触隔离措施,科室其他患者未检测出同一菌株,说明科室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执行到位,未发生因防控不到位引起的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从2012年10月开始实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方案到收稿日止,我院未发生因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这说明,通过制定合适的制度及流程,多学科合作,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我院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到位,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S].2008.

[2] 林秀娟,林红燕.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2009,9(8):59.

R197.3

C

1671-8194(2013)29-0280-02

猜你喜欢
医师耐药菌株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植物根际促生菌Bacillus mycoides Gnyt1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毛木耳优良杂交菌株的选育*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