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天师拳

2013-07-12 06:27张秉山
少林与太极 2013年4期
关键词:天师龙虎拳术

文/张秉山

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体能的变化,近几年我参加各类武术比赛都以演练天师太极拳为主。这套拳舒展大方、飘逸潇洒,凭着这套拳,我每次都能摘金挂银,而且好评声声。

我与天师太极拳结缘,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是1968年下乡的知识青年。1969年3月中国与苏联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形势骤然紧张,全国都在“深挖洞、广积粮”,地处“反修”前线的黑龙江省更是紧张。农场在组织民兵训练的同时,也掀起了练武之风。那时农场文化生活比较枯燥,练武打拳既能锻炼身体,又是娱乐活动,所以深受小青年们欢迎。

我所在的农业连有个兽医霍永强,他原是国民党马步芳部队少校兽医官,因历史问题被判刑,刑满释放后在农场就业,那时年已半百。他教我们几名青年练习的就是天师拳。据他讲,这套拳是抗战时的1940年,他在兰州读书时跟随一位为躲避日寇从江西逃难到甘肃的正一道道士学得的。两年多的时间,霍师傅教我们一些武术基本功和龙虎掌、抱朴拳、虚灵掌三套拳,还有法地拳、法天拳、法道拳准备以后教我们。

那时年龄小,只知道练拳,不知道探究其他。就这样我糊里糊涂练了几十年天师拳,武友问我练的是什么武术,我便回答是“武当拳”,因为我认为道家武功就是武当拳。

2004年退休以后,我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武术锻炼和教学,就开始着手整理天师太极拳的资料。这时,我发现它与武当拳在风格特点上有所不同,在武当武术体系中没有发现龙虎掌、抱朴拳、虚灵掌、法地拳、法天拳、法道拳的套路,我意识到天师拳可能虽然是道家武术,但不属于武当武术体系。为了追本溯源廓清天师拳的“庐山真面目”,我又托人回农场去找霍师傅,然而霍师傅已于1984年落实政策回了兰州老家,而且现在很有可能已故去了,关于天师拳的源流历史就成为谜团。

根据当年霍永强师傅所说的关于天师拳的情况,我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

到甘肃逃难躲避日寇的正一道道士有可能来自龙虎山或曾在龙虎山出家修道。因为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祖庭,是历代张天师的洞府。正一派亦称正一道、天师道,这套拳术的名字又叫“天师拳”,正与其道派的名称一致。天师拳中第一路名为“龙虎掌”,与“龙虎山”一脉相承,如果不是偶然巧合的话,天师拳有可能是道家正一派独门武功的一部分。

为印证这个结论,我曾通过武友询问过江西鹰潭市武林界的朋友,他们说没听说过当地有练天师拳的。后来,我又通过朋友在兰州武林界打听有没有习练天师拳的,回答还是否定。这又使我陷入困惑,现在很难收集到关于天师拳的信息,哪怕是只言片语。天师拳为什么“锁在深闺人未识”?武林界很少有人知道此拳,是否是因为教派内秘传轻易不示他人?

霍师傅教我们练拳时告诉我们,此拳名为天师拳。他说,此拳可快打,也可慢练,快打练身可实战,慢练修心可养生。他还告诉我们,此拳全身放松慢练就是太极拳,可以炼内丹(气功)。通过近十年对天师拳的潜心研究整理,我整理出基础拳(气功)一路——五行摆掌,拳术套路四路——龙虎掌、抱朴拳、虚灵掌、法地拳,器械有天师剑三路——紫微剑、乾坤剑、虚灵剑,天师双刀一路——龙虎双刀。五行摆掌、龙虎掌、抱朴拳、虚灵掌这几套拳,是当年师傅教的,尽管时间久远,传习中有遗忘有丢失,自己编创了一些动作招式使套路连贯完整,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和特点。法地拳是我根据天师拳的风格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武术元素编创的。现在我仍在继续编创整理“法天拳”、“法道拳”。器械是拳术的延伸,天师剑、天师刀套路也是我根据天师拳风格特点创编的。

我创编的“法地拳”、“法天拳”、“法道拳”,只是借用了原有套路的名称,肯定与原来的套路不一样,属于“山寨”版。自己这么做也是一种情感,觉得找不到原始天师拳总是一种缺憾,自己创编出来可以弥补些缺失。按照师傅的说法“慢练就是太极拳”,我把天师拳定名为“天师太极拳”,这也是对师傅的纪念和缅怀。

天师太极拳舒展大方、大开大合,拧旋翻转、纵横连环、走转旋臂、圆活灵巧,呼吸吐纳、形气结合内在神意,柔化在身,吸收了八卦掌的腿法,避实就虚、弹抖自如、灵活多变。要求竖项提顶、松肩垂肘、畅胸实腹、溜臀立腰、松胯弯膝、十趾抓地、掌随步换、随走随变,以基本招术为核心,可以快打疾如风,亦可慢练似轻风摆柳,不拘泥于形式,相互易变。

天师拳不仅是一种拳术,也是道家健身术。此拳术由外形到内气,从初步到高深,由必然到自然,能使人体与自然万物相呼应而和谐,达到行功、养生、健体、防身的效果。由于我个人学识有限,又身居边远地区,接触面窄、信息不畅、孤陋寡闻,有关天师拳的详情有待今后有新的资料和信息出现时再下结论,我只想借此向武林界传递关于天师拳的信息,希望习练天师拳或了解此门武功的朋友共同揭开天师拳神秘的面纱,使这份文化遗产重现江湖,回归武林。

猜你喜欢
天师龙虎拳术
拳术论
泰国是拉差龙虎园宣布永久停业
新时代传统拳术课程化研究
章宏伟
王天师消暑之法
蟋蟀争霸赛
除妖计
“天师”教职略考
明清时期拳术地位变化的动因分析
石头拳术秘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