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情结

2013-07-15 08:01■金
翠苑 2013年6期
关键词:店堂铜质拉环

■金 蕾

午后,秋日的暖阳,透过那大片的落地橱窗,肆无忌惮地洒向蜷缩在椅子里的我,晒得我周身暖洋洋的,显得百无聊赖,又昏昏欲睡。这时,陪伴着我的只有身后展示大厅里,那一件件红木家具,像一个个高贵的王子和公主,昂首挺胸,高傲的站在那里,离我是那么的近,而又那么的远,因为它们只是在我的工作场所,是一件件商品,而我呢,只是他们的保管员、看护者,一个红木家具馆的营业员。

记得刚到这家店上班的时候,它还是一家画廊。由于房地产业的不景气,画廊的生意也每况愈下,后来我们慢慢地转型,引进大批高档红木家具,变成了一家红木馆。这样,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过的红木家具便一件件地走近了我,每天高傲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开始我对它们,也只是充满好奇与新鲜,因为对它们的了解,感觉是以前有钱人家才用的家具,加上款式都是老式的、古典的,和那些漂亮的欧式家具是没法相媲美的,所以我也谈不上喜欢。直到有一天,老板请来一位老师,来给我们讲解红木家具的知识和如何欣赏,告诉我们许多红木家具的历史、种类以及它们的优劣。

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红木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种统称,国标红木有 5属8大类33种,起源于我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明清时期,清朝后期紫檀和黄花梨就慢慢地越来越少了。而我们店里进的交趾黄檀,也就是俗称的大红酸枝,是继紫檀和黄花梨之后,红木制品中最好的收藏佳品,它不但实用,又保值、升值,还可以传承。

听了老师的讲解,每天又和红木家具朝夕相处,我慢慢地喜欢上了它们。不过,我真正地喜欢上他们,还经历了一个过程,与一件事有关呢。

记得有天下午,来了一对中年夫妻,在店堂里逛了一圈,虽然她们没有买东西,但由于热情的接待,他们坐了下来,和我聊起了一件她们的家事。多年前,她们花20万元,买了一套酸枝木的家具,放在家里特别气派,也特别喜欢。可是,前年女儿想出国留学,要交50万元的保证金,家里当时也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的钱,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家里唯一值钱的这套红木家具,便找到了一家红木店,经过商量,本想以原价转让出去的,没想到对方以30万元的价格收了去,一下子解了燃眉之急。现在看到红木家具价格突飞猛涨,他们有点后悔,有一种难解的情结。因此,想来此看看,看能不能还有机会,再续红木情缘。听了这个故事,我才知道了红木家具真正的价值所在。

“啪啪”身后传来木材收缩的声音,仿佛在提醒我,不要只顾着思绪的飞扬,而忘了“宝贝”们的存在,还是站起来去陪陪它们,欣赏一下它们,那种天然而又华丽的服饰吧!一眼看过去,离我最近的是一套京作6件套的雕花大沙发,除了它精美的雕工外,最漂亮的莫过于那纯真的木质外表了,特别是茶几桌面,那伟岸的山峰,那弯弯曲曲流淌的小河,就像一位大师精心制作的一幅水墨画,而这一切来自于它天然的纹理。再看旁边的那张明式方台,整个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鬼眼和山峰纹,远远看去,仿佛一双双眼睛,隐藏在峰峦叠嶂的群山之中。最最喜欢的还是那,苏作明式书房四件套了,一张书桌上下一共6个抽屉,每个抽屉上都配上了铜质的拉环,整张桌子简简单单,没有雕花,不见繁复,稳重而大气。再搭配上一张冲天挂灯椅,显得特别的有贵族气。

正当我观赏着这一件件艺术品时,店堂里走进了一对年轻人,手牵着手,十分亲热的样儿,一看便是准备结婚的情侣。“你们也喜欢红木?”我热情地迎上前去。女青年说:“喏,是他喜欢。”男的说:“我们也是来看看的。”

“我们这里展出的全是产于老挝的大红酸枝。”我像说家常一样道:“虽然大红酸枝不如黄花梨和紫檀名贵,但是档次高,价格又适中,摆在家里显得很气派,从收藏、投资角度讲,大红酸枝家具的增值潜力也是很大的。”

我见两位不时点头,便如数家珍起来:“你们看,这 2张书柜,层次分明,一共3层,它不像一般的书柜那样是敞开式的,最上面一层用来放书的,里面共2层,外面装了2扇玻璃门,可以让书籍免受灰尘与湿气的影响,中间一层是2个抽屉,每只抽屉上装了一只铜质的拉环,最下面一层是对开门式的柜子,可以放些实用的东西,挺实用的吧。而且,整个书柜做工考究,打磨光亮,除了铜质的插销和拉环外,整体线条简洁明晰。”

听着我的介绍,女的推着男青年:“哦,还不怎么老气,我好喜欢!”“好啊,你喜欢就好,我们书房就选这个了。”男青年回头又对我道:“本来我们也是随便看看的,但听您这么一说,我的心里更有底了,我们下次再来,再见。”“好,再会!”他说着,拉起侣伴,喜滋滋地离开了店堂。后来,他果然如约而至,在我们这里订购了一套书房家具。

如今,我环顾着四周一件件精湛的红木家具,感觉它们灵动的生命,感到它们厚实的文化。它们虽然不属于我这个普通工薪阶层,但有着红木情结的我,心中已经驻扎了店堂里所有的红木家具。

猜你喜欢
店堂铜质拉环
电动汽车用铜质零件表面耐磨镀层的制备及性能
U盘报警器
马德里推出“人狗餐厅”
拉环画
红刊摆店堂顾客闻书香
店堂与课堂
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仪表
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