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2013-07-17 09:38杨柳青
关键词:英语教学旅游英语

杨柳青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外语系,山西 太原030006)

一、引言

高职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开展旅游服务的能力。主要通过学习饭店服务词汇和表达以及旅游景点基本知识,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熟悉旅游行业涉外服务标准,培养团队精神和基本的管理能力,使学生成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评价是旅游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价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重定量测试、轻定性评价,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丧失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和积极性。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追求的是试题的信度和效度,试题的客观性和量化,强化了学生的认知目标,脱离了知识应用的具体情境,忽视了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师生的主体性、需求和创造性由此被湮灭[1]。而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充分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使教师不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或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反思和调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背景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属于过程评价法(processoriented approach)[2],它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的斯克里文(M.Scriven),他提出了语言教学评价的重点所在。他的主要贡献在于:1.首次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区别开来;2.强调评价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评价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是否达到,而且在于评价目标本身是否有价值;3.主张“无目标评价”(即形成性评价)。他认为评价者不仅应该考虑评价大纲的预期目标,而且应该考虑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即要认识和研究那些没有预料到的结果的出现。形成性评价可以促使教学大纲的改进和革新,评价者可以根据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没有预料到的变量来修正目标,即评价者(也是课程实施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学活动会不断地反思评估,并做出规模小,但数量多的决策,以此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教学项目[3]。

形成性评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greater realism of tasks(i.e.more like those in the real world)

2.greater complexity of tasks(i.e.less structured problems that encourage originality and thinking skills,and may have multiple solutions)

3.greater time needed for assessment(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designing the tasks,the comprehensive nature of the tasks,and the increased tim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4.greater use of judgment in scoring(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asks,originality of the responses,and in some cases the variety of possible solutions)[4]

形成性评价的实质是评价教师与学生在获得学习信息并利用所获信息来推进教学的活动。是在教育活动进行当中,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信息反馈,并将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及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揭示个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和策略应用,有助于学生减少焦虑、体验成功,有助于教师及时做出补救和矫正,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参加本实验的是太原旅游职业学院11级饭店管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各有43人和40人,分别为实验班EC和对照班CC。实验持续了两个学期,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6月,历时33个教学周,每周4课时,共132学时。

(二)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分四步完成。第一步,实验开始前统计高考成绩,将之作为前测,结果表明两班在英语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异。第二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统计做出积极性回答的学生比例。第三步,在实验班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而对照班沿用终结性评价体系。最后,统计PET-3级考试成绩,将之作为后测,并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检验实验是否取得预期的结果。

(三)研究方式

1.问卷调查

笔者对两个班级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兴趣、学习自主性及合作学习情况等。

2.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依据形成性评价理论,结合旅游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在实验班制定以下形成性评价细化表(参见表1)。

表1:形成性评价细化表

(A=Excellent,B=good,C=average,D=below average)

3.课堂评价(classroom assessment)

该项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态度、参与度的评价,通过教师的课堂记录表来完成,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听课的认真程度、主动回答问题程度、职场情景剧表演及其它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等。评价按照师生共同协商制订的标准进行(参见表1)。教师通过课堂评价获得教学效果的第一手资料,在及时调整教学的同时也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而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及时分析总结自己在课堂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省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那些通常能给自己确定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比那些不能做出这样安排的学生更富有成效。但让学生自我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学习目标往往缺乏清晰的概念[5]。所以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生协商制定自我评价表,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实施情况及努力程度、学习效果如何等。写好周记,学生需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推荐《英 语 世 界 》、English Saloon 等 杂 志 ,Twenty-first Century,English weekly及Bookworm(书虫系列)等课外阅读资料。自我评价注重对学习策略的评价,学生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自我监控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5.相互评价(peer-assessment)

旅游英语授课班级人数通常在四十人左右,大范围的相互评价不易操作。笔者认为,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相互评价简单易行且具有现实意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讨论等活动,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的。如果这种合作学习配之以恰当的评价手段将进一步增进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5]。笔者将学生分为五到六人学习小组,每两周轮换组长,组员在组长带领下,进行小组互评。经典对话小组演示一般在本院小酒店进行,对话需两人以上合作完成。在组内演示对话,降低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即使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愿意开口交流。在实践场所进行相互评价,满足学生真实环境的专业技能训练需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形成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6.教师评价(teacher assessment)

教学经验表明,教师的鼓励和认可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在实施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不可忽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6]。笔者在查看学生作业并给出恰当评语之外,采用阶段性口试的教师评价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纵向发展,积极肯定学生在原有基础之上的提高和进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Front Office(前厅部)教学环节中,重点学习内容按照服务流程依次分为6个话题:Room Reservations,Concierge Service,Bell Service,Check in,Luggage Service,Check out。每个话题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在本院小酒店大堂进行口试,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教师现场进行评价,有效地考核学生英语运用的真实水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口试评价标准依据准确性(语音语调及语法和词汇的准确性)、熟练性(掌握岗位英语的熟练程度)、规范性(职业素养渗透程度及服务礼仪规范程度)来制定(参见表2)。

表2:口试评分说明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

首先,本研究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度法对学生高考成绩进行统计,根据所带学生实际情况,按照1分为“低”(40分以下),2 分为 “中等偏下”(40-59 分),3 分为 “中等”(60-79分),4 分为 “中等偏上”(80-99 分),5 分为 “高”(100 分以上),其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T值为-1.550,P>0.05,因此CC与EC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3:学生高考成绩差异性分析

经过两个学期实验后,比较CC和EC学生PETS-3级成绩,仍然采用李克特(Likert)5分度法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其中 1 分为“低”(40 分以下),2 分为“中等偏下”(40-49 分),3分为“中等”(50-59 分),4 分为“中等偏上”(60-79 分),5 分为“高”(80分以上),其 t检验结果如表 4所示:T为-5.701,P<.001,可知EC的PETS-3级成绩与CC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因此,实验证明形成性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P<0.001

表4:学生PETS-3级成绩差异性分析

比较CC和EC学生PETS-3级口试成绩,方法同前,其中 1分为 “低”(1分以下),2分为 “中等偏下”(2分),3分为“中等”(3 分),4 分为“中等偏上”(4 分),5 分为“高”(5 分),其 t检验结果如表 5所示:T为-3.201,P<.001,可知 EC PETS-3级口试成绩与CC学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因此,实验证明形成性评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实践技能。

表5:学生PETS-3级口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二)两次问卷对比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兴趣、学习自主性、合作学习四个方面的情况[7]。表6是两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做出积极性回答的比例对比。

表6:第一次和第二次问卷调查情况对比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两次调查中作积极性回答人数比例进行统计,第一次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学习信心、兴趣、自主性和合作方面对自己的综合评价基本相同。形成性评价体系实施后,实验班学生在信心、兴趣、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方面选择A(Always)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

(三)讨论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形成性评价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学习旅游英语的自信心、成就感。由于评价标准的改变,也因为每个学生短期内所订学习目标不一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成就”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感受着成功的喜悦,体会着进步的自豪,他们始终保持十足的成功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由于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设计诸如pair work,group work,role play,interview,mini-speech,presentation,poster等多项活动,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积极参与口语实践。

3.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反思学习习惯。形成性评价的最大好处是能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自己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不足,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现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共同进步。由于形成性评价充分重视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特质,并不遗余力地创造机会,让这些特质得以显现,因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正由于形成性评价强调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和发展潜力,每个学生会不断地得到指导和鼓励,继而在不同的层面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5.帮助教师反思评估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形成性评价为教师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改进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科学地构建旅游英语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完成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开展旅游服务能力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监控手段,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反思教学,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指导督促学生学习,而且能及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状态,激发学习信心和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对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在实验中也发现,因为班级学生层次差距较大,同样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对不同学生产生的效果会不一样;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自评或互评尺度的把握掺杂个人的情感与偏见,教师对待学生进步与否可能也会带着个人偏见,因而会出现评估偏差现象。如何更科学地设计评价体系,如何更客观地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如何更好地通过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促进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这一切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1]施丽华,等.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OL].http://www.chuan gyw.com.

[2]Scriven,M.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M].Chicago:Rand McNally and Co,1967.11.

[3]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5.305.

[4]Gronlund,N.E.Assessment of Student Achievement[M].Boston:Allyn and Bacon,1998.136.

[5]Black,P.&William,D.Inside the black box: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J].Phi Delta Kappan,1998,80(2):139-148.

[6]董爱华.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2010,(43):95-97.

[7]唐桂芬,李桂兰.高职英语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EB/OL].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旅游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旅游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