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的转变

2013-07-29 05:45冯洁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新课改

冯洁

摘要:为了贯彻实施新课改的理念、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把教学的重点调整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来;同时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式;师生关系

一、反思以往化学教学方式和师生的关系、地位及作用

应试教育过程中,教师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手捧考试大纲给学生传授所谓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是专门针对高考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一本教学大纲、一支粉笔就可以“轻装上阵”了;学生则只需看、听、记、背,如此循环往复即可教师就如一根数据线或传话筒,把大纲的要求复述给学生;学生则扮演储存卡的角色,教师根本不用担心会有学生提出挑战,因为学生对他深信不疑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道者,是高高在上统治者;而学生则是高考知识的保管员师生间有着明确的分水岭这种教学不仅曲解了教师的作用和实质,而且严重地剥夺了学生自己思考、参与学习的时间;扼杀了学生个性张显、主体性凸现、创造性展示的机会,这样的教学会导致教师热情和激情,愈发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追求;学生则思维定式,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如,我在引入“化学反应速率”时,让学生例举他们认为进行得比较快的反应,结果学生迟疑了一下,终于有人提出:钠和水的反应我又提醒他们可以从生活、电视等地方入手想想有没有更快的,出乎意料学生不约而同回答:钾和水的反应我苦笑不得

用现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教学,弊端百出,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下来吗?能为人们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东西吗?前辈能放心把建设祖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们吗?答案显而易见

新课程标准倡导化学教学应该在讨论、探究、创新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化学课堂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师生关系、作用的体现

以往化学教学主要采用演示讲授模式和实验归纳模式,这两种模式减少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限制了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培养,而学生动手和思考的机会往往被教师的演示实验和整黑板的板书所取代了

如,新教材中必修中有“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Fe+、Fe3+的性质和相互转化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先把结论先告诉大家,再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证明教师的结论整个过程的实质就是把知识先灌输给学生,再让学生对知识深信不疑两个部分,以后的工作就是学生把知识记住所以学生只是观众,只是一个被迫接受内容的观众而已

新课程标准倡导高中化学课堂应该是在大胆的 探究和尝试、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的互动中进行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启动学生的主动创新激情,因此新教材在活动与探究中提供了必要的思路和试剂,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经历

我利用这部分进行了尝试:把本堂课设计成实验探究型我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指导者和答疑者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目的:探究Fe+、Fe3+的性质及转化条件然后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应该从哪个角度去设计实验;如何选择试剂;3如何判断Fe+、Fe3+间是否发生了转化这里可以直接告知学生用KSCN溶液来检验Fe3+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先动手做一下,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血红色)而且还可以不拘泥于提供的试剂,还可以直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给予证明得出结论

在学生动手做自己设计的实验时,分外激动,表情非常严肃谨慎,完全没有我所担心的闹哄哄的场面出现而且可喜的是学生能集思广益,提出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如有个学生提出苹果切开后切面会变黄,能证明Fe+在O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Fe3+,全班给予热烈的掌声一次成功的独立实验,可使学生产生自信,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同时,教师还要敢于面对学生的质疑,更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如在实验中有的学生在做Fe3+→Fe+时加了铁粉,但试管中颜色很混,无法观察由黄色变成浅绿色通过各小组间的讨论,有学生提出:铁粉加得过量,静置后观察上层清液马上又有学生提出:可以在Fe3+的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然后加入过量的铁粉,最后溶液血红色褪去,证明生成了Fe+这样讨论后,学生不仅得出了结论,还体会了团结的乐趣同时另外几个实验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最后的总结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尝试发现,这样教学不仅教师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唠叨,学生更是饱含激情和信心,既体会了化学的神奇,更掌握了很多的实验技巧,同时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记忆很深刻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山观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