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

2013-07-29 05:45季振林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季振林

摘要:加强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就必须正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时,采取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积极进行课后反思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 数学;有效;教学

一、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

“接受式学习”是长期以来高中数学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系统思考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被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正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的长期存在,使得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呈现低效的状态另外,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也是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之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说“一应俱全”, 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炼等结果我们发现许多高中数学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但是我们的教师有没有想过,课堂教学既然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为了把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即使板书并不怎么美观,甚至让学生参与板书,又何尝不可呢?

2、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数学是高考中的主要科目,所以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者还是一线的数学教师都在这门课的教学上投人了大量的精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有些学校大量增加了数学课的课时,要求教师授课进度及教学内容的完全统一,有的学校还要求教案的统一,试图通过模式化的手段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这种做法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业务发展, 使教师的个人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学校整体学科教学水平也会停滞不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注重短期的成效,在课堂上只教给学生如何记住原理、如何使用公式做题,而恰恰忽略了对

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导致在高考综合复习时,学生不能应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很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清境

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就是把数学学习放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真正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首先,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通过交流得出一些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讨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可以采取实例设疑进行导入,先提出一个通俗而有趣的问题:用一张报纸(厚 毫米)对折3 次,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 如果对折次呢? 在学生做出了种种估计后,教师提出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感到惊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推导出通项公式洪计算一张纸对折3 次的厚度远远大于884843米 通过这样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

当教学以师生经验共享、互相合作的各种的对话形式进行交流时,融合在各种背景中的数学概念和原理才最容易被学生掌握为了激活学生的模糊知识,使学生的模糊知识得到检验与修正,在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倡导对话与讨论的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正是在自由的对话与讨论过程中,每个个体模糊的认识立场、观点、信念或认识模式才能伴随着他的见解显现出来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所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留下一个开放的价值空间,以反思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能力例如在进行“计数原理”这部分的教学时,教师普遍感到难教,学生也认为计数问题太抽象,摸不着看不到,不易掌握,这正是模糊知识的特点 由于计数问题与学生熟悉的其他代数问题不同,常常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关系,很容易造成分析过程中的逻辑混乱,而且在解决问题时还常常发生分不清排列还是组合、重复或遗漏计算等情况因此这类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我们通过开展讨论式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计数问题中就完成什么事、涉及哪个计数原理、有多少种不同的计数方法等让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发言教师在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汇总时,不仅要关注正确的方法,对出现的错误做法更要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模糊知识流动起来,并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

三、形成清晰的认识

3、极进行课后反思

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等特点他们能够用理论做指导分析综合各种材料,不断加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 抽象逻辑思维趋向理论性

因此,进行课后反思,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提高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
我们爱数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教学
错在哪里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