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政支出效果评价

2013-08-13 11:13王雁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均等化财政支出公共服务

□文/王雁冰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一、引言

在对财政支出进行分析研究时,往往需要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价,那么以什么标准进行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许多学者选择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分析财政支出的效果,严成梁(2009)从财政支出及税收方面探讨了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张淑翠(2011)以省级面板数据的平滑转移模型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非线性效应。但经济增长仅仅是财政职能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完全反映财政支出的整体效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紧紧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题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加快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也成为十八大报告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鉴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财政所努力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尝试,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作为地方财政支出效果的评价标准,对新疆各地州的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价。

二、财政支出效果实证分析

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均等化来测度地方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首先要了解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状况,因此需构建评价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变异系数原理及方法,测度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量度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各地区的财政支出效果。

(一)指标选取。比照基本公共服务概念,根据目的性与客观性、独立性与可比性、可得性与经济性原则,选取了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4个方面指标在内的11个单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单项指标依次为:普通中学生师比、普通小学生师比、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人均铺装道路面积。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保障方面指标选取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参保率,而基础设施方面则选取各地州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指标。

(二)权重确定。在确定权重时,为尽可能减少原始数据标准化过程中信息量的流失,本文首先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各项指标赋权。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为了消除各项评价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需要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式中:Vj是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σj是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是第j项指标的平均数。

各项指标权重为:

(三)指标标准化。本文运用极值标准化的方法对各个单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之所以采取该方法,一是因为它能将原始数据转化为0~1之间的数,从而便于下一步的处理;二是转化后的数据相对数性质较为明显。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各单项指标有正逆指标之分,因此对正逆指标标准化的具体方法也略有差异,对于正指标:

对于逆指标:

其中,i=1,2, …,14表示新疆14个地州,j=1,2,…,11表示基本公共服务11项指标。Xij表示第i个地州、第j项单项指标的具体值,max( Xij)和 min( Xij)是 2007~2011 年不同年度各个地州单项指标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定。在以上相应权重赋予和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合成第i地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Mki表示第k年、第i个州基本公共服务指数。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是正向指标,其值越高,表明该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高,同时该地区财政支出的效果也就越好;反之亦然。

(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定。在各地州各年度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变异系数来构建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公式如下:

式中,ek表示第k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sk表示第k年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样本标准差表示第k年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平均值。其中,ek在这里是逆向指标,因此ek的值越大,就代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越不均等;ek的值越小,则代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越均等。本文通过ek可以直接比较不同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变化程度,从而达到评价财政支出效果的目的。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从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看财政支出效果。政府通过预算的形式分配财政资金,以实现其职能。而财政支出的效果如何,或者说政府的各项支出能否达到预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因采用的方法或选取的视角不同,分析的结果也会有差异。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为视角,把基本公共服务看作是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产出,从而达到洞悉各地区整体财政支出效果的目的。

1、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正相关关系,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州,由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提供了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作为首府的乌鲁木齐,基本公共服务指数达到了0.75以上;相较而言,南疆的克州、喀什、和田等地州比较贫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财政投入偏低,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及质量自然偏低。以喀什和和田为例,2007~2011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虽然有所上升,但是都维持在0.2以下。

2、以各地州历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平均值为基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全疆平均水平之上的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巴州、哈密、博州、阿勒泰等地,其他地州则在全疆平均水平之下,喀什、和田甚至更低。

3、从横向来看,几乎所有地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总体趋势都是上升的,特别是南疆三地州的上升变化是明显的,但是我们注意到,2010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较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上扬,但是2011年又有一定幅度的回落。这是由于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央决定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建设,新疆拉开了大发展、大开发、大建设的序幕,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此,新疆成了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汇聚地,有力地保障了新疆各领域的建设,也极大地提高了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当然,骤增后有小幅的回落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由于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大力扶持,一些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没有下降,而是持续提高,如克州、喀什、和田等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财力的增强,财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能力随着加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就越高,财政支出的效果越好;从各地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来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高,地方的财政支出效果越好。

(二)从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看财政支出效果。如果基本公共服务指数表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低是从量的角度来评价财政支出效果,那么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则从结构方面描述了财政支出的效果,2007~2011年新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分别为 0.56、0.55、0.53、0.46、0.45。

可以看出,新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新疆各地州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各地区间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趋于一致的目标在一步步实现。实现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公共财政的主要任务,因此,各地区都会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以压缩经济建设事务及一般行政管理事务的开支,从而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取得最佳的财政支出效果,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从这个角度讲,新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地区进一步以更大比例加大了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或者是由于援疆资金的带动,使该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使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差异进一步缩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地州的财政支出结构一定就比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的地州要优,而这些地州支出结构的变化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达到好的财政支出效果总是有益的。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扶持落后地州经济发展的力度。结合各落后地州实际现状,有针对性地给予财税、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集中开展贫困地区连片开发,切实帮助落后地区改善投资环境以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的又好又快发展。以获取经济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财政支出效果好转的三重丰收。

(二)着力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始终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缩小地区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增强地方财政支出的效果。

(三)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对于增强落后地区的财力、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各项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科学性、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好的财政支出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王新民,南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管理科学,2011.7.

[2] 安体富,任强.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地区差别视角的量化分析[J].财贸经济,2008.6.

[3] 艾洪德.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J].财会研究,2008.6.

猜你喜欢
均等化财政支出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diseases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均等化服务试点一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