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星火·中短篇小说》2012年第6期

2013-08-15 00:50本刊编辑部
星火 2013年2期
关键词:星火短篇小说人性

本期刊发的四个中篇、六个短篇小说具有鲜明特色,就是关注底层那些小人物的生活现状与命运轨迹,考量着坚硬的社会现实背面的复杂人性。对于小说阅读,我坚持着一个“二度创作”的观点。小说艺术创造始于作家的创作,终于读者的阅读。前者为艺术的一度创造,后者为二度创造,两者应该是共振共鸣的关系。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我在努力探寻成为一名“合格的读者”的路径。把对于小说的阅读,当成一次理解与阐释的活动,透过小说的语言,品味人物的特质,发掘和考量人性的价值。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姚斯曾提出二级阅读理论。我觉得一个合格的读者要在文本二度创造中,和作家达成关于作品生命的某种契合。“创作谈”是《星火·中短篇小说》的特色之一,更是实现我这种愿望的一架飞天虹桥。我就是通过作家的“创作谈”走近作者,通过搜集作家近作,“滚雪球”般积累相关资料,读懂作家的同时,自然走进了小说作品。这虽然是理想化的读者之路,可是我正在路上行进。

——(辽宁抚顺)孟庆革

《星火》以本土为根,立足全国,不攀名家,肯树新人。从《星火》第六期看出,《星火》更多的偏重于底层生活和乡村题材的小说。《王光荣手里有七张选票》《悲伤》《市长和牛》,在乡村之事中融进城里的老板、公务人员乃至高层领导人物,作品显现出多面性,增加了作品的地域跨度。

《星火》的编辑们注重了中短篇小说创作的风格和个性,就这一期来看,诸篇小说各有各的特点。《娇女》采取了情节迂迴的手法,表现出主人公梅小桃一改母亲对爱情专一的世俗,畅快淋漓地述说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独特解读。《市长和牛》构用玄幻和猜疑,把一个朴实憨态的炳爷,通过与市长的一次耳语,推入神奇的境地。等炳爷真要想弄清事情原委的时候,旺发却夺走炳爷和市长在此耳语的机会,悬念再次生成。

——(辽宁阜蒙)刘树魁

面对当下物欲横流的趋势,人们在思索,人的本性哪里去了?五千年厚重的传统文明何在?大家都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十分必要,却又都以“自我”为主,没有包容,少了善良,和谐从何而来?

是啊,这的确需要我们思考,并籍此呼唤善良,让善良归位,还原人的本性。譬如于香菊的《柔桑的错误》。

作家丁玲说,文学就是人学。人学是什么,最起码应当是人性。一个人性缺失的社会,何谈建设和谐社会。作者于香菊借柔桑的错误,就像拿着一块木头,咔嚓一声,截断后,把断面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体会、思考,更重要的是呼唤人性的还原和回归。

期盼作者更深层次关于人性向善思考和呼唤的作品问世;祝愿《星火》2013年刊发更多像这样令人思考的佳作。

——(山东泰安)龚继岳

《星火中短篇小说》刊物有二大亮点:1、读者和作者的互动。2、读者和编辑的互动。

先说第一点,贵刊发表了某作者的小说,在小说后面附上作者的简介和创作谈。这是作为一个读者想了解的一些东西,因为从作者的简介上我可以感知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小说的产生背景;从创作谈上更进一步确知作者写小说的初衷,想表达什么意思,反映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关注社会的某个焦点等等。再说第二点,在《星火》博客上,贵刊的内容常常更新,读者能及时知道刊物的动态。有些读者提出实质性的问题,编辑都给予回答。还有邀请试读员对刊物做评论,这种互动是读者对编辑的尊重,也是编辑对读者的尊重,能看得出,编辑是真心想得到读者对刊物的评论,希望得到鼓励或建议,《星火》的编辑是认真负责的。

——(山西潞城)黄宁伟

印象之中,个人认为写得最漂亮的小说当属《回家》。

《回家》直面现实,将亲情和金钱之间的矛盾揭露得淋漓尽致。因为经济条件的差距,孙一民、李丽英在亲家夏治国面前也自觉低人一等,接着儿子孙皓天又常年不回家,最后是孙女也到了儿媳夏青禾的娘家,不想再回家了。小说紧抓住这两个场景:两亲家在酒店聚餐和孙一民送饺子,深刻地传达出一个信息:财大气粗和人穷志短。虽然这很残酷,但谁能否认这不是当前的现实?小说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多,可是人物的个性特征都跃然纸上。不但活脱脱地写出了孙一民、李丽英的憋屈和困顿,而且着墨极少的孙皓天其委曲求全的特点也在字里行间凸显出来。

——(江西万安)郭志锋

收到 《星火》2012年第6期杂志之后,我利用了将近两周的业余时间才读完,感觉非常好,每期都有精彩的小说能够和大家分享,这期当然也不例外。

短篇小说《回家》令人深思,写的是一个城市家庭的故事,这个故事有着现实的社会背景,被感觉敏锐的作家发现了,从而写出了一个好故事。父母自然都希望儿女过得好,他们柔软的内心始终为儿女保留着无私的爱与奉献,但做儿女的是否能够读懂父母的心呢?《回家》中的儿子,做得就不那么好。正如作者在创作谈里面说的,这一切,到底是谁之过呢?很难说清楚,其实背后隐含的,是作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隐隐批判,读后引人深思。

——(河南鄢陵)王伟锋

本期入选的小说,总体看,都是作者现实生活中身边熟悉的一些人和事。或感悟人生,或鞭挞现实,或揭露丑恶,或颂扬美好,或人本关怀,或人性归真。任何文学都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小说也不例外,它是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客观反映。是作者通过阅历,积淀,然后感知认知,提炼加工而成的精神结晶。这些精神结晶,就是开放在生活之上的花朵,既要服务于生活,也要服从于生活。

《王光荣手里有七张选票》里王光荣这个人物刻画得比较成功。一个过于迂腐,执固,却又善于使小聪明,处世圆滑的形象,跃然纸上。《童谣》里的苟癞子于苟庆为爱默默付出,不索回报的形象,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庆潼南)何治杰

猜你喜欢
星火短篇小说人性
短篇小说中的时间——评余静如短篇小说《好学生》《平庸之地》
背着《星火》去厂旅行打卡照
《星火》梦之队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
海底两万里
法国:短篇小说ATM机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