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城管执法中的矛盾和对策

2013-08-15 00:43■王
群文天地 2013年2期
关键词:执法权综合执法商贩

■王 洪

引言:随着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城管执法成为了社会极具争议的问题。城管执法的困境其实是由于综合执法权缺乏法律依据。城管的组织缺乏法律定位。显然,我们需要的是和谐的综合执法。

一、城管执法中的矛盾

(一)城管综合执法中暴力冲突频发

当前我国城管综合执法过程中,暴力冲突现象表现的比较严重,其中既有行政执法对象的暴力抗法原因,也有执法人员野蛮霸道的暴力执法原因,两种原因引起的冲突都发生了流血事件和导致当事人非正常伤亡的案例。2006这一年之内,广州城管支队共遭遇暴力抗法事件近500起,200多个执法队员受伤。

(二)城市弱势群体沦为主要执法对象

我国政府部门执法执政都要“以人为本”,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城市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阶层却成为了当前城管综合执法的主要执法对象。“公安管坏人,工商管富人,城管管穷人”的流传整整反映了这么一个事实。

二、城管执法中的矛盾

总结城管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执法缺乏足够法律依据

根据有关规定,执法的权限大致可以分为工商行政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各个工作部门,基本上集中了一个地方政府所有的主要执法权,城管往往与综合执法联系在一起,但我国法律却一直没有所谓的正式界定综合执法权。没有约束的庞大权力,就相当于一个没有刹车设备的重型卡车在市区中高速横行。

(二)城管缺乏足够的法律定位

目前我国宪法和行政组织法还没有对城管部门定位。因此,各地方城管的组织形式非常混乱,从决定主体上看,省级、市级、县级政府都可以自行设立城管部门;在级别上看,乡、县、区都有自己的城管建制;从身份上看,有的城管部门有行政主体资格,但有的则属于地方政府工作机构。滋生暴力性的执法方式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各种组织上的混乱导致监管和救济方面的困难。

(三)街头商贩和城管矛盾是矛盾的主体

1、城管执法难以取得商贩的信服

商贩要生存和发展,在街边摆买是他们生活收入的重要乃至唯一来源,但确实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又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因为他们沿街摆摊的确造成市容的脏乱差。城管的执法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但在实际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单纯起到维护公共利益的作用,比如,政府在立法时可能颁布出权力本位较浓的法律法规,执法人员执法时可能出现腐败等违法现象等。

2、城管忽视商贩的合理诉求

可能受过去封建社会思想影响,一方面,城管人员在执法时经常带有权力至上的色彩,视商贩为治理的对象,没有从商贩的生存和生活的角度出发,具有暴力执法的倾向,以自己的意志执法,造成商贩的不满和情绪对立;另一方面,商贩缺乏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和权利安排,只能和城管采取对抗的方式解决问题。双方之间宛若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冤家对头,充满仇恨。

三、解决城管执法矛盾的对策

(一)更新城管执法理念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全新年代,行政机关的理念也必须从以往的对人管理型转变为现代的为人民服务型,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确保以保障人权为宗旨。所以,在当前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下,城管首先要处理好维持秩序与民生之间的平衡与矛盾。在面前弱势群体时,要注意把秩序等等放在第二位,而他们的生存权必须是最重要的。即使在维护公共秩序所必须的情况下,不能单单的依靠暴力和罚款的方式执法,应遵循最小侵害原则。

(二)理顺城管执法体制

自身的先天不足、与相关部门的相互扯皮和权力配置不科学导致的低效,城管问题主要是体制不顺导致的。在2007年,淮安市开始推行“大城管委”,城管委员会涉及到市政、园林、市容、环卫等部门。首先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任副主任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城管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委员会下面相关的区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任其中的成员。现在由城管委员会来统筹和协调其他部门对摊贩作最合理的处置,处理起来可达到城管与商贩的双赢;此外推行“大城管”,可以使城管委员会有了管理权,可以针对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如优先为失业人员、困难家庭和进城农民免费提供由政府和企业免费提供的便民措施和划定的岗位,城管和商贩之间的矛盾得到大大缓和。淮安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广泛的认同。“大城管”模式力图使城管部门同时具有管理权和执法权,真正地把关注点和重点从行政处罚上转移到管理和服务上,不失为一个较有成效的模式。

(三)转变城管执法方式

目前,在中国的城管执法中,主要手段就是暂扣违法商贩的财产。但随着行政执法理念由管制型、命令型转变为服务型、指导型行政执法的方式,也应由单向、强制向多样、互动、民主的柔性执法方式转变。目前南京市已经不再一律封杀或者禁止对街边摊点,而是在合适的位置设立了“临时摊点集合地”近千多个,只是对商贩免费或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管理费用,允许城市化区域一部分小摊小贩的存在,这对于商贩和大众都是共赢的,也方便了城管的管理和协调。

(四)建立解决商贩就业的渠道

不少商贩由于自身学历较低和缺乏其他的生存技能,很难寻找到其他的就业渠道,为了生存问题,人们往往会铤而走险,违法事情自然出现。许多商贩属于弱势群体,是政府和大众都需要关怀和照顾的对象。政府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工作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岗位的方法来提高一些商贩的技术水平和生存技能,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出路。

(五)建立市容管理的民主化制度

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自由、平等和权利的经济,市场经济应该是把人民大众利益和权利诉求日益增长、民主法治作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根本发展目标,建立多元互动的民主化制度是真正化解商贩和城管的危机,实现良好、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合适方法。

猜你喜欢
执法权综合执法商贩
奇葩粽子
《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
社区矫正法(征求意见稿)制度补遗
农业综合执法现状及难点分析
暴力袭击协助警察执法人员的定性
法治公安背景下警察执法权威问题的探析
《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印发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管理问题 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开卷三笑
省农委召开全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工作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