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政治新课改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013-08-15 00:43徐韵雪
群文天地 2013年2期
关键词:魏书生政治课中学

■徐韵雪 丁 婷

中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新课改早已在很多地区予以实践。政治课在中学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把握中学政治课教学规律,提高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对于中学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魏书生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之一,各地也掀起学习魏书生教学经验的浪潮。课题组认为,魏书生教学成功的经验可以理解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中学政治新课改的顺利进行也需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一、中学新课改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以及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课堂教学的需要。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知识学习中忽视、甚至漠视学生在学习中居于主体性地位,教师引导教学变成知识灌输,学生自主学习变成被动接纳,最终导致教师教学困难,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等诸多问题的出现。因此,在新课改进行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亦是如此。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国家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而不仅仅是依赖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明确要求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思想教育的重视。在此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学新课改十分注重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培养,也就是上面谈到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对此,十分反对实行传统的弱化甚至剥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如老师课堂讲授知识,课后采用题海战术强化学生学习,学生单纯记忆知识点,做题时生搬硬套、全面撒网等。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

中学政治课程,是为学生进行较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这也为对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就是其重要措施。课题组认为,要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理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应当转换角色定位,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强化主体意识,同时这也是老师课堂教学艺术运用水平的表现。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力避免出现师授生受、单向灌输的现象,可以适当采用悬念法、提问法等调动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养成积极开拓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一类学生分而教之,因材施教,以避免笼统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的不同合理划分学生团队进行拓展练习等。学生更应强化自我主体意识,这里的主体意识并非指学生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学习或不学习,而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实际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积极询问,把“死的知识”搞活,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理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这里不仅仅指老师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关系,还包括生活等方面。

其次,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主体性包括群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发挥其主体性,应当实现学生个体主体性向群体主体性的过渡,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在这个过渡阶段,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政治课的教学而言,其地点不单单在课堂之中,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融合着政治知识。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政治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并将课堂知识引入实践之中,另一方面便于中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从而促进自身健康全面成长。上面也曾谈到,中学政治知识学习的时空是不受限制的,时时都可以学习政治、处处都可以感悟政治,因此优化学生政治课学习的环境具有本门课程的特殊性。优化学生学习政治的校园环境的具体措施包括在学校里悬挂名领袖头像、张贴名言警句等。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在校园里都张贴了很多名言警句,老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校园中的名人名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课下再次看到的时候可以回忆到课堂所学习的知识等。

在中学政治课改大背景下,魏书生的教学经验值得推广与学习,推广魏书生教学经验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我们认为具体措施主要有理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等,以改变以往政治课堂较为死板,老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Z].2001-06-08.

[2]辛铭.谈谈思想政治新课改下的教研工作[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11).

猜你喜欢
魏书生政治课中学
魏书生:为“教书”而生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魏书生:改革最重要的是守住常识
挑重担才是“占便宜”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