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橄榄绿——边关行絮语

2013-08-15 00:51韦治娜
含笑花 2013年4期
关键词:边防公安

韦治娜

他们的爱民情愫比春茶更绵长;他们的侠肠柔情比梨花更细腻;他们的忠肝义胆比木棉花更炽热!

——题记

爱家,用忠诚浇铸奉献

采访途中,每到一个驻地,总能看到营房的屋檐下燕儿在呢喃,啾啾啾叙说归家的情结。

春天到了,燕儿早已回到家了。他们呢,驻守文山的公安边防军人们,都有多长时间没回家了?

“我两年没回老家了。从这儿到湖南老家有1200公里,我从军25年,总共回家看望老娘7次。”他向我伸出7根手指头后,就凝视着自己的这7根手指头半天不再言语。也许是经历了太多风雨,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沟壑,让他看起来总是那么深沉。

“我有一年没回湖南老家了。父母、老婆和女儿都在老家。平常最怕父母、孩子生病,一个家庭所有的责任都落在老婆肩上,真担心哪天她扛不住累倒了。”温文尔雅、戴着眼镜的他轻声说着,依然掩饰不住他心底那深深的思念与担忧。

“我有四年没回去看父母了。我从军22年,老家在贵州。去年母亲忽发急病,父亲打电话来说我哥哥已把母亲送去医院了但押金太少医院不让住院。当时我对父亲说‘要多少钱,你说一个数,我马上去凑’。真的,除了钱,我不知还能够为父母做些什么。”他表情凝重,直摇头。

“我从军21年,老家在四川,过年刚回老家看过父母。父母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好,我妹妹照顾着。其实我挺喜欢做梦的,在梦里可以侍奉父母。”如果知道他是家中的独子,你就能体谅到他为什么如此深切地挂念父母。

“老婆生孩子我没能回老家。见到儿子时儿子一岁多了,我向儿子伸出手‘叫爸爸叫爸爸’,小家伙却紧紧地抱着他妈妈提防地望着我。休完四十多天的探亲假我重返部队,第二天老婆就打电话来说‘儿子今天在街上追一个穿军装的人叫爸爸,那个人不知道儿子在叫他所以没停下,儿子哭着追出老远摔了一大跤’。”他打开手机看着虎头虎脑的儿子,眼角泛起了泪花。

“儿子两岁了还没见过奶奶,所以过年前我把老母亲从老家接到县城的家里,打算一家三代过一个团圆年。哪知我从腊月二十六返回部队,过了元宵节直到正月十七都没能回家当面对老母亲说一声‘过年好’。这里到县城的家就19公里,这19公里愣是让我家计划好的团圆年没过成。”

……

19公里的回家路都那么难以跨越,更何况几百公里、几千公里?

莫非他们男儿志在四方,思乡情不切?可采访路上,他们都以“想马上回家”回答我的“如果批准探亲了,最想做什么?”(有一位边防民警例外,他说最想关上手机睡上一个自然醒的安稳觉)这个问题。

他们说:想马上回家,想帮双亲梳梳头,这些年双亲头上的青丝早已挂满思念的白霜;想帮妻子洗洗碗,这些年沉重的担子压得她喘不过气;想抱长高的孩子,弥补这些年作为父亲没能给予的呵护;想握兄弟的手,诚挚感谢他们一直替我陪在父母身边。

想家,可却不能回,哪怕回家的路只有19公里。这就是军人。

从穿上橄榄绿那一刻起,他们就有了一个需要用生命去捍卫的名字——军人!从步入军营的那一天起,他们就选择了一个纯粹的事业——忠诚地奉献!选择了军旅生涯,他们的生命就不再是一个人一个家的,而是人民的、是祖国的、是华夏大地的!

两次被派往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婚期因此推后一年的杨昌勇告诉我们:接到命令准备回国时,许多战友眼睛都湿润了。任务完成得很好,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要回家享受祖国的温暖和安宁了,多好!飞机载着我们在蓝天翱翔,飞向祖国的怀抱时,回家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迫切!当飞机落到亲切的北京首都机场,当我的双脚踏上祖国温暖的大地,伴着泪水我最想喊出的一句话是:祖国母亲,我回到家了!祖国母亲,我爱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爱家,但更爱祖国!他们把对家的爱埋于心里、写在苍穹,凝进手中紧握的钢枪、融入所致的每个军礼!

“忠诚于党听指挥,热爱人民不忘本,报效国家尽职责,献身使命担重任,崇尚荣誉建功业……”!不求鲜花桂冠,不图安逸享乐,当山坳夜风轻悄、春风习习的时候,当边城万家灯火、百姓安康的时候,那就是给予公安边防军人最好的回报和褒奖。

爱己,以五彩编织生活

马关某边防检查站。小镇在山的朝阳面依山势向上而集,边防站就在山顶——当初在山顶从中间以刀垂直往下划,划拉一段又从朝阳这面横来一刀把这一半块山头端出去划出了空地,空地盖上营房建成边防站。留下的另外那半边山头也没让它空闲着——我站在操场里,把头抬高仰望至眼光和身体成145度角时,看到顶上隐约探出飞檐翘角。于是,我沿着陡峭台阶,攀至不胜寒处只见一木质亭子岿然于悠悠弥漫的浓雾之中,加之地面上有三叶草围着亭子肆意生发成碧绿的地毯,一瞬间我恍若到了仙台琼阁。步入亭里低头俯视,视线却一目了然,一条不知从何而来的公路又迂回到不知何处的山谷深处去了。我想象着四五个橄榄绿军人坐于亭里,或任思绪追逐脚下迂回的路,或看对面山坳太阳渐渐西斜,或在月华的铺陈下促膝深谈。总之,来到这个角落,无论做什么想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都能让人把心轻轻放下。想不到一声令下就出发的热血男儿,能把如此有限的营地布置得这样令人神往。

某边防检查站。张副教导员指着门楣上的“开心牧场”故弄玄虚地说“猜猜看,这有什么。”我正疑惑,他“吱呀——”推开木门。顿时,“轧轧轧、嘎嘎嘎、汪汪汪、咯咯咯、咕咕咕、咩咩咩……”各种叫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呵呵呵,看,鹅清高地闲庭信步,鸭可笑地扭动肥胖的身子,狗敏感地啮牙吠叫,鸡慌乱地扑棱翅膀,鸽淡定地宅于室里,羊轻蔑地翘着胡须……哦,它们可真是太盛情了,为欢迎我们的到来正以喉咙代乐器奏出一首激昂的交响曲。最能让人会心一笑的,是这些动物按种类分成班并冠予名:警卫班、通讯班等等。想不到手中握紧钢枪的祖国卫士,能把如此繁重的养殖业经营得这样喜心悦性。

……

一路前行,我发现,在每个站所的红色荣誉室,陈列着的除比比皆是的业务技能荣誉证书外,还有许多诸如篮球、歌咏、征文、摄影、书法、演讲等许多看似与边防事业并无关联的获奖证书。

我有些惊异。

高速公路八宝服务站。榕树绿叶携嫩芽浸溢春色,杨柳新丫缀旧枝欣舞春风,桃花笑靥共欢颜尽展春姿。不过,最让人感怀的,其实是围着花坛的那十几个橄榄绿军人。花坛里长满了茂盛的三叶草。也许是心醉于三叶草那细微花儿紫粉含羞的娇颜,也许是心悦于三叶草那流翠叶上小小虫子的憨态;总之,一下车他们就围在那儿,不停地转换角度,不停地转动手中的镜头,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我看着他们,看着明媚阳光下专注的他们,渐渐地觉得自己是在欣赏一幅画,一幅以橄榄绿为原色印染开去的春意葱茏、生机盎然的水彩画;又似在欣赏一首诗,一首以激情为主题、以明快为风格的现代诗;又似在欣赏一支曲,一支以乐观为音符、以自信为词儿的乐曲。

是了,这就是了。他们的眼睛那样善于发现美、心灵那样重于珍惜美、双手那样勤于创造美,原来是,他们把春天种在心里了。

这就是他们了。心里种着一个绚烂的春天,所以他们对生活满怀激情、满怀憧憬、满怀希冀;心里种着一个永恒的春天,所以他们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时节,都能够这样生机盎然、自信乐观、蓬勃向上!

所以,橄榄绿不可能是他们惟一的色彩,机械不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旋律,枯燥不可能是他们惟一的味蕾——除了必须以橄榄绿为惟一以机械为惟一以枯燥为惟一的时候,他们其实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多才多艺多形多面!

——自然条件所限,养植种植丰富餐桌改善伙食;远离亲人朋友,交心亭、谈心路、忠诚石走出心灵阴影;工作吃饭睡觉之余,来点摄影、书法、文学娱乐娱乐;山为伴河为友,“绿色网吧”、“小书屋”阅尽天下事;学习训练出警,健身房、心情墙、棋牌馆愉悦身心……

这就是他们,文山公安边防的官兵们!沿边防线驻扎于荒岭瘦水、高山雾地、渺渺深谷之中,远离闹市的车水马龙、爱人的花前月下、都市的灯红酒绿,他们依然以五彩(五色警营文化:党建红色文化、廉政橙色文化、职业蓝色文化、军旅迷彩文化、休闲绿色文化)编织生活,用缤纷翻阅日子!

新时期的橄榄绿军人!

爱民,用真情谱写赞歌

田蓬公安边防检查站勤务中队。大门内,左手那一坡的梨树园。春风起,如雪香白的细碎梨花瓣纷纷飘离枝头,无声无息飘落,落了树影下的我一身。我不愿把梨花抖落,怕惊扰了梨花圣洁别致的梦;不忍移动脚步,怕踩坏了梨花婉丽干净的容颜。置身似幻似梦的梨花阵雨,我不禁感叹寻常梨树竟织就人间蓬莱。

栽下这园梨树的人,是一群公安边防军人。

也许是因为他们肩上的重大责任使然,在人们心中,公安边防军人是刚强的、威严的。其实,他们果敢的外表之下,包裹着一副英雄的侠骨柔肠、一腔爱民的拳拳之心。多少年来,特别是伴随着文山现代化建设的铿锵步伐,英雄的文山公安边防官兵,让壮乡苗岭438公里边防线充满无限温暖;在为文山边境各族群众谋幸福的路上,忠诚的文山公安边防官兵,深入推进爱民固边战略,与各民族同胞结下了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马关小坝子福利院里。十多位老人静静地坐着,等候军医给他们量血压、听心脏、发放常用药。第一个看病的是91岁的李爷爷。年轻的军医小心地把老人的右手衣袖撸高,静静地测着老人的血压。过一会儿,好了,军医对着老人的耳朵大声说“李大爷,你的血压很正常。”然后,他放下测血压仪,把老人那撸得高高的衣袖轻柔地拉下来,拉到手腕处,又帮老人扯了扯里面的夹衣的袖子。一瞬间,我的眼眶有些湿润。细微见真情,这位年轻军医已“把驻地当故乡,把人民当父母”!

麻栗坡竜龙小学。校园里书声琅琅。校舍里,学生那鹅黄底卡通图案的被褥摆放整齐,隐隐透出部队的作风。课间休息铃声响起,两个穿同样衣服的女孩手拉手跑过我面前。等她们手拉手从厕所出来又跑过我面前时,我叫住了她们。高些的叫小艳,家离学校二公里,是走读生,下午放学后回家,每天在学校吃早餐、午饭两顿,不用交任何伙食费。矮点的叫小菊,家离学校六公里所以住校,星期五下午放学回家,被褥及一日三餐都免费。她俩都羞涩地对我说,家里没学校伙食好,在学校顿顿有肉吃。风掠过,我打了一个冷颤,细看两个女孩都穿着厚厚的藏蓝色棉袄、厚厚的牛仔裤,不同的是小艳穿保暖球鞋,小菊却穿着凉鞋。我问小菊为什么不穿小艳的那种保暖球鞋。她低着头,半天才说:“春天来了,我把球鞋洗干净了放在家里,等冬天来的时候再穿。”看着小燕那冻得发紫的小脚趾头,我的鼻梁有些酸涩。上课铃声响起,我赶着问她们知道冬衣、被褥、好吃的饭菜是从哪儿来的吗?她俩异口同声地回答“武警叔叔送来的!”然后踏着铃声跑入了教室。放学铃声响起,187名孩子小鸟般冲出教室,端着大大的不锈钢海碗在厨房的窗口前排起长龙。不一会儿,墙脚跟、花坛前、篮球架脚,孩子们到处蹲着、站着。看着孩子们快乐地对着那海碗米饭哗啦哗啦开吃、咔嚓咔嚓啃着鸡肉块,我心情愉悦了。嗯,厨房师傅的手艺还不错,这个黄焖鸡肉我看得直咽口水。

竜龙小学是享受着“营养计划”和“免费午餐”项目的文山州第一所学校,同时也是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牵手爱心人士,情注边关儿童”活动受益的第一所学校。2012年9月,文山公安边防支队通过新浪微博“文山边防在线”引进“免费午餐”,使竜龙小学等13所边境村寨小学的2000余名贫困孩子受惠。

富宁县爱民固边文化模范村弄楼。半山腰上,28户山瑶人家28所瓷砖墙面的新房,光滑的进户水泥路面,竹子编织成篱笆围成院落,篱笆缝间总有油菜花从院落悄悄探出嫩黄色的小脸儿,老年人说不来汉话但目光慈祥笑容恬静——一个祥和且又不乏欣欣向荣的少数民族山寨!村主任蒙高杨指着从山腰蜿蜒盘旋而来的路对我们说“以前,我们住土坯房、茅草房,走泥巴路,不知道外面是什么世界。后来,官兵牵头协调四百万元资金牵头修路,打开了通向外界的路!”他指着“警民同心水窖”说:“水是官兵从大山上引下来的,保证我们年头到年尾都有水喝。”他又指着房背后的山坡说“以前,我们靠每人0.3亩的田地栽种庄稼,收成很低。后来大队官兵与农科站的专家指导我们种八角,看这一坡都是,收入比种庄稼多得多。从去年起,又指导我们在那面山坡试种甘蔗,收成不错,今年要扩大面积了。”一个村民见官兵领着客人来了,回家端出一盆煮熟的老南瓜不停地叫我们吃。

离开时,我们的车子在一户人家门口被村民热情的酒杯拦住了。原来,这户人家在为老人过大寿。当地的风俗,老人逢61、74、85、97这四个年岁要过大寿,谓之“福、寿、康、宁”。喝着村民自酿的米酒,我品到了源远流长的“仁孝”二字。我想,那些为了老人的赡养与老人、与兄弟互谈条件的人都应该到这里来。来看看这个全村家家靠低保、刚打开山门的贫困少数民族山寨如何不惜杀一头大肥猪请亲朋好友共贺老人的74大寿(要知道在这里,一头大肥猪相当于全家人一年的收入)!

也许我的想法太过多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全都在于一个“真”字。正因为富宁边防大队真正把弄楼的前景放在心上,才会在短短几年里为弄楼争取到扶贫资金10万余元,义务就诊100余人次,免费发放价值5000余元的药品,资助困难儿童3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余件;经常“送文化”、“送技术”下乡;在村里建起爱民书屋,鼓励群众多读书、多学习……在他们的扶持下,弄楼旧貌换新颜,并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马关仁和边防派出所,我们看到率先在全省成立的,首个针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服务站”,统一将辖区内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纳入服务范围;在麻栗坡八布边防工作站,我们看到被全省公安边防部队推广的,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国经贸往来,服务两国边民,推出的“集散式”边民出入境检查模式……

太多太多的过往,短短的十天时间,他们说不完我听不尽;太多太多的故事,这窄窄的几页纸,无法讲述没有叙写。

警爱民,民拥警,警民本是一家亲。文山公安边防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知百姓冷暖、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用身体力行的件件小事走近了民心,用真心、真情、真爱谱写并唱响了一曲曲壮乡苗岭“警民鱼水情”的赞歌!

猜你喜欢
边防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金鸡山上守边防
“新时期”边防“新特点”
市公安采风咏
2018,静乐公安,矢志向前!
论如何塑造边防部队形象
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歌颂老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