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论俭

2013-08-15 00:48国语鲁语
月读 2013年3期
关键词:鲁国国君

《国语·鲁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注释】

①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执政大臣,谥号文,史称“季文子”。 宣、成:鲁国的两代国君鲁宣公和鲁成公。

② 仲孙它:鲁国大夫,即下文的子服。

③ 上卿:官名。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季文子在鲁国的地位实际比上卿要高。

④ 爱:吝啬。

⑤ 孟献子:仲孙它之父,春秋中期鲁国政治家、外交家,鲁国孟氏家族振兴的重要贡献者。⑥ 七升之布:古时的布以八十 缕为一升。《礼记·杂记》载:“朝服十五升。”七升之布,尚不足朝服用布的一半,是很粗的布。

⑦ 饩(xì):饲料。 稂(láng)莠:两种杂草,可用来喂牲畜。

【大意】

季文子担任鲁宣公、鲁成公两代国君的相,但生活节俭,他的妾不穿丝绸,他的马不喂精料。仲孙它劝他说:“你是鲁国的上卿,辅佐两代国君,而你的妾不穿丝绸衣服,马不用精料喂养,人们会认为你吝啬,况且这样也有损国家的光彩啊。”季文子说:“我也愿意富贵奢华。但我看到我国的百姓,他们的父兄吃粗食、穿破衣的还很多,因此我不敢这样做。人家的父兄吃粗食、穿破衣,而我却把妾与马养得那样美,这不像是一国之相的作为啊!况且我听说,只有德行高尚才能为国家增添光彩,没听说把妾与马养得美就能为国家增添光彩的!”季文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孟献子,孟献子把仲孙它禁闭了七天。从此以后,仲孙它的妾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也只用杂草喂养了。季文子得知这种情形后说:“有过失而能够改正,是可以成为人上人的。”于是升任仲孙它为上大夫。

点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富贵不应与奢侈浮靡相伴。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族,一生执政长达三十余年,辅佐了鲁国三代君主,可谓富贵已极。但他却居家节俭、体恤民艰,并以亲身言行感召着年轻官员,使他们知道,奢侈挥霍并不光彩,只有胸怀高尚、心系百姓,才会得到真正的尊敬与推崇。季文子去世前曾留下遗命,要求薄葬,将俭省节用贯彻了一生。清代名臣董邦达说:“贵而过奢,其势必至于贪婪,权力重,则取求易也。”诚如斯言,奢侈滋生贪婪,贪婪导致腐败。清廉为官,应从节俭始。(高希)

猜你喜欢
鲁国国君
师旷劝学
柳季与岑鼎
管仲的阴谋
狂泉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狂泉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国君买马
出尔反尔
不食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