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篮球模块教学策略探析

2013-08-15 00:54赵云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6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身体素质篮球

赵云龙

(江苏省溧阳中学 江苏溧阳 330100)

中学篮球模块教学策略探析

赵云龙

(江苏省溧阳中学 江苏溧阳 330100)

篮球运动是作为一项参与性强、趣味性较强、技术性变化多的运动,简单易学、便于开展,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增加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速度、力量,增进身体健康,同时也能增加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愉悦心情、丰富课余生活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及人们对体育课程理解的加深,中学篮球模块的教学中部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本文就在教学实践中对篮球模块的教学策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助于中学体育篮球模块的教学。

中学体育 篮球模块 教学改革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在这期间的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好动、勇于接受和挑战新事物,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的身心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在此阶段的学生不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集体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在规定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基础上,打破了之前传统的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给予地方学校和老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更多的自主权,把更多的权利下放到学校。地方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所处地理人文环境、教育资源配置条件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激发了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 教学过程结构的改变

篮球模块的教学一直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上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方式上目前很多学校还是沿用传统的基本技术—运用—比赛学习方式,然而并不像体操、田径等项目,可以按部就班的学完相应的技术要点,通过重复练习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可以参加比赛,篮球是一项讲求技术配合的团体运动,只有在团队运动中学生体会到篮球的魅力和乐趣,才能体会到自身的薄弱环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在有很多学生学习篮球模块时缺乏主动性,尤其是那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篮球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教学进度缓慢,在比赛中无团队协作意识、动作死版、不会灵活变通。而现在学校往往以升学为根本,给体育课堂的时间有限,在练习完基本动作后课堂基本就到结束时间了,给学生留下打比赛的少之又少,制约了篮球模块的教学效果和进度。

运动技能的学习应该遵循一些取得科学验证的规律和共识,但是不能抹杀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篮球运动有别于体操、田径之类运动,可以通过固定的封闭式训练达到预期效果,它是一项开放式运动,不但讲求团队的协作,而且也需要每个个体在不断的比赛运动体验中寻找运动的协调感和球感,不断的发挥个体技能和协作配合能力意识,在并在比赛中察觉自身的缺陷,在基础单项训练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强化练习、弥补不足,在实战比赛中有意识的运用和发挥,重新反馈到单项训练上改进和强化。如此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在徒手滑步、徒手投篮、传球、运球等单项练习中有自己的训练目标,不至于出现学生盲目的听从教师的指挥,机械式的完成任务的情况。事实上,在对学生教学方式上的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遵循“比赛—应用—基本技术—比赛—应用—基本技术”循环递进模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比赛团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场地投球命中率等都要优于通过“基本技术—应用—比赛”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2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

首先要了解当今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生理上,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理突变的时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抓住这个时机给予一些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和发展,当然也不能给予过高负荷的锻炼强度,那样容易造成身体的器官的运动性损伤以及影响骨骼的发育,锻炼效果适得其反。心理上,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独立欲望逐步增强,对外界的事物有了自我的判断与见解,但是对于自我认识却充满困惑,有的过于自信,有的过于自卑,对自我独立判断的欲望与自身认知能力的缺乏而造成的困扰。另外,这个事情的学生兴趣爱好也日益广泛,乐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人际交往欲强烈,喜欢交往相同年龄段志趣相同的朋友;自尊心强烈,情绪波动较大,在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躁或愤怒;自我认知迷茫,很容易在失败面前产生挫败感而悲观消沉、不知所措、丧失自我。

篮球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身体素质,在比赛中培养学生间的感情和集体意识,也能够在自身成功的传球、助攻、进球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同感和信心,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养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篮球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酿造一种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对于身体素质好、表现好的学生,应该适度压制其骄傲自满的情绪以及自我表现欲望,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应该积极的指导和鼓励。教育学生对于篮球课程本身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大众喜欢的、有趣的体育活动,在日后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经常参加这项活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交往朋友,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得到比赛输赢的结果,而是在整个过程中身心的健康,所以只要每个学生尽力去学习本模块的每个过程,自我得到提升和发展,其目的就已经到达了。

3 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任何体育模块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都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的根本,学生的兴趣越浓,积极性就越高,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也越集中、专注,学习的效果也越好。例如教师可以在篮球模块教学之初,给学生讲解一下篮球的来源,篮球运动对人们身体和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还可以讲解一些美国比较流行的街头篮球和三人篮球以及他们之间的玩法和目的的区别,另外也可以配合一些篮球职业联赛的经常片段,让学生欣赏球员在场地上的经常发挥,增进学生对看球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比赛法在篮球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单调枯燥的单项技能的反复练习,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适当的穿插一些比赛,在比赛中产生一些对抗性的动作,相互争抢,进去后再接再厉,失球后重整旗鼓,相互不服输,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形成一种斗志昂扬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处于运动兴奋的状态,有效的活跃气氛,对巩固学生的篮球技能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很大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对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优良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人的身体条件生来就不是平等的,后天努力可以培养,但是很大一部分会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不可能都有相同的技能基础和认识水平,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对于篮球模块,男生大多喜欢本模块或有一定和技术基础,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后也会一起比赛玩,而多数女生则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对篮球根本就没有情趣,在课堂上得过且过,课后也不在关心;有的同学接触篮球较早,之前在业余时间就经常从事过篮球项目活动,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而有的学生却是在篮球课上第一次接触篮球,认知上对于一些简单的篮球规则和动作都不知道,动作上连基本的运球都不会,更不用说三步上篮、战术配合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在篮球模块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整体进行一个初步的技能水平测试,如三步上篮、原地投篮、运球、传球等内容,根据学生的表现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组成3组,针对三个等级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目标,上等生的选择标准是具有良好的篮球技术基础,乐于篮球运动,这组学生的教学进度可以适当加快,教学目标设定也高,以充分发掘这部分学生的潜质;中等生的选取标准是,篮球基础相对较弱,但是身体素质较好,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发展潜质,在教学进度安排和技术要求上可以适当降低,处于中等水平;下等生则在篮球技术基础和身体素质方面都较弱,对这部分学生就要从最基础的部分着手练习,对其教学目标应适度降低,在教学过程性要有耐心,循序渐进,鼓励他们通过努力的练习,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并激励他们积极的参加比赛,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

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体育教学正在向增强体质的一维目标体育唯一目标向思想品质、团队协作、快乐学习、体育观念培养等多维目标转变,更加注重体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联系。中学篮球模块的教学应该扬弃的处理传统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强调身体素质的培养同时,注重将篮球运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品德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篮球模块的学习中在篮球技能、篮球理论、团队意识、兴趣培养以及终身体育的理念上都能够有所收益。

[1]吕慧鹏.山东省城市高中篮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2]王少聪.新课标背景下济南市重点高中篮球教学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孙晓波.河南省鹤壁市高中篮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G80

A

2095-2813(2013)12(c)-0070-02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身体素质篮球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幼儿篮球运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