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方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运用探索①

2013-08-15 00:54陈红叶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6期
关键词:田径高中生音乐

陈红叶

(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1331)

激励方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运用探索①

陈红叶

(重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1331)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激励方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其目的是探讨高中田径教学中非语言行为、音乐、情感和赏识四种学生最喜欢关注老师却最容易忽视的激励方法,能促使高中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提高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并分析诸类方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运用的实效性。结果表明在田径教学中,只有教师把学生的精神激活,善于合理、有效的运用激励方法,才能达到田径教学的最佳效果。

高中田径教学 激励方法 运用 实效性

中学体育课程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而田径课程又是中学课的必修内容。但现在的高中生大多都喜欢选择新兴、时髦、轻松的体育运动项目,面对田径这一项教学内容枯燥单一、缺乏特色的运动项目,加上高中生升学的压力和学业的负担,使高中生对田径运动产生抵触心理。由于田径教师的教学方法受到以往固有的教学意识、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对田径运动更没有兴趣。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有效的激励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高中生学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提高田径运动教学效率,提高高中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师的满意程度,并为进行有效的田径教学提供参考。

1 激励的概念和作用

激励者,同勉励也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1]。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2]。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更好的学习、积极向上、发展自己。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生活、工作仅能发挥自身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将发挥80%~90%,甚至更高[3]。激励在调动人的潜力去实现组织目标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2 高中生的运动心理特点

高中生身心趋于成熟,要求深入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成长,敏感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和态度,对别人和自己的评价带有很大程度的片面性、主观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在集体中获得较高的评价,得到重视,但自尊心过强,在挫折的情况下很容易转向为自卑心;富于想像,常会提出新的设想和新的见解;兴趣爱好很广泛,对自己喜欢的活动,表现出热衷,对自己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对关心自己的人表现感激;在正确的教育下,能使高中生形成种种高尚的情操。

3 高中田径运动的教学现状

高中生大多都喜欢选择新兴、时髦、轻松的体育运动项目,怕苦怕累,因此对田径运动的学习没有兴趣,不愿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在索然无味的田径课上;而且,田径教师不能用交融相通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和知识去引导、感染和教授学生,只是用传统而简单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注重甚至忽视在田径教学中融入健康、快乐的教学理念,不能激发高中生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田径教学内容滞后、重复,教学方法陈旧,田径课堂教学缺少新鲜感等等,满足不了高中生的学习乐趣和动力,没有强烈的求知欲。

4 激励方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运用产生的效果

4.1 非语言行为激励法能够调节高中生学习田径运动的情绪和注意力

非语言行为激励是指教师利用身体、手势和面部表情、目光来影响学生的一种激励行为,这种非语言行为既能表露一个人的意志性格和情绪,又能表示某些意图。高中生很在意老师的言行举止,对老师的每一个非语言行为都会进行不断的猜想。因此田径教师在学生做完练习时,用肯定的眼神或肢体动作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这样的神情和行为上的表现,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自己获得了关注,得到了重视。然而,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对练习动作失误的学生,用理解的目光加上正确的肢体动作去注视和纠正学生,稳定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用严厉的面部表情或目光提醒表现散漫的学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中学习的注意力等等。田径教师要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及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以利于提高非语言行为激励的在田径中的教学效果[4]。

4.2 音乐激励法能够帮助高中生缓减学习的压力并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

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现在的高中生都喜欢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若在田径运动教学中伴有学生喜欢的音乐,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提高田径教学授课的效率。将音乐融入田径中长跑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娱乐学生的身心,减轻运动后的疲劳,起到放松肌肉加强动作节奏感的作用。教师可以抓住高中生这一特点,在教授中长跑项目时,学生可以载入自己喜欢的音乐在手机、MP3或MP4等随身播放器里,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享受运动,随之喜欢中长跑。因此,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将音乐正确的运用到田径课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中长跑项目的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进行调节。

4.3 情感激励法能够促进高中生学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集体感和自尊心,凡是与集体观念或自我观念相联系的情感体验都会有较长的延续性,常常出现“爱屋及乌”或“迁怒他人”之类的移情现象。田径教师要想很好地开展田径教学,实现田径教学目标,就必须用感情,而不是智慧,谈智慧可以刺激中学生的思想,而谈感情却能刺激学生的行为。教师若能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学习团体中平等的一员,走到学生中去,以渴求知识的面目和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影响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探究的成果[5]。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中生才会因为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喜欢田径运动。因此,田径教师要以情感人,舍得感情的投入,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去接近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关心受挫折或失败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体验到亲情与友爱,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使高中生充分发挥学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4.4 赏识激励法能够增强高中生学习田径运动的自信心

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高中生常常敏感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和态度,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获得较高的评价。田径教师如果在学生进步或成功时,给予认可和赏识,高中生就会深刻体会到尊严感,并将自尊心提到一个更自觉的水平;当学生从不敢跨栏到敢跨栏,从不敢过杆到敢过杆,都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动力来克服害怕的心理,而这些毅力和动力主要都是来源于教师。学生动作正确了、进步了,教师可用“你居然这么快就学会了”、“你的过杆动作很舒展”等简单语言予以表扬,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田径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并用多种赏识手段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就算是用一个简单的词或字进行赞赏,都会让学生铭记于心,甚至影响终生。

5 结论

(1)在高中教学中,合理运用非语言行为激励法能够减轻学生的在练习中的心理压力,稳定学生的情绪,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田径教学效果。

(2)在高中田径教学中配合音乐教学,不仅有利于高中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够使其大脑产生兴奋,提高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业的压力,还能激发高中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激情。

(3)与高中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融入学生的集体并对其关爱,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同时对其提出新的期望,能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4)在高中田径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赏识,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还能唤起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刘大均,严小伟.论激励方法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西南大学学报,2010(5).

[2]闫红.试析初中生体育兴趣不高的成因[J].教育科学,2013.

[3]陶世平.浅谈激励的作用和方法[J].教育科研,2010.

[4]邱忠良.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激励手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4).

[5]黄金铭.探究式田径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03.

G807.3

A

2095-2813(2013)12(c)-0090-02

陈红叶(1988—),女,汉族,贵州遵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田径高中生音乐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计数:田径小能手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