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要摒弃“标题党思维”

2013-08-15 00:43曹林
领导文萃 2013年3期
关键词:安于现状作秀民众

□曹林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执政党能否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能否唤起改革攻坚的巨大勇气,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关系到13亿人的幸福。防止“精神懈怠”,就必须克服“改革疲劳症”。民众殷切期待每一个执政者、决策者、掌权者都意识到中央一再强调的必须克服改革疲劳症,长期执政安于现状终将积重难返。更关键的是,在改革的实践中,执政党将攻艰克难,拒绝做“改革标题党”。

“标题党”在新闻界向来被人诟病,他们为了吸引眼球,不惜夸大和扭曲,要么文不对题,要么歪曲文意,要么刻意渲染,哗众取宠,忽悠读者。不负责任的编辑和记者会当标题党,某些地方不负责任的领导干部,也会将这种“标题党”思维带到改革中。

一些领导干部在改革中的标题党思维,在现实中有很多表现,和网络标题党如出一辙。比如,有的地方领导只知道喊口号,而不知道落实。改革的口号喊得惊天动地,可就是没有多少实际行动。他们言必称改革,却在行动中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或是护着既得利益不越雷池一步;或是担心改革带来的风险影响自己的乌纱帽。改革的言辞不过是掩饰其不改革的一种语言烟幕。

有的地方领导也常常以“改革”之名出台各种措施,但完全名不副实。名为“改善民生”,实际上是为自身谋福利,以改革的名义损公肥私;在改革的旗号下,冠冕堂皇地推行强拆,化公为私,打造政绩工程,官商勾结损害民众利益。这些改革,纯粹只是一个旗号,完全“文不对题”。此类案例层出不穷,比如借公车改革的名义发补贴、加工资,借国企改革把公家企业变成私人企业,人民群众对这类伪改革深恶痛绝。

还有一类标题党式的改革,就是作秀,雷声大雨点小。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言:只加油不挂挡,听起来轰轰响,就是不往前走。比如一些地方,官员财产申报制喊了这么多年了,一开始动静很多,可不久就停滞了,退回到“内部申报”;公车改革也是进一步退一步,难见实质性的进展。作秀的人可能因此而升迁,可其所主导的改革并没有前行。

中国的改革,最不缺的是各种口号,最缺的是落实和执行。警惕改革的疲劳症和精神懈怠症,最应该警惕的就是长期喊口号,使自身的行动精神懈怠了,并且形成一种坐等静观的局面:这,个地方不改,那个地方也不改,缺乏压力,大家都假装在摸石头,假装踩油门。结果是,一边打着哈欠喊“精神不要懈怠”,一边昏沉沉地睡去。

旗帜鲜明的“改革”标题下,需要雷厉风行的行动。你想安于现状,就会丢乌纱帽;你想偷懒或打瞌睡,就会有充满进取精神的改革者取代你;你想守护既得利益维护现状,就会被民众唾弃。民意的鞭子会逼当政者意识到“长期执政安于现状终将积重难返”。回避风险,止步不前,温水煮青蛙,暮气沉沉,只会遭遇更多更大的麻烦。改革必须解放思想,永葆不惧风险的勇气。

猜你喜欢
安于现状作秀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安于现状是孬种
给领导干部“本领恐慌症”找找病因
作秀过敏症
作秀过敏症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短文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