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最难就业年”重在转观念

2013-08-15 00:47郑根岭
民生周刊 2013年16期
关键词:行行出状元评论员王道

郑根岭

媒体评论员

度过“最难就业年”重在转观念

郑根岭

媒体评论员

“行行出状元”,毕业生走入社会,谋生能力强,才是王道。一心找表面风光的工作的想法,越来越不切实际。

据报道,今年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比去年增加19万人,多达699万人。近期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中硕士、本科、高职高专的签约率,分别只有26%、35%、32%,同比下降10%左右。这种状况,不光令毕业生及家长亲友焦虑,也成为整个社会关心热议的话题。

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确实让经历了“学营十八年”的娇子们难堪。不过,话说回来,工作还得找,并且还要尽量好一些。那么,面对“最难就业年”,该咋办呢?

近年来,“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的盛景一再出现,一些毕业生一门心思非进“衙门”,非往“国”字号企业事业单位里“挤”不可。可问题是,党政机关都在压缩人员,国字号早已人满为患,而且更倾向于招收有基层工作经验者,吸纳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少之又少。因此,转变就业观念很有必要,应该放眼基层,别嫌弃小地方和民企私企,哪里有机会就到那里去。

一下子就找个最理想的单位和工作,一劳永逸,这样的美事越来越少。面对“最难就业年”,“骑驴找马”倒是个不错的方法。先找个工作干着,自食其力要紧,等积累了工作经验,有了业绩资本,再寻找新的机会,跳槽到更好的单位,换更乐意做的工作,所谓“多步到位”。

当今社会,工作变动的机会越来越多。专业对口,一辈子从事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工作,已经非常难了。相反,干一行、学一行、精一行的情况会更多。更何况高考入学对专业的选择,不见得就是最能发挥自己才能之所在,不少人后来的成就,多是半路“改行”后取得的,这样的佳话早已屡见不鲜。

事实上,今年毕业生多、就业压力大的社会舆论氛围,使得很多人早已有此心理准备,所以早就未雨绸缪,甚至多找了几份工作备选。毕业生找工作“狡兔三窟”求保险的现象比较普遍,虽然用人单位对此也会同样应对,但到后来总免不了会“产生”一些“新”的就业机会。

就业观念的转变,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曾被媒体广泛报道过的“北大屠夫”陆步轩,一个月前回母校演讲,竟然说给北大“丢了脸、抹了黑、只能作为反面教材”,就是一个例子。其实,在当屠夫之前,陆步轩做过多种职业,可出名还是“眼镜肉店老板”身份;借着这股东风,他为屠夫学校编教材,赴广州授课,又写了20万字纪实作品《屠夫看世界》,还在编写一本11万字的书《教你如何买肉不上当》。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丢人?

其实,“行行出状元”,毕业生走入社会,谋生能力强,才是王道。一心找表面风光的工作的想法,越来越不切实际。

当然,应对“最难就业年”,政府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比如,能否建立大学生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有,进一步简政放权,撤销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降低创业门槛,甚至帮助指导毕业生创业,从资金贷款上予以支持。

猜你喜欢
行行出状元评论员王道
Fading Trades
Realistic Words, Chilling after Reading
烹饪中专男生豆腐上雕牡丹花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傲邦虽有效 幸福是王道
/听
——名家说/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diffusive contaminant release from permeable sediment layer under unidirectional unsteady flow*
Chemical Modeling of Nesquehonite Solubility in Li + Na + K + NH4 +Mg + Cl + H2O System with a Speciation-based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