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乌素沙地治理探讨

2013-08-15 00:48赵紫巍曹永丽
科学之友 2013年11期
关键词:沙区沙地植被

赵紫巍,曹永丽

(1.太原市小店区土地规划勘测站,山西 太原 030032;2.山西省地产集团总公司太原市小店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人均耕地保有量趋于严峻的局势,1.2×108hm2的耕地红线保有量趋于紧张。而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沙地和沙漠治理的迫切性也越来越高。

在严重的沙漠化环境下,人们的经济发展和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国受沙漠化影响十分严重,其中毛乌素沙地的治理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虽然毛乌素沙地的气候环境较为干燥,但相对于其他沙漠地区而言,所处的条件较为优越。

沙地:①定义:半干旱或半湿润地区,地表被沙丘覆盖,通常以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为主。②词义: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干扰,形成了类似沙漠的地貌类型,称为沙地。

沙化土地的类型:①流动沙地(丘):指植被盖度小于10%的沙地或者沙丘。②半固定沙地(丘):指植被盖度在10%~29%之间,分布均匀,风沙流活动受阻,但流沙纹理依然普遍存在的沙丘或沙地。③固定沙地(丘):指植被盖度大于30%,风沙活动不明显,地表稳定或者基本稳定的沙丘或沙地。

沙漠:①定义:地球表面干燥气候的产物,一般是年平均降雨小于250 mm,植被稀疏、地表径流少、风力作用明显,产生了独特的地貌型态。如各种沙丘、风蚀劣地等。②词义: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沙幕,指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

1 简介

作为中国大沙区之一的毛乌素沙地,处于我国北纬37°27.5′~39°22.5′,东经 107°20′~111 °30′,东南 400~440 mm,有较大河流贯穿沙漠东南入黄河,有大小湖泊170余个,多为苏打或含氯化物咸水湖,总面积为3.98×104km2。

2 地理位置

毛乌素沙地的总体平均海拔为1 100~1 300 m,位于西北地区的平均海拔为1 400~1 500 m,还有一些地区的平均海拔在1 600 m左右,东南地区河谷的平均海拔为950 m。毛乌素沙区,坐落在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白垩纪红色和灰色砂岩大多出现在沙区外围和伸入沙区境内的梁地内,基于水平的岩层及大部分顶面平坦的梁地。各种具有沙性的第四系沉积物和松散沙层都可以通过风力去搬运,最终导致流沙的形成。在毛乌素沙地,南部流动沙丘的现象较为频繁,这种现象大都是因为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所导致的。

3 气温环境

毛乌素沙地区每年的平均温度为6.0~8.5℃,沙区1月份的平均温度在-9.5~12℃,7月份的平均温度在22~24℃。而沙区每年的降水量均在250~440 mm的范围内,降水大都集中在7~9月,尤其是在8月降水量较多。由于降水在多雨年里的降雨量高达平均年率的2~4倍,因此,旱灾和涝灾对于沙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而旱灾多于涝灾。在夏季,通常都会出现暴雨现象,还会降下大量的冰雹,平均每天降水量可达100~200 mm。几个自然地带的交接地段都会有毛乌素沙地区,植被和土壤过渡性特点十分明显。除了西北过渡为棕钙土半荒漠地带,西南到盐池一带过渡为灰钙土半荒漠地带,东南过渡为黄土高原暖温带灰褐土森林草原地带以外。由于沙区土地能够利用类型十分复杂,我们所采用的利用方式会交错在一起。在我国的东南地区,其自然环境相对而言是较为优越的,可由于人为破坏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流沙,西北地区呈现出半固定、固定沙地分布以及流沙分布。此外,农田高度集中于河谷阶地和滩地,越偏向西北地区农地就越少,可草场分布又较为频繁,因此现有农、牧、林用地的利用和经营还不够完善。

4 水资源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哈头才当地区,发现了一处具有供水前景的大型水源地。普查资料显示,该水源地水质优良,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并可望达到允许开采量1×105t/d以上的C级精度要求。该水源地的发现,对于毛乌素沙漠的生物治理沙地将起到保障作用。

5 生物情况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较大的沙地之一,生物种类很少。毛乌素沙地干旱、昼夜温差大,而且在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方面,需要具有特殊的适应方式,而能够忍受酷热和久旱的生物种类却很少。沙漠植物稀疏、矮小,因食物来源缺乏,动物种类也较少。沙漠很少出现降雨的情况,导致沙漠地带的植物没法生长,对于那些身处半沙漠地带的地区,却是可以生长出仙人掌的,因此一些草食动物能够以它为食。

6 部分经济来源

即使毛乌素沙地所处的环境恶劣,也是会有许多宝贵资源可以为人类所享用。该沙地底下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藏等,还有取之不尽的风能。由于毛乌素沙地一直处在强光的曝晒下,太阳能也是这种气候气象之下的无价之宝。该地区一年的日照至少在70%以上,因此,在这样气候环境下积累的太阳能资源是极为丰富的。

7 沙漠综合治理

通过分析毛乌素沙地的成因、地理位置、气温环境等一些情况可知,沙地的治理模式可按土质、水源远近、植物易生长性等分为以下几种。

7.1 生物、农艺和工程措施

榆林境内南为黄土丘陵,北是毛乌素沙漠,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严重,可以采用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飞播、植被改良为代表的生物措施;以耕作、间作轮作、留茬免耕、种植绿肥为代表的农艺措施;以集水窖灌、淤地坝、沙障、引水拉沙、客土改良、引洪淤灌为代表的工程措施等。该模式适应于离居民区不远的沙地。

7.2 改善沙地的立地条件措施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深入分析,结合前人的治沙经验,采用一种适用于毛乌素沙地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沙地治理新模式。该模式是将沙地推平后,通过混合黄土或其他改良剂改善沙地的立地条件,建设防护林或种植植被固定沙地,通过打井浇水保证固沙植被的成活率,待沙地固定后进行综合利用。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水资源有保障的城镇周边和道路沿线地区。

7.3 种植经济作物、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榆林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最北端,自然条件恶劣、树种稀少,中国沙棘(耐旱、耐盐碱、耐瘠薄)在此广泛分布,但由于产量低、不易采摘等问题,影响了沙棘产业的发展进程。国外人工培育的优良品种大果沙棘不仅产量高、易采摘,而且同样可起到中国沙棘的生态防护作用。因此,大果沙棘在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模式适应于治理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地区。

7.4 治理沙地和开发资源挂钩的措施

毛乌素沙漠有可供开发利用的许多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藏等,还有可做风力发电的大风和太阳能资源,这些资源可作为开发治理沙地的能源和吸引民间资本治理沙地的因素。该模式适应于(国家主导政策扶持参与沙地治理和获得资源开发效益的)民间资本。

8 现状和远景展望

为了改善毛乌素沙地的地质环境,就必须提高我们的综合治理能力。当前,毛乌素沙地已经建设并加强了防护林体系,沙区大风的日子明显减少了,因此,风沙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已有33%的沙地获得了治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农牧业的生产也逐渐加强,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随之得到了改善,还有一些因为沙漠化太过严重而导致迁移的农牧民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一些遭受到破坏的柳湾林也恢复生长了。

总之,通过改善沙地使得一些植物得到了保护,生物呈现多样化了。现在的沙区也繁衍了鸟类和野生动物,畜牧业发展稳定,农牧业产值不断提高。通过科学合理地治理沙地,毛乌素沙地“水草肥美、群羊载道”的美丽景色会逐渐重现。

猜你喜欢
沙区沙地植被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红色沙区的由来及发展
追踪盗猎者
沙地迷宫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风滚草
沙区梭梭注水造林技术
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