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检定工作的必要性与规范化管理

2013-08-15 00:49赵书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6期
关键词:规程器具基准

赵书展

(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检定工作存在于各行各业,实施有效的强制检定,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能够有序开展进行,才能让社会的各行各业能够平稳健康发展,这样中国经济社会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1 检定工作

检定,是一种查明和确认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是否达到法定的标准的程序。这一系列的程序包括检查、测试、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

通过对测量的装置实施强制性全面的评定就是检定的目的。全面的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一种从上至下的量值进行传递的过程。检定是要评定计量器具是否合乎规定。这些规定要求是对测量装置进行检定,并检定出规定规程中所存在的误差范围。通过检定,进行评定测量装置出现的误差范围是否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

我们通常所说的计量,主要的对象是三大类的计量器具。

(1)计量基准(包括国际上的计量基准和国家的计量基准)国际上的计量基准,是指通过国际的协议,国际上普遍承认的,可以作为有关量的其他的计量的基准为标准的计量基准。国家上的计量基准,是指通过国家官方的承认,可以作为有关量的其他的计量的基准为标准的计量基准。

(2)计量的标准。计量的标准定义是,用做定义、实现、以及保持或者复现单位或单一的或者较多个的已知量值,把他们进行比较,传递到其他的计量器具的实物测量工具、进行计量的仪器、或者是一些标准的物质或者是系统。

(3)我国所制定的计量法和法律方面强制检定所使用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规定中提出,“凡是用于贸易的结算,安全的防护,医疗卫生管理,进行环境监测方面的,都可以实行强制的检定。”在这个明细目录中,已经罗列出了59种被列入必须进行强制检定的的范围的计量器具。

检定是作为强制性的执法行为而存在的,属于利用法制进行计量管理的范畴,这其中,所有的检定行为,无论是其规程好、还是周期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

检定实行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进行计量检定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律规定的技术性文件。这其中,对计量检测的设备所应该执行的检定周期、计量的特性、进行检定的项目、从事检定的条件、检定的方法以及检定的结果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计量检定执行所按照的规程可划分为国家计量检定所执行的规程、部门进行检定的规程以及地方检定所按照的规程这三种。这些规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属于计量法规性的文件,组织是没有权利制定的,必须经由批准授权的计量相关部门进行制定。

检定的方式也是很严格的,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如果要进行检定,必须在有资格进行检定的计量部门或者获得授权的计量单位进行。而从我国的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多数从事生产和服务的组织部门并不具备检定的资格,只有少数一些大型的组织以及专业进行计量检定的才具备这种资格。

检定的周期是被强制约束的,要按照《检定规程》上的相关规定进行,组织没有资格自行确定。

检定的内容是要对测量装置进行全面的评定,这要求全面,除了要确保量值的精确,还要检定相关的项目。针对某种计量器具来说,计量进行检定包括了计量器具的技术方面条件、检定方面的条件、检定所进行的项目和检定所使用的方法,检定的周期以及对于检定的结果所采取的处置这些内容。

根据《检定规程》所规定的精确的量值出现的误差范围,要得出准确的合格和不合格的判定。在规定范围之内的则判为合格,不在范围之内的就是不合格。

检定结论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的,被评定为合格的《检定合格证书》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技术性的文件。

2 加强强制检定工作的必要性

根据多年执行的强制检定工作的任务经验来看,要顺利开展强制检定工作,应该先掌握强制检定工作的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上级交代的进行强制检定的工作。

2.1 强制检定工作的特性

(1)统一性。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统一性都是强制检定工作的基本特性。没有这一特性,那么我们的检定工作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可以看到国家一直是实行分期或者是分批地出台一些进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保证了实现强制检定工作的统一性。

(2)准确性。准确性是作为强检工作的核心而存在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保证实现强检工作中所运用的计量器具的精确性。之前说到的统一性,就是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而存在的。

(3)法制性。为了保证实现强检工作中的统一性以及精确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手段,来规范各行各业的行为,保证各行各业能够在规范的准则下进行工作。

(4)社会性。强检工作是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的,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人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紧密相连的,对于维护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5)权威性。为了让强检工作能够更好地为服务于经济建设,必须在计量管理方面和计量测试方面进行改革,也就是说在行政管理方面和科技创新方面要建立权威的计量管理系统,必须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这是由计量本身性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重要性而决定的。

(6)技术性。技术性在强检工作中是明显存在的,作为计量本身来说,它就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含量很高的工作。做好强检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就是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只有拥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才能获得精确的检定结果。

(7)服务性。作为我国的强检工作的工作宗旨是,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双重实际效益,对立统一和相辅相成地看待强检和服务这两个方面,提倡强检与经济进行有效结合。

(8)群众性。在实行强检工作中,其一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的力量,参与到我们的检定工作的监督中,其二是,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9)监督性。强检工作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法律的监督支持。作为目前,我们的强检工作是收费的,对其进行法制的有效监督,这样强检工作就能较轻易实现;反之,监督力度不当,会造成强检工作举步维艰。

2.2 实施加强强检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在强检工作中普遍地存在着影响强检实施的三大方面的问题,强检工作中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技术不清的问题,强检难以有效执行,统计出来的数据缺乏相应的使用价值,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归咎于管理不当。政府的计量管理行政部门,多采用运动式管理,没有把强检的管理工作当做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实施控制,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即便是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技术机构不注重技术的革新提高发展,这不利于强检工作的运行,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的经济水平以及生活水平。

当前,强检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制度科技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对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目前是市场经济时期,市场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市场如果不能合理有序的发展,这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进行有效的强检工作,对市场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规范,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当有必要的。加强强检工作,在新经济形势下,对于规范市场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检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人们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各行各业的发展能够规范有序的发展,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3 对强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986年颁布了《计量法》,它的实施表明我国的计量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道路,在执法以及行政管理方面对强检实行规范化管理。

3.1 加强计量的执法力度,进一步改进行政的管理方法

强检是被赋予法律效力政府计量的行政管理。严格按照规程对进行检定工作,实施有效行政管理,保证强检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持续不断的进行计量执法工作,对于规范强检的工作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3.2 强检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基础是组建一支有力的法定计量机构的机构。

人员素质不高,计量工具的落后,基础设备的不完善,这些都影响了强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一支有力的计量机构,能更好地服务于强检工作。

3.3 严格对建立计量器具的制造企业进行监督

强检工作中的计量设备是很重要的,对设备的制造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更能确保计量的精确性实现,保证强检工作产生真正的效果。

3.4 不断深入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强检工作,同时对我们的强检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这样,能保证强检工作的高效。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实施强检工作,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才能让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1]蒋峰.什么是强制检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3(5).

[2]陈芳.强化计量检定服务经济发展[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11.

[3]韦东,马晓林.计量监管步入规范化法制化[N].中国质量报.2006.

猜你喜欢
规程器具基准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明基准讲方法保看齐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滑落还是攀爬
国内外风电有功控制规程要求的研究与探讨
计量器具产品商情
巧用基准变换实现装配检测
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科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