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013-08-15 00:4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6期
关键词:工期现浇钢结构

(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 义乌 322000)

1 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1.1 施工技术高

我国的高层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还在发展钢混和钢结构。钢筋混凝土一般以现浇为主,因此,需要重注研究钢筋连接、建筑制品、工业化模板、高性能混凝土等施工技术。同时,我国高层建筑的防水、消防、装饰、设备等要求也很高,在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使用功能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消防设施的要求比较高,地下室、厨房、屋面、卫生间的防水也比多层建筑要求高。这些都给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1.2 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的自身高度比较大,导致垂直运输的工作量较大,因此,在高空作业中要处理大量的制品、材料、器具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高空作业的用水、用电、安全保护、防水、通讯等问题的工作,防止物体坠落发生事故。

1.3 工程工期长

高层建设施工周期比较长,在冬季、雨季施工不可避免,一般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高达2年左右。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通过缩短装饰和结构施工工期来缩短施工周期。因为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因此,可通过合理选择模板体系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2 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主要技术分析

2.1 深基础施工技术

我国地区辽阔,地质差异很大,高层建筑的基础更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果地基土质较复杂,持力层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则采用桩基础是必要的。从我国少钢的国情出发,不宜采用钢桩,宜侧重发展现浇和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桩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质量较有保证,鉴别承载力方法明确,近年使用的预应力空心管桩有较大的承载力,预制桩对高地下水位地区更为适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近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机械钻孔已经发展到直经1m左右,且人工挖孔直经大,荷载大,但应十分重视安全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适应性强,噪声小、造价低,可以作为发展重点,并努力实现机械化。当基础埋置特别深时,在施工技术上困难大,并且不易保证施工的安全,宜采用沉井或沉箱法施工。

2.2 预制模板技术

施工工期是关系建筑施工成效好坏的关键环节。对高层建筑施工而言,同样也是如此。鉴于结构施工重复性高的特点以及竖向结构施工的优点,我们采用滑模法与爬模法来有效控制施工工期,并提高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滑模法与爬模法是实践中非常有效的施工方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实效性。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它们的结构整体性好,机械化程度高;其次,它们对组织管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在结构物立面造型方面具有一定的限制;最后,它们对施工工期与施工成本的控制都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预制模板技术,将滑模法与爬模法付诸实践,以实现缩短施工工期与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2.3.1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主要是注重加强对浇筑技术和浇筑流程的施工技术控制。施工单位加大对混凝土灌筑创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加强对灌筑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灌筑用水、用电等环节的控制和研究;加强对混凝土灌筑前提条件的控制,做好材料细节等辅助施工的研究;加强对能够有效解决突发事件的灌筑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完善混凝土的灌筑技术,提高混凝土的在强度等级、抗裂防渗等方面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同时,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流程的控制。混凝土灌筑的流程一般是先将钢筋笼对准钻孔的中心,再加固对应模板,将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相关灌筑施工工作。在灌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浇灌的质量和时间,在二次振捣时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结构固定,掌控好振捣的时间。

2.3.2 混凝土的护养

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指在混凝土灌注之后通过控制其温度、湿度等条件,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易性。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可以减小混凝土的表层温差,避免开裂。在夏季时,要做好混凝土表层的降温工作,对混凝土进行表层的敷设,通过洒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减小温差,防止表层的开裂。在冬季,要通过覆盖塑料膜、保温布等措施加强混凝土表层的保温工作,防止寒潮的侵袭。同时,还要确保混凝土的湿度,及时的进行洒水并覆盖湿润的麻袋和草帘等,增加混凝土的护养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和防渗性能,减缓混凝土的老化。

2.4 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这得益于钢结构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与工业化强度高的特性。高层建筑钢结构包括诸多施工类型,如高层重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等。钢是一种热传递非常强的金属材料,因此高层建筑钢结构也具有十分突出的热传导性。当经历火灾时,这种结构特点会给整个高层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由此可见,在应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时,我们必须加强对防火设施的设计与施工。除此之外,钢结构施工要依赖于大型塔吊,在某种意义上,塔吊起重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钢结构安装效率的高低。因此,钢结构的吊装、测控与焊接技术都是钢结构施工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2.5 高层建筑裂缝控制技术

施工措施方面:一是“放”的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二是“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50mm)进行处理;特别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三是“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加强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措施,从而有效预控混凝土裂缝。

结语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关系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设企业和施工单位必须加强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水平,积极的探索和寻求提高施工技术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水平,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1]罗家坤.浅谈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0(20).

[2]顾锡明,李勇.武汉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墙、柱、梁整体滑模施工[J].施工技术,2009(24).

猜你喜欢
工期现浇钢结构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工期优化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计算方法的探讨
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广阔
关于工期索赔时差所有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