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探析

2013-08-15 00:49欧阳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6期
关键词:避雷线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欧阳军

(四川省段丽公司绵阳电业局,四川 绵阳 621000)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性质与任务

所谓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指电力工程建设人员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劳动工具等,极据特定的建设目标将建筑材料、半成品等建设为电力产品的过程,其涉及到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成本及项目安全等各个方面,从某种程度而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电力建设单位所有活动的核心内容。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任务可以总结如下:即以电力生产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基础,利用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将工程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度起来,使得人力、财力、物力等工程资源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全面实现高速、高质、高效益、低成本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二、某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实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110kV变电站工程总投资6200万,主变容量为12.6万千伏安,线路长度为1.76km,工程占地面积为421m2,变电站内环行道与巡视道路建设均进行相应的紧缩,与传统面积相比至少缩小了25%;为控制电缆沟的数量,将主控楼内的开关与保护室合并使用;为控制走廊的整体面积,实现多条线路同杆架设的施工方案。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25.5m2,建筑结构为门式钢架钢结构有檩体系,围墙选择100cm厚、高2.4m、长201m的蒸压轻质混凝板及H型钢柱;电容器组防火墙高4m,长度为53m。该电站工程选用的是两台新型环保变压器,总容量达12.6万千伏安,在提高容量的基础上减少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变电站的房屋建筑采用的是装配式建设工艺,选择新型复合型材料;电缆沟、构支架爬梯等均采用新型材料,且消防报警采用的是红外对射感应装置,该设备的先进性可以大大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下面针对该工程的项目管理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二)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1 设计创新

在本工程设计阶段其创新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提高总平面布置的紧凑性,一些不必要的建筑物合理取消,比如门卫室、巡视小道路以及配电装置区部分环形道路等,而配电设备与围墙的距离则进行合理压缩,在110kV内桥区域设置电容器场地,整个设计缩小15%左右的占地面积。其次采用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案,变电站中所有建筑物的结构均为预制结构,采用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作为建筑物的屋面及墙体,在现场进行装配,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环保效果好;再次,采用了单避雷线技术,用单根避雷线取代传统的双避雷线,不仅可以减轻塔重、对铁塔的结构做进一步简化,而且建筑材料的消耗也大幅减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最后,在项目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工程项目与计划、物资、招投标以及财务系的横向集成,提高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2 施工进度管理创新

从某种程度而言,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会对工程投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针对电力工程这类生产性投资工程来说,工程进度控制更为重要,所以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施工进度管理进行全面创新,以顺利实现工程管理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可以对工程资源的供应与安排进行优化,最终降低工程成本。传统的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在预定的工期内编制多个施工方案择优选用,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实际的施工进度却与计划进度存在较大差异,然后再针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调整策略进行补救,如此往复直至工程完工。而在本工程中由于采用的是装配施工方案,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装配式施工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筑物、构筑物的上部构件均是先经过工厂化预制成型的,再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安装,且安装过程中与传统施工方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干法作业,无需搭设脚手架,不仅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也加快了施工进度,且体现出较高的环保效益;采用预制钢结构体系作为建筑物主结构,同样在专业工厂将构件先制作完成,施工现场仅进行安装即可;本工程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这种多孔硅酸盐材料具备易切割、固定方法便利的特点,是一种可以标准化、工厂化生产的新型环保材料,应用该材料进行现场装配大大提高了施工安装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此外,综合室部分也是采用的装配式轻钢结构,同样可以采用工厂化制作,实际工程中仅用两周时间即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施工,包括钢结构、屋面以及墙体结构等等,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整整提前了35天之久。

3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

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项目与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相符,促使项目可以根据既定的质量目标实施相关的功能活动。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计划阶段、质量控制阶段以及质量改进阶段。在本工程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安全管理方面,施工过程中建立了由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组成的完善的管理网络,且以各类科学、适用的规章制度为支撑,全面落实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在施工现场推行标准化作业模式,制定作业标准指导书,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作业;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提高安全作业的环境水平;此外,还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考核,保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

其次在质量管理方面,实行挂牌上岗制度,即在施工现场设置各类宣传牌,主要内容包括工程主要负责人、施工质量标准、检查情况公告等;注意要及时更新检查情况公告的内容,保证其中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将其对施工人员的激励作用与警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质量管理中针对一些隐蔽性工程引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理念,比如地基处理阶段的回填土施工,只有通过有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层层把关,决不容许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比中土料质量与工程地质要求不符,则不得用于填筑;或者土层厚度达不能到要求,则不得进行下一步的夯打。要保证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就要针对各施工工序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强、便于执行的作业标准,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树立“人人皆品检”的观念,促使操作者自主的进行质量控制。

4 成本管理的创新

所谓工程项目造价是指整个过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验收等整个阶段所消耗的所有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工程造价是将工程的基本建设工作量采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工程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其所反映的是建设项目投资的规模,通过工程成本的高低可以体现出一个工程价值的大小。在本文实例工程中,采用干法作业进行结构施工,并且率先使用了单避雷线、蒸压轻质混凝土等先进技术与新型材料,这些创新技术与创新理念的应用均大幅降低了工程的建设成本。首先与传统施工工艺中大量使用水泥砂浆的作法相比,本工程采用干法作业,无需安装脚手架,并且采用的蒸压轻质混凝土材料密度较小,再加上较大的吊装机械作业面积减少了移位的次数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砌体墙施工成本相比,仅人工一项即可降低约40%;其次采用了单避雷线技术,用单根避雷线取代传统的双避雷线,不仅可以减轻塔重、对铁塔的结构做进一步简化,而且建筑材料的消耗也大幅减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输电线路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保证电力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程中要创新思想、改变思路,建立一个综合性强、专业程度高、相对独立管理组织,并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支撑,全面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还要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步骤,促使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都能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自觉地学习并掌握和运用项目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赵宏伟.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型[J].水电工程信息周刊,2009(12).

[2]赵浩宇.如何构建科学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模式[J].水电信息,2010(9).

[3]陈静洋.现代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J].电力科技,2012(6).

猜你喜欢
避雷线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基于滚球法的三角形避雷线最小保护高度计算方法
某避雷线断裂原因分析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浅谈城市输电线路防雷电设计的应用
推广应用单避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