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食品标签使用问题探讨

2013-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3年10期
关键词:食品标签配料表配料

侯 婷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中国 天津 300350)

0 引言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1]“一切说明物”包括吊牌、附签或商标,即食品包装和包装附着物上的所有信息构成了食品标签。标签的基本功能是介绍食品的真实属性,它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说明的描述。无论是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还是未包装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食品,都应在食品上标示清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质量(品质)等级、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和营养标签。

食品标签是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一种信息传播手段和沟通渠道,通过这种信息沟通可以使消费者通过食品标签标注的内容进行自我识别、自我安全卫生保护和指导消费。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绝大部分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会查看食品标签,能够不同程度地使用食品标签,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 查看标签太简单

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都懂得查看食品标签,但其中有些消费者只会简单查看生产日期,常会忽略标签中的其他内容,例如配料表、营养标签等。实际上,标签内的所有内容都有助于消费者正确选择食品。

除单一原料的食品外,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有配料表,配料表中所有配料按加入量从多到少依次排列,其中的复合配料按其原始配料从多到少一一列出,如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或法规,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重量的25%时,则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不必详细列出,但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必须列出。因此,消费者可以从配料或成分比例和含量上初步判断食品质量,从而选择自己需要的食品。另外,对于食品包装上没有过敏提示的产品,消费者关注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还可以避免食用含有过敏原的食物,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很多消费者没有阅读产品背面营养标签的习惯,不重视或看不懂食品营养标签。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能引导和帮助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做出有利于自身健康的选择、促进均衡膳食,尤其对于有特别饮食需要的人群,还能降低肥胖等一些营养性疾病及慢性病的发病率。例如,通过查看营养标签中的钠含量,一些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就可以控制钠的摄入量,避免有可能从食品中带来的危害。2013年1月1日起,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施行,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饮料、薯片、咸菜、酱油等预包装食品均需强制增加营养标签,否则不得销售。新标准的实施加强食品标签管理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认识水平。

2 被词语“陷阱”误导

有些消费者看到“无糖”、“低脂”,就认为这样的产品热量低,吃了不会胖,其实是个误区。“无糖”、“低脂”食品只能保证没有添加蔗糖或脂肪含量低,但很多依然含有大量的淀粉等高热量成分,所以吃得多了依然有可能发胖。

有些食品的名称比较含糊或相近,容易使消费者产生是同一种产品的错觉。例如:“纯牛奶”、“鲜牛奶”、“学生奶”,有些消费者认为都是一样的产品,实际上,这些产品的主料来源、辅料配方都是有区别的。那消费者如何区分相近的产品呢?这就需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通过查看配料了解食品组成差异,通过查看营养成分表了解产品的营养含量的不同,选取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有些消费者不能正确理解营养标签的含义,误认为营养成分表中的物质“含量”是整个产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实际上这里的“含量”一般指每100g或每100mL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例如一瓶饮料,净含量600mL,从成分表中能了解到碳水化合物含量为8g/100mL,意思是每100mL该饮料中含有碳水化合物8g,那么一瓶饮料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总计为48g,也就是说喝完这瓶饮料会摄入48g碳水化合物。根据营养成分表,配合食品的净含量,消费者就可以计算出从该食品中摄入的营养成分总量,有助于了解自己的膳食营养状况。

3 看不懂专业名词

看不懂食品标签中的一些专业名词是很多消费者在查看食品标签时的一大困惑。例如:很多坚果类食品在标签中会标注使用了“TBHQ”,没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消费者看不懂了,其实,“TBHQ”是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的英文简称,属于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可以在食品标签中仅标注TBHQ。又如:营养标签上的“营养参考素价值(NRV%)”,很多消费者完全不明白其含义。营养参考素价值是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简称,是专用于食品标签的、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在营养标签上,以营养素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标示,即“NRV%”。简单的说,“NRV%”是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占中国营养学会给国人推荐的每日营养物质摄入量的百分比。例如,某人进食某食品200g,营养标签上每百克提供蛋白质占5%NRV,也就是从该食品中摄入的蛋白质为日需要量的10%,另外占日需要量90%的蛋白质可以从其它食物补充。

广大消费者绝大多数并不掌握食品标签专业知识,而且,对他们来说也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去深入了解,所以解决消费者看不懂食品标签中专业名词的问题,可以一方面加强食品标签相关知识的宣传讲解,另一方面需要标签规范制定更加通俗易懂。

4 分不清各种标识

现在销售的食品在食品包装上或多或少都印有各种图形的食品安全标识,这些标识的含义、作用许多消费者都理不清。例如:很多消费者就不明白绿色食品AA级和A级有何区别,那种更好。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2]AA级绿色食品标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的基本要求。显然,AA级绿色食品比A级绿色食品品质更高。

食品标签上标示的各种安全标识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安全信息和保证,最直接地向消费者传递食品的“安全信号”,具有显示食品品质的功能,如绿色食品标识、无公害食品标识、QS标识等。这些安全标识已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认识,其作用在一定的区域和一定的程度上已被大众所认可,并且影响到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心理,这是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进程中可喜的现象。但是食品安全标识的内涵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消费者在认知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和误区。目前,这类标识种类繁多,其作用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和认可度。[3]加强食品包装上标识的宣传讲解,多数消费者应该是可以认知的。

5 总结

据统计,食品标签信息关注度、信息源信任度、信息充分度以及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4]因此,消费者合理使用食品标签有助于正确购买决策的形成。我们应向食品标签管理制度先进的国家借鉴经验,加强食品标签知识的普及宣传。[5]需要特别指出,正确使用标签的引导教育对象,除了成年消费者,还要关注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一般都缺少食品标签知识,但他们却是最需要被保护的群体。总之,消费者在日常选购食品时,充分了解、正确使用食品标签,有助于正确选择自己需要的食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2]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最新中国绿色食品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何炘,王玉琴.食品安全标识对消费者购买影响力的调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09.

[4]张传统,陆娟.食品标签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以婴幼儿食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09.

[5]邹强.美国食品标签管理的细微之处[J].上海包装,2012,10.

猜你喜欢
食品标签配料表配料
丢失的配料
益生的菌
食品配料表,你怎么看?
食品标签别玩“躲猫猫”
特殊的配料
食物的秘密都在配料表
我国同国外食品标签标准的对比研究
PLS-500L自动化配料系统设计
修订食品标签规定
台湾地区食品标签标准及其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