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

2013-08-15 00:49赵红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17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机械化

赵红军

(双辽市王奔农机站,吉林 双辽 136400)

1 发展农业机械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主要部分和主要标志,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点。为了提高农业的产量,让农民收入增加,则必然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这也是一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看出,农业的机械化也正在改善“三农”的发展状况,不断拉近城乡发展的距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作出贡献。

2 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因素

2.1 不合理的农业机械装备是影响农机具整体功能的重要因素。在这些装备中,大多数是小型和微型机具,而大中型的农机具则相对比较少,这种较低的配套率导致了相对而言很窄的农机作业范围。虽然在很多方面役畜生产已经被机械生产所代替了,可是这些小型的机械对于种植与农产品粗加工方面的帮助并不是很大,这种机械装备的不合理性制约了农业向生产集约化方向转变的效率。

2.2 农民的思想观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如今,传统观念已经植入农民的脑海中,很多农民对高技术含量的新机具和新技术产生兴趣不大,这样的思想与现在的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

2.3 由于经济的影响,买机具和用机具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非常困难。并且对于这种一次性需要投入很多成本的生产方式对比于世界上的主要经济强国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的。在此之下,还有不断上升的油价和机车的老化等问题影响农户利用机具生产的积极性。根据研究发现,油料方面的成本在整个农机工作中占到了45.6%。

2.4 体制也影响了农机发展的进程。大中型机械的大规模作业与农户的家庭式耕种有着不少的冲突。在土地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的工作中,机具的工作成本只需要150元/hm2,这是对于每8小时可以耕种4hm2左右的22.8kW的机具而言;可是由于农户作业的田块又小又不集中,效率低到最多耕种1.67hm2的程度,可是工作的成本却要达到210元/hm2。这样的情况智慧导致作业的效率底下而成本却很高。

2.5 薄弱的农机化服务体系是的社会整体的服务程度较低。乡县机构的革新导致很多农机管理服务站被合并或取消,这种情况是的整个服务体系得不到完善,降低了它的工作职能。整体的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机现代化所要求的水平导致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相对比较慢。

2.6 中国在农业方面与其他有实力的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和农业装备的落后使得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有着相当明显的距离。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日本是中国的30倍,西班牙是中国的35倍,加拿大是中国的100倍,美国是中国的128倍,这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2.7 法律的规定不够完善,实施不够到位。各种假冒伪劣农业产品随处可见,没有足够完善的机具保障体系是的农户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向有关监督部门投诉。只有依法管理农机化的发展才能使生产经营以及使用者的权益得到足够的保障。

3 科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及对策

3.1 要大力宣传农机化并不断改进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与主要标志,农业机械化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与倡导。在这项工作中要积极引进满足市场需求的机具,要即使调试生产的环节与技术,同时要能够在提高水平与科技含量方面得到一定的突破。

3.2 要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这项措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农机企业的培植与引导。在农机企业或者专业户有问题时帮助解决,为他们增加服务的项目,不断完善自我以使得他们在社会化服务中能够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其次是要引导和鼓励。作为农机社会化发展的纽带,农机工作中的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对增加经营效益和增加机具利用率有着积极的影响。最后一方面是完善公共服务工作。要能够使生产经营组织得到准确、及时并且全面的信息一定要建立健全信息的采集、归纳与通知制度。

3.3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这项法律自2004年11月1日实施起,就开始了我国有着法律体系保障的农机化发展的新时期。在相关执法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农机部门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与落实这项法律法规。同时,地方上的农机管理部门为了使农机化发展更好的进行法制化管理,也大力宣传和制定合适的农机法律法规。

3.4 将生产区域化以及经营规模化以便机械化连片作业更好的发展。生产的区域化与经营的规模化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政府需要引导农民取得一些特有的产业优势,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生产开发指导。举例来说,法国的巴黎地区主要生产小麦等谷物,而西南部主要生产猪等畜类,卢瓦沟流域大多生产奶牛,中部地区大多生产牛羊,东部地区是主要的林业区等等。

3.5 国家加大在财政上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已经可以支持农村与农业的发展了,因此国家更要提高在农业与机械化生产上的投入程度。全国财政在2002年对农业机械化投入了24亿元,占财政收入的1.3%。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为农业发展作出支持贡献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作为政府则更是要加大在农业与机械化生产上的支持力度。在日本农业机械化的实例下,我国政府需要在与地方实情相适应的情况下加强对农民与服务机构乃至大型机具的购买方面的补助,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3.6 为了提高大型机具的发展速度,要大范围的调整装备的结构。大力引进外国的先进机具可以平衡发展农具机械化,为农机的向复式高性能转变和成为兼顾经济作物农器具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中央经过讨论研究决定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农业产量要增加,农民收入也要增加,这使得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利用机械化生产成为刻不容缓的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达成城乡经济和谐稳固发展、社会和谐健康的目标。

[1]胡超.农业机械掘进机的使用与改进[Z].2007.

[2]平永生.农业机械机在农业种植中的使用[Z].2009.

[3]王晨明,王元勋.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J].科学技术,1999(01):43-45.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机械化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