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院校平安校园的创建

2013-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法制职业院校校园

郭 锐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 徐州221151)

0 引言

2013 年4 月1 日,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某出现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加重,16 日下午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成分,经调查认定为室友林某投毒所致。2013 年16 日深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同学于5号楼4 楼宿舍内因玩LOL 游戏发生口角,并大动干戈,一人拿起水果刀扎入另一人胸口,导致室友蒋凯同学受伤,送至同仁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 这是近期发生在眼前的两件血淋淋的事实,反映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形势堪忧,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可见,杜绝此类恶性案件的发生、创建平安校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笔者以职业院校为例,研究分析引发职业院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原因,探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1 引发职业院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原因

职业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 校园安全问题更是不容乐观,且引发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也更加复杂。 经研究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弱点、教育的偏差、法制宣传力度不够等三个方面。

1.1 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弱点是诱发校园安全问题的直接因素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 学习动力不足、世界观缺失、人生价值观不正确等弱点,进入职业院校后,于技能训练地位的提高且文化基础课的要求标准大幅度降低。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尝到了初次成功的喜悦,自我意识得到飞跃发展;还有一部分学生仍然没有任何变化,技能操作成绩依旧一塌糊涂,这部分学生认知能力低,面对挫折无法正确应对,容易产生道德偏差和价值扭曲。尤其在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案件中,表现出他们的好奇、好胜、易于冲动和不计后果,他们追求认同感,看重同学、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受逆反、模仿、意气、报复等心理的支配,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1.2 学校与家庭教育发生偏差

由于学校教育中重视教学质量、 忽视品行教育的现象较为突出,许多成绩不突出的学生长期受到压抑。 另外,为数不少的父母认为只有差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希望,处处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造成孩子性格扭曲等问题的发生。 还有的家庭因为自身问题,比如单亲、不和睦等情况的存在,给孩子造成伤害,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孩子在外界的诱导下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1.3 法制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一些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违法犯罪缺乏最起码的警惕

由于拜金、享乐等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学校往往忽视法制宣传工作或者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在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的一些问题,引发违法犯罪的事件。

2 加强法制教育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基本保证

学校要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之外适当增加法制课时,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通过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法制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表现好的犯人现身说教、以及让平安法制建设指导员担任校外法制辅导员等多种形式, 大力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从根本上消除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内在动因,促进法制意识与行为的规范养成。 同时,学校的团委与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校园检查力度,对校园不文明、不道德等不良现象要早发现、早通报、早整改,净化校园环境,并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板报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放大法制意识的渗透效应,对活动中“优秀个人”、“优秀班级”进行表彰,推动法制意识深入人心、践之于行。

同时,从社会入手,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教育,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治安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 文化部门对网吧等场所应进行严格管理,坚决制止诱惑、唆使、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行为。 综治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辟出一片健康纯净的天空。

3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共同教育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关键

创建职业院校平安校园, 学校要积极倡导家长对孩子的全面关爱,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父母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把品性操守、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等一并纳入关爱范围,并根据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经常性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生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补充精神“食粮”,提升孩子修养。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家风。职业院校学校作为孩子成人、成才的具体教育地点,要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 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行踪及时进行交流和反馈,互通情况,防止脱节监督,尽量“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监管之下,健康成长。

4 平安文化是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步伐的有效措施

平安文化是指“德”文化、“和”文化、“法”文化,崇德尚和、明理守法是平安文化的应有内涵。 平安文化建设就是用文化的元素、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和深化平安建设,平安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共同理想凝聚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优良道德规范人,以先进文化促进公众平安意识与行为养成,引领广大学生自觉倡导平安理念,倾心守护平安成果,这也正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具体体现。

按照“从无形到有形、再从有形到无形”的思路,活化形式、创新载体,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物化载体来营造良好环境、体现平安理念、传授平安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塑造人。 精心搭建平安文化建设平台,大力推进平安文化进校园、进班级、进宿舍活动,看站平安文化主题活动,在校园设立平安文化长廊,用石刻、雕塑、图板等形式宣传平安理念,选择一些班级、宿舍进行重点指导,树立一批平安文化样板,组织开展平安主题的晚会、诗歌朗诵、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强化平安意识、树立平安理念。

文化富有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通过开展平安文化建设,将文化的元素融入平安建设,用文化的手段服务学校管理,把推进平安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作促进良好行为养成的过程,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动员学生、组织学生、服务学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 认识文化的属性特点,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找准平安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创新实践,推动平安文化在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是平安文化建设的目标所在。

可见,创建职业院校平安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每一位师生和学生家长,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需要统筹把握、扎实推进。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1]姚红雨.学校安全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Z2).

猜你喜欢
法制职业院校校园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法制严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