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心慌意乱咋办?

2013-08-15 00:44檀培芳
中国石油石化 2013年10期
关键词:行为主义演练心理学

技能的心理演练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实施一系列练习后,沟通中即使面临各种应激情景,也会面不改色心不发慌。

檀老师:

您好!看了您给很多人都解决问题,觉得说得非常好!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每次与他人沟通就会非常紧张、脸发烫、腿抖、心虚、说不出话来。这个问题一直纠缠了好久,这个样子在很多场合都造成了很多苦恼。特别是如果让我做一个选择,我就会感到非常紧张、焦虑。

TA

这是在我博客留言里问询的问题。简短的几句话,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但是看得出来这个困惑让TA很纠结。尽管我回复过类似的问题,但考虑到咨询当中此类问题还是很多,故而再一次作答。

一般而言,与人沟通中的焦虑,比如说脸红、发抖、心慌意乱、手脚不知放在哪里等等,都不是先天就有的,有可能是在早先某一次交往中碰了钉子、遇到窘境或者受到奚落,这个窘迫的情绪在自己脑海中留下了烙印,而且也可能对这个情景错误地归因(认为是自己不好导致的)。当你越在意的时候,你会越关注细节,并会反复琢磨自己哪里还不得当,也更加会有不满意的情绪,不用多久这种情绪就成为一种习惯了。这就是心理学的负强化效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不管是功能性的还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不良的或不适应的,都经学习而获得,而且也能通过学习和训练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学习的过程就是强化过程,只不过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学习的原则就是受奖赏的、获得令人满意结果的行为,容易学会并且能维持下来(正强化);相反,受处罚的、获得令人不悦结果的行为,就不容易学会或很难维持下来。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关心所谓“潜意识”或“内在精神的症结”,也不管行为发生的动态和因果关系,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当前可观察的非适应性行为上,相信只要“行为”改变,所谓“态度”及“情感”也就会相应改变。

具体该怎么办呢?

首先,当你再体验到焦虑时,可以想象以前成功的经历和结果,还可以回忆其他令人愉快的情形。这样,可以降低已经体验到的焦虑情绪。

其次,可以寻找、搜索、学习、记忆并练习一些常用的客套话;还可以多设计几个沟通时的场景,设想遇到什么场合,见到什么人,谈到什么话题,如何应对;还可以采取观摩示范学习法,找一些视频资料来学习参考。要注意的是任何学习训练都要逐步进行,不能过快过急,当然多方面准备、观摩比单方面结果更好。

另外,技能的心理演练也有助于降低焦虑情绪,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沟通技能的改进可促使自己的自信心增强;二是在重要的沟通前进行技能的演练,可使自己将对沟通的担忧转移至对活动的注意上;三是承受力练习,比如可以想象自己正在一个无人的场馆进行演讲,然后想象自己在有同伴观看的情况下演讲,接下去想象观众正注视着自己的情况下演讲,最后可想象在观众发出对自己伤害性言语的情况下演讲。在实施了这一系列练习后,在随后的沟通中即使面临各种应激情景时,也会面不改色心不发慌。

我还想说的是,很多人担心自己与人沟通中出错,于是就越怕出错越不敢说话,越不敢说话就越不能交往。这其实也是强化效应,只不过是负性强化罢了。尽管心里在说“不要”、“不能”、“不许”,但因为注意力都在此事件、此情形上,反而更加达不到“放弃”状态,处于精神交互作用对行为影响的恶性循环之中。

心理治疗中有一种方法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是说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还认为把事情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使自己陷入了精神交互的旋涡。主要的方法是要求处在焦虑中的人,对症状及继发的烦恼不介意、不回避、不抵抗,要坦然面对现实;在接受烦恼的同时,情绪就自然发泄,再采取积极行动,去做应该做的事,体会控制情感及行为的成功,在新的经验形成中反复强化,增强信心,达到重塑的目的。

最后提醒一句,是否存在有“自己过分在意结果”的情况?还希望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您的困惑。

再次感谢您的信任。

国际EAP协会认证咨询专家 檀培芳

猜你喜欢
行为主义演练心理学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转变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民事法律行为类型化的创新与完善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