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法检测乙肝的影响因素

2013-08-15 00:47李丽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乙肝抗原标本

李丽娟

郑州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 450003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同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目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简称酶免)是实验室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利用酶催化底物反应的放大作用,是一种因相酶免测定方法,因其实用、简便、经济、环保且敏感度较高,被用为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首选方法。但是其影响因素较多,因而难免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所以了解影响因素对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ELISA法测定乙肝的影响因素及具体处理方法做如下报道。

材料:统计2011年度该院门诊、体检、住院所有酶法检测乙肝五项标本的结果。仪器和试剂:使用安图生物酶标分析仪、深圳汇松PW-960洗板机和上海科华生物乙肝诊断试剂盒。

1 标本因素

①病房标本:首先收到后要认真核对患者姓名、信息必免错查,核对后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如溶血、严重脂血)和申请单要拒收,并登记拒收登记本,与临床联系。门诊标本采集时要使用静脉采集真空玻璃管,避免试管重复使用造成污染,而且尽量不要使用塑料管,因为塑料管能吸附抗原物质,标本放置过外会使抗原含量降低,造成假阴性。②正规操作应在血液完全凝固后,运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血清,清除血清中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否则会在检测中造成假阳性,分离血清后要及时检测,避免溶血,如果条件不允许,将标本置于4℃冰箱保存,尽快检测。③出现严重溶血标本时,如果用ELISA法检测乙肝,反应孔对血红蛋白有非特异性吸附作用,细胞内液进入造成对血清的稀释作用,所以轻度溶血也会造成假阳性结果,因此不能使用溶血标本。④在冰箱中保存过外的标本,不敢保证保存过程中是否受到细菌污染,而产生非特异显色,导致本底深造成的假阳性。

2 试剂影响因素

首先试剂质量是影响检测结果的直接因素,其抗原抗体纯度、抗体的滴度、亲和力和特异性对测定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另外试剂应该用4℃冰箱保存,使用前必须试温放置一会且最好一周内用完,才能提高操作质量。

3 操作失误

①首先要使用一次性加样吸头,必免污染,另外加样过程中一定要垂直加入准确量的血清,加样要准确。避免出现加错孔或把血清或酶喷溅到反应孔外,造成污染。且勿触碰包被板底部,使抗体(抗原)脱落影响结果。②温浴。一般ELISA检测乙肝五项的放置的温度为37℃,如果温度太高就会使包被物脱落失活,而温度达不到37℃时,则影响反应速度,从而影响测定结果。③加样后序操作。首先是加样后放置一定时间后洗板,实验的成功与否洗板有着很大的关系要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配制洗液,手工洗板一次把反应孔内的纤维蛋白凝块洗掉以免堵塞洗板机。洗板时要注意每孔注满,且不能让洗液溢出反应孔,否则造成相互污染,还应注意的是洗板时要在注入反应孔洗液时停顿一定的秒数(参照说明书),然后弃去用甩板机甩干,如果板上的残留液未拍干净,也会出现假阳性。为了提高洗板的质量,洗板机要定期清洗,以免长细菌降低洗板质量。另外,显色剂A和B一定要按要求准确量加入反应孔后充分混匀,且要避光反应够规定时间,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使浓度低的标本不显色,造成假阴性。

4 结果判定

ELISA法最早是根据肉眼观察显色的深浅判定结果,但是肉眼判定结果存在一定的客观性,影响判定的准确性,所以现在在部分医院现在都运用酶标分析仪检测,设空白阴、阳对照孔,确保空白及阴、阳对照孔吸光度在有效范围内,否则会致使计算出来的OD值、S/CO值影响阴阳性判读。另外要注意,仪器判读还是要与肉眼观察相配合,才能得出正确的检测结果。

5 各种干扰因素

①带现象。在平常的操作过程中,有时标本的浓度很高时,显色反而会减弱甚至不显色,造成假阴性,这是由于固相抗体只结合一定量的抗原,在抗原浓度过高时,抗体被过量抗原饱和,不能结合固相抗体,而导致假阴性。②一些药物会影响乙肝ELISA法检测,如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后,免疫球蛋白会和乙肝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在乙肝检测中测不到表面抗原,出现假阴性。而注射乙肝疫苗后,如果注射完马上检测乙肝五项,一些人会出现一过性的表面抗原阳性,影响临床诊断。

综上所述,ELISA检测乙肝五项时影响因素较多,我们要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必须规范、仔细的操作,尽量避免或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协助临床,报出更准确的检验结果。

[1] 王璐.ELISA法检验乙肝标志物影响因素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4).

[2] 杨琳.乙肝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59.

[3] 张艳华.酶标仪检测乙肝五项的影响因素[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1-82.

猜你喜欢
乙肝抗原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