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手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分析

2013-08-15 00:47汪压尘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硬膜外手术室血压

汪压尘

简阳市川空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400

患有急腹症的病人应尽快的实施手术,但由于麻醉实施前仍需一些时间,所以在此时间内应争取对患者的病情做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以便能快速的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药物和实施方法,预防发生意外,并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实行预防工作。

1 临床资料

整合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5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6岁,平均年龄为35岁。发病后的6 min~2 d内进入医院实施治疗。

2 麻醉前的准备、用药以及操作

2.1 麻醉前的准备

2.1.1 心理护理 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对于临床麻醉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患者恢复心理健康有积极地作用。由于急腹症患者病发时较为急促,如未使其正确的了解麻醉知识,会让患者产生抵触心理,质疑麻醉后的效果,严重的会出现惊慌失措、恐惧等负面情绪。因而,在实行麻醉前,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说明,有效地改善患者产生的不良心理情况。并不断的鼓励病人,逐渐消减其慌乱感和恐惧感,减轻患者出现的心理压力[1]。使其慢慢的信任医护人员,并积极地配合对疾病的治疗,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2.1.2 手术室内的环境 实施手术前应注意检查手术室内的环境,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2~25℃之间,湿度保持在47%~57%之间。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进行急腹症手术的患者会出现内出血的情况,因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运行较慢,而手术室内的温度较低,患者受冷后易产生并发症。但如果手术室内的温度过高,则会出现患者体内缺水的状况。湿度过低的话容易造成电解质的情况。因此,对手术室内的环境要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室内的温度及湿度控制在患者所需的环境。

2.2 麻醉前用药

应重视麻醉前的用药情况,可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腹痛症状以及消除其慌乱、紧张、恐惧等心理、但必须注意对患者用药时,应在不影响其血压下降或是出现呼吸受到抑制的前提下进行施药。对于呼吸和血压正常的患者,应按照常规进行给药;对于昏迷和生命垂危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镇定剂,选择采用抗胆碱的药物;对于体温过高的患者,可选用东莨菪碱的药物;对于已休克的患者,可实行静脉分次的少量给予用药的方法。

2.3 麻醉的方法

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将呼吸、血压、循环功能正常的患者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进行手术。选择适合的位置作为手术的穿刺点,保证穿刺针在对患者实行硬膜外腔穿刺的时候,其针尾的开口处朝下,接着对患者体内注入已调配好的4 mL的0.5%罗哌卡因。然后实施穿刺针的调整,使其开口处的方向转变为朝下。再一次实行穿刺针对患者实施硬膜外腔的穿刺后进入硬膜外的导管。因硬膜外的阻滞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如心脏功能的减弱、呼吸抑制、心交感神经、血压不稳定等。因此,在进行手术麻醉的硬膜外阻滞给药时,应该实施分多次给药,每次给药的剂量无须过多[2]。

2.4 麻醉的操作

2.4.1 实施硬膜外的麻醉 适应性:硬外膜麻醉的使用情况,较适合在患者呼吸和循环的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使用。又或者是手术前存在较低的血容量,但均已获得基本纠正的急腹症患者。

2.4.2 常用药物 1%~2%之间的利多卡因、0.25%~0.33%之间的丁卡因、0.55%~1.0%之间和0.5%~0.75%之间的罗哌卡因均都可在麻醉中进行使用。若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在局麻药中加上1:200000的肾上腺激素,也就是每20 mL的局麻药中加入0.1%0.1 mL的肾上腺激素[3]。而为了能更好的把药效达到原有的效果以及成功把时间延长的目的,常把这两种药物混合在一起使用。

2.4.3 给药方法 按照以下的程序对急腹症患者进行给药:①注射药物前迅速的扩散溶解;②对患者体内注射经过试验的3~4 mL的药剂量,根据患者的血压波动的幅度以及其发生的组织范围,观察所使用的药物给患者带来怎样的反应,如给药后,未出现网膜下腔阻滞的情况,却致使血压不断下降,应迅速的进行补液和使用升压药物,过后在给药的时间要相应的延迟;③在体内注射经过试验的药剂量后,5~10 min之内如未发生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情况,血压也显示稳定状态,就可实行隔5~10 min之后再进行3~5 mL的注药,直到阻滞的区域符合手术的要求;④手术进行中,可依照病人的麻醉反应、麻醉效果、其他局麻药类型和手术的时间进行确定之后该实施给药的具体时间和药剂量。

3 结果

经过治疗,2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后的一个星期里没有出现患者死亡情况,全部患者无任何因为麻醉处理不当而产生并发症状。

4 讨论

在临床麻醉的工作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判断:使用针扎患者,或者是直接用手掐患者的皮肤,然后询问患者对此举动有无感知,进而肯定注射麻醉剂后的效果和其阻滞平面。另一种方法是运用蘸有冰盐水的棉球直接接触皮肤的表面,测试患者对这一刺激有无感知,从而对麻醉平面进行判定。急腹症手术的临床麻醉维时间应依据患者的病情而定[4]。对于心血管功能已得到恢复的患者,麻醉的维持应与择期手术的患者相一致,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仍要依据病情的变化及时做出对麻醉深度的调整,尤其是具有较差功能的心血管储备患者,更应该严谨的对待。而对于休克状态下的患者麻醉药剂的使用量应相对的减少,仅维持足够的麻醉剂量即可。可采用低浓度的七氟烷,因其对体内的影响循环因素较小,较适合处于休克状态的患者使用。也可使用0.05%~0.1%之间的氯胺酮溶液进行静脉滴注,并与其他的镇痛药物相结合,实施麻醉。对于垂危的病人较适用于神经安定阵痛麻醉,其对心率和高血压只会形成较为轻微影响,其体内的循环系统的维持也较易稳定,但在实施时,必须及时补充血容量,以免造成血压下降。

麻醉的方式主要是以安全且有效地原则实行。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较小的是硬膜外的麻醉方法,但其麻醉的部位较为有限。而在手术区域较广的范围或者病情严重的急腹症患者,如采用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方法应不可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转变使用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方法。当麻醉的效果结束后,患者体内的麻醉作用还没有彻底的消失,其心肺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也还没有彻底的复苏完全,所以更应该提高对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总的来说,应多了解和研究各类急腹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加急腹症手术麻醉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手术中推广和应用。

[1] 周星星,张溪英,屈双权,等.90例新生儿急腹症麻醉处理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5):72–75.

[2] 魏燕琴,陈显臻,潘泽清.鼻氧管采样连续监测PET CO2在新生儿急腹症手术静脉麻醉中应用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1(4):635–636.

[3] 于静,赵海燕,林常惠.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屏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5):2413–2414.

[4] 黄运伯,田国刚.丙泊酚与七氟醚在老年急腹症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1):7654–7655.

猜你喜欢
硬膜外手术室血压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