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并发症及防治

2013-08-15 00:47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适应症阴式卵巢囊肿

马 辉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营口 115100

本文对100例非脱垂子宫患者进行阴式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对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并发症及防治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30例非脱垂子宫患者均于2009年6月—2011年12月在某院进行手术治疗,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4±1.5)岁,产次0~4次,平均(1.4±0.5)次。其中有15例为子宫肌瘤患者,占50%,且15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6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9例有卵巢囊肿;5例为子宫腺肌病,占17%;3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10%;3例为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占10%,4例为宫颈原位癌患者,占13%。30例非脱垂子宫患者中,13例有腹部手术史,占13%,如2例行剖宫产术,8例行阑尾切除术,3例行胆囊切除术。17例患者子宫大小如孕9~14周,平均(10.5±2.5)周;35例如14~20周,平均(16±3.5)周。

1.2 手术方法

30例非脱垂子宫患者均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前需进行常规备血、进食、灌肠、留置导尿管等一些列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 0.05为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30例非脱垂子宫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均取得成功,其中有18例患者行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8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4例患者行加附件手术(1例患者剥除卵巢囊肿,1例患者切除双侧附件,1例患者切除一侧附件,1例患者切除一侧输卵管)。30例非脱垂子宫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5±10)min;平均出血量为(189±67)mL;平均子宫体积为(440±15)cm3。在术中及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有1例患者膀胱损伤,1例患者术后有阴道出血现象,且经治疗后,均痊愈,效果良好,且上述并发症患者均无盆腔炎手术史。

3 结语

阴式子宫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切除子宫的手术方法之一,鉴于其从阴道取出子宫不存在腹部开口,手术创伤性小、对子宫周围膀胱、肠道等干扰性小、术后疼痛较轻且患者自身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已成为临床治疗非脱垂子宫患者的首选方法[2-3]。目前国内很多家医院对阴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技术改良,其适应症已由传统的因附件病变手术而不能保留子宫、不需要保留子宫及子宫自身有病变逐渐扩宽,相对提高了手术的难度和技术等级。本文选取的30例非脱垂子宫患者中,13例有腹部手术史,可见,腹部手术史尤其是剖宫产史患者仍可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但是术前应对子宫的活动度准确检测,对于活动度差及盆腔有粘连的患者应严禁使用该手术。在进行改手术时,对于卵巢囊肿的患者可同时给予处理,减少了患者的病痛,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但在手术中,极易发生膀胱、直肠、输尿管等邻近脏腑的损伤及术后出血的现象,主要由视野狭小及操作困难等因素造成,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有1例患者膀胱损伤,1例患者术后有阴道出血现象,且经治疗后,均痊愈,效果良好,且上述并发症患者均无盆腔炎手术史。对于发生膀胱损伤的患者术后应立即修补,对周围的粘连也应及时处理。术后阴道出血是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缝合止血不牢固、创面及缝合处漏血、引导内纱布填压不紧或血管结扎不牢固等因素造成,对于此类现象,医生应立即给予处理,注意动作的轻柔度,不能粗暴的牵拉。近些年来,随着微创技术腹腔镜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将其应用于阴式子宫切除术上,提高了视野得清晰度,避免了单独阴式子宫切除术视野模糊的缺点,且已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且已经被公认为切除子宫的首选方法。手术指证逐渐扩宽、技术的日趋娴熟,临床的稿满意度,加上其痛苦小、创伤性小、美容效果好的优点,已逐渐成为子宫切除术的主流。

[1] 周冰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75-76.

[2] 马玉屏,李如洪.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症及并发症探讨(附178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2):92-93.

[3] 伍凤莉,罗立华,申桂华,等.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症及并发症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7):439-440.

猜你喜欢
适应症阴式卵巢囊肿
基于价值的多适应症药品医保准入模式探讨
完整精算法与简易调算法
— 多适应症药物准入评估方法比较研究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89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扭转的手术治疗体会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什么是阴式手术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