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重点流域“十一五”期间环保工作综述

2013-08-15 00:50张玉珍王智苑
中国环保产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十一五福建省流域

张玉珍,王智苑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州 350013)

引言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几大重点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工作均取得l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是福建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加快生态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产业集群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域水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对“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几大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回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福建省几大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

1 福建省几大重点流域的社会与自然现状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主干流长559公里,涉及福州、南平、三明、龙岩、宁德、泉州等所辖的36个县(市、区),流域面积达6.1万平方公里,约占福建省陆域面积的一半,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立方米,主要包括建溪、富屯溪、沙溪、古田溪和大樟溪等5大支流,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共33条。2010年,流域人口占福建省人口总数的35%,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33%,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区之一。闽江流域还是福建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福建生态省建设中占重要地位。

九龙江由北溪、西溪和南溪三大水系构成。其中,北溪主要支流有雁石溪、万安溪、新安溪、双洋溪、新桥溪、溪南溪、温水溪、下浙溪、马洋溪和龙津溪,西溪主要支流有花山溪、船场溪、永丰溪、龙山溪。流域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福建省陆域面积的12%。流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7%,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26.7%。

敖江流域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福建省第六大河流,流域包含福州市的晋安区、连江县、罗源县、闽侯县、闽清县和宁德市的古田县等6个县(区),26个乡镇。流域面积2655平方公里,河长137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7.28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龙舞溪(又名紫峰溪)、斌溪、徐州溪(含黄浦溪、文山岗溪)、日溪、桃源溪、牛溪、桂湖溪等七大支流。

“十一五”以来,福建省几大重点流域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崛起,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总体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局部水域水质有所改善。

2 闽江流域“十一五”主要环保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和完善水环境保护机制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流域水环境保护基本形成以计划带项目、以项目促落实,上下游之间、部门之间协同配合的格局,强化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在工作机制上,建立了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水环境治理项目,各市、县(区)政府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在管理上,形成省政府批准,县市分别制定实施规划或计划,落实重点整治项目的机制。

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福建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暂行)》和评分细则,并连续4年将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做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制、政策保障。

抓好流域减排工作,通过分解落实减排责任、强化减排问责规定、将减排成效列入绩效考核,同时出台减排“一票否决”、未完成减排任务的限批、城镇污水处理运营费同处理效果挂钩等一批配套减排政策,不断完善减排机制。建立健全流域补偿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来激励上游地区治理污染、改善水质。这些机制和政策都有效地推动了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落实国家政策,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实行严格的环保审批制度,对污染严重、环境风险高的项目予以否决。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加快推进重点排污行业整合提升,促进传统产业集聚和升级优化。

在污染整治方面,突出造纸、制药等行业的深度治理,扶优汰劣,全面推进造纸、纺织印染、制革、化工、电镀等行业清理整治,基本完成造纸企业执行新排放标准要求的废水深度治理工作。全面实施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拆除、关闭禁养区内养殖场,流域共搬迁拆除近4000家养殖场,控制生猪养殖规模,全面禁止在禁建区内新建、扩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同时加强对禁建区外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改进养殖方式,推行生态种养模式。

(3)加大控源减排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

“十一五”期间,流域新建、扩建了28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7.25万吨/日。2010年,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73%,较2007年提高了23.4%,全面实现了“十一五”末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的目标。同时,流域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推进工业污染集中治理。

(4)严格环境执法,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流域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严格执行《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提高了执法监管效能和执法水平。开展对重点排污单位的定期监察和监测,并实行“日调阅、周分析、月汇总、季通报”,加强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对环境违法问题依法严厉处罚,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

流域连续五年先后开展了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建设项目环境违法,矿山、钢铁、涉铅、造纸等行业环境安全环保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0多万人次,立案调查涉嫌违法企业1200多家,取缔关闭违法企业400余家。流域已有64家工业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占工业企业总数的36.4%,29个重点工业园区已全部开展规划环评,其中69%已经通过审核。

(5)落实生态保护任务,加强生态保障能力

福建省完成了《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颁布实施了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办法和条例等,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保障。“十一五”期间,流域共创建4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和2个国家级生态村,86个省级生态乡镇和60个省级生态村。2009年,流域森林覆盖率为7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流域拥有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1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分别占全省数量的69%和51%,并拥有36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

“十一五”期间,闽江流域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环境补偿试点地区。建成生态公益林2050多万亩,基本建成林业生态保障体系,并积极探索完善生态补偿新机制。

3 九龙江流域“十一五”主要环保工作

(1)强化畜禽养殖业整治,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

“十一五”期间,九龙江流域实施畜禽养殖的禁养区和禁建区政策。对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户进行搬迁、关闭或拆除,对禁养区外畜禽养殖户开展污染治理,建设污染物收集池、沼气池、氧化池,配套鱼塘,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进行网箱养殖整治等。“十一五”期间,龙岩片累计关闭生猪养殖场约1.2万户,关闭拆除猪舍面积242.2万平方米,清(减)栏生猪约86.5万头,累计建成沼气池约50万方,生化塘约100万方。

(2)加快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有力促进控源减排

“十一五”期间,流域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8座,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能力大大提升,每年削减COD 负荷2.1万吨,削减氨氮负荷0.2万吨。

(3)加强环境执法和立法,推进水污染防治

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加强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非法排污的跟踪查处。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依法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制定了《福建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暂行)》和评分细则,并由省政府批转实施,促进了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4)创新和完善机制,保障流域水环境保护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节能减排、生态功能区划、产业发展环评、区域和行业规划环评作为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出台环保监管的“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健全了环保工作定期报告制度、环境突出问题乡镇单列管理制度、约谈制度、乡镇水质交接考核制度、项目限批制度等“五项制度”。龙岩市实施乡镇交界断面水质目标责任制、重点乡镇环保工作单列考核管理制度;漳州市实行河长责任制,明确县(市、区)长是辖区水质达标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九龙江流域藻类防控工作,特别是建立了主要水库、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系统以及北溪水库、水电站联动、生态用水保障制度,有效遏制了全流域大范围藻类爆发的态势。建立了流域三市联合巡查、联合监测、联合治理的 “三联合”工作制度,初步形成了流域三设区市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监督当地政府不断加大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工作力度,确保流域人民饮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4 敖江流域“十一五”主要环保工作

(1)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整治力度

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建成沿江一级水源保护区隔离墙和绿化隔离带,以及一级保护区内居民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拆除了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养猪场,并取缔了山仔库区所有拉网捕鱼,向库区内投放近170万尾鱼种。在保护区和周边农村推广有机肥,并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含磷洗涤剂。

(2)加大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生活污染处理能力大大提升。敖江流域各县均已建有污水处理厂。结合生态乡镇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成12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完成红庙岭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垃圾渗滤液接入洋里污水处理厂处理工程,使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的绝大部分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的治理。

通过新建罗源县城区垃圾处理厂、扩建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填埋场以及新建鹤塘镇、卓洋乡、杉阳镇等9个乡镇的垃圾处理设施,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7.7吨/日。

(3)加强建筑饰面石材行业污染整治

福建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建筑饰面石材行业综合整治的意见》(闽政[2009]160号),重点对建筑饰面石材行业和矿山开采进行了专项整治。连江、罗源和古田县分别制定并实施流域建筑饰面石材产业规划和矿山资源开采控制规划,关停和合并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关闭、拆除建筑饰面石材加工企业420家,占同类企业总数的50.5%,关停矿山113个,占矿山点总量的50%,其中,石材矿山点88个。流域规划建设建筑饰面石材集中区12个,已建成6个,部分园区已经建成污水处理厂。同时,流域通过削减石材年开采量,实施开山采石区植被恢复计划,已完成50个以上已关闭矿山(点)的覆土绿化。

(4)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敖江流域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252家。其中,晋安区完成日溪乡梓山村、东坪村、党洋村、山秀园村和板桥村等地的畜禽养殖场所拆除、搬迁工作。连江县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拆迁工作,加强了禁养区外的畜禽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5)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十一五”期间,敖江流域加强了生态保护力度。流域森林覆盖率为50.7%,自然保护区2个,建设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12个。

(6)提高水环境监管能力

敖江流域将浊度指标列入各级水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范围,并作为建筑饰面石材行业污染整治成效评判工作的参考。加强了对重点乡镇、重点企业的在线监测工作,建成了霍口、兰水溪、花园溪3个水质浊度自动监测站。完成了双口渡、山仔、塘坂3座干流水电站下泄流量监控装置并实现联网,进一步完善了敖江流域的水环境监测网络。

创新实施环境监管政策,制定了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严格的跨县界断面考核机制,加强地方政府治污工作考核。在建筑饰面石材行业全面实施差别电价政策,促进环保工作有序发展。

[1] 闽江流域“十一五”水环境保护规划[Z].

[2] 九龙江流域“十一五”水环境保护规划[Z].

[3] 敖江流域福州段水环境保护规划[Z].

[4] 王智苑,刘金福,郑雯,等.泉州市洛江水域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39(4):413-416.

猜你喜欢
十一五福建省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沙颍河流域管理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