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魔术师”与“教育家的使命”

2013-08-15 00:45严冰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转型大学信息技术

□严冰

以“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主题举办一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最初是我提出的建议。后来在与湖北电大共同策划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这些年来被广为引用的克瑞格·贝瑞特博士的那段话,觉得用“真正的魔术师”来点题是比较贴切的。湖北电大的12位教师围绕论坛主题,基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探索,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他们的学术见解。相信在场的同仁及杂志的读者和我一样,能够从中得到多方面的启迪。包括各位教师提出的不少问题也都很有价值,围绕这些问题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应该能够取得更多既有实践指导意义,又有理论创新价值的成果。同时,他们的演讲也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湖北电大近年来在推进开放大学建设或者说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的进程中,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这个课题的探索和研究所取得的进展。3位学者的学术点评有很多真知灼见,尤其是他们对相关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提出的一些建议,涉及不少我们在今后的探索和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聚焦的问题。借此机会,我谈三点体会,仅供参考。

首先,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应该特别重视教师和教师工作的转型。

广播电视大学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简单地说就是办好开放大学。换种说法,就是全面推进并逐步实现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转型。战略转型意谓着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变革,我坚持认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人”的转型。战略转型期又注定是个改革阵痛期,“人”的转型恐怕也会是个伴随着困惑、纠结,甚至某种程度痛苦的过程。在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的进程中,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转型有必要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现在有许多人在探讨教师转型问题,但似乎还没有人明确提出教师工作转型问题。没有教师工作的转型,怎么能够实现教师转型?当然,教师转型也有可能对教师工作的转型起到所谓“倒逼”作用。从这个角度说,推进开放大学建设或者说实现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的过程,就是在教师和教师工作方面再认识、再适应、再探索和再提升的过程。从学校来讲,首先是学校的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不考虑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对于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还有教师的结构等等,已经、正在和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在战略转型进程中如何充分调动、有效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怎么才能吸引、汇聚更多一流人才投身开放大学的教学工作,如何为开放大学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好的环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开放大学建设或者说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探索空间。战略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在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为开放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以及实现这些可能性的路径。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可能发挥的作用,恐怕是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课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说,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那么,教师怎么才能成为他所说的“真正的魔术师”呢?这显然不只是个技术或者技术应用问题。能不能说,所谓“真正的魔术师”就是我们所热切期待的教育家?我总认为,这样的教育家最有可能产生于有长期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中间。我在不久前写的一篇短文中谈到,《学会生存》说现代信息技术固有的重大优点之一,就是它们能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这里所说的“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的内涵是什么,教师怎么才能担当起“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诸如此类的课题都很值得研究。这次论坛上12位教师的演讲并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实际上却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作了不少具体阐释。我想借用四个成语,谈谈开放大学教师“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可能也是我们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应该聚焦的四个方面的重要课题。

一是“有教无类”。“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理想,也是开放大学所秉持的根本宗旨。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为开放大学面向各类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开启了许多搭建的教学学术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具体地说,教师论坛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学术,主角是一线教师,通常是杂志和有关学校或机构合作举办,以期及时反映相关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成果,并对相关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有实际推动。

开放大学建设或者说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有个战略重点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的核心支撑,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决定开放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对于形成独特的开放大学的大学文化,包括学习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甚至开放大学作为新型大学及办学体系的组织文化等等,都有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还曾借用时髦的说法,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直接决定未来远程教育包括开放大学“价值链”和“生态圈”的形成。当然,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似有必要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但最重要的可能还是教学学术或教与学的学术研究。毕竟,所谓深度融合最终还是得落实和体现在一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包括应用信息技术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能发挥的现实的和潜在的作用,自然成为教学学术的重要研究课题。我最近在读基思·索耶主编的《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他在序言中说,学习科学是一个研究教与学的跨学科领域。它研究各种情境下的学习——不仅包括学校课堂里的正式学习,也包括发生在家里、工作期间以及同事之间的非正式学习。学习科学研究的目标,首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和社会化过程以产生最有效的学习,其次便是为了用学习科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我们的课堂和其他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有效和深入地学习。这应该也是我们开展教学学术,包括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尤其是其中的规律,所要达成的最重要的目标。

教师的教学学术应该逐步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内容维度和研究方法维度。前些时,我在中国远程教育青年论坛作小结时谈过五点体会:一是责任担当;二是聚焦问题;三是关注实践;四是重视方法;五是学风养成。其中一些意见对开放大学的教学学术可能也有针对性。孔子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教师的教学学术比较多的应该属于“困而知之”,体现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解决相关难新的可能性,给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包括开放大学对于教育不利地区和不利群体的特别关注,也有了更强大的支持能力和更有效的实现路径。而无论是“量的扩张”还是“质的提升”,包括实行“宽进严出”之类学习制度,都使开放大学的教师在教学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二是“因材施教”。“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内涵不只是“有教无类”,还有“因材施教”。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的多样化、个别化是个必然趋势。如果说开放大学以前较多聚焦于“有教无类”,现在同时有必要更多关注“因材施教”,否则不可能真正实现“人人成才”。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不仅为“有教无类”开辟了更多空间,也给“因材施教”提供了新的可能。开放大学能否使这些可能成为现实,教师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三是“教亦多术”。有学者讨论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远程教育的区别,提到在远程教育领域极有影响的奥托·彼得斯的工业化理论,其核心是将远程教育比作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的形态,认为要照顾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是极为困难的。信息技术为开放大学适应越来越多样化、个别化的学习需求创造了条件,“教亦多术”是个必然选择。如叶圣陶先生诗云:“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起决定性作用的可能还是教师,这还涉及教学团队的建设与运行,以及如何赋予教师以“足够的自主控制权”等问题。我想重申我的看法,就是对于“教亦多术”不能只从“术”的层面理解,更重要的可能还是蕴含其中的“教育家的情怀”。

四是“教学相长”。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显然必须更多地从学习者及其学习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更好而且可以选择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学习支持。开放大学要将构建互联网时代新的学习模式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都会发生许多变化,“教学相长”也会注入新的内涵和呈现出新的形态。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可能比较多的还是习惯于从教的本位考虑和解决问题。

其次,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应该特别重视教学学术的开展及提升。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大学对于教与学的关注总体看来是不够的。近年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在倡导和推进教学学术方面做了一些实际努力,包括策划和举办“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这是专门为教师题的努力。12位教师的演讲聚焦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在我看来,似乎比许多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探索和研究成果,同样应该正视他们基于实践探索及相关课题研究而提出的问题。

第三,推进开放大学建设应该特别重视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被认为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我国首先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将教师专业化理论引入教育实践,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开放大学这样的新型大学,无论是基于学校的功能定位和办学特色,还是基于教师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教师专业化或教师专业发展都可能比普通大学更有必要予以充分重视。

教育部正在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国家开放大学也正面向整个办学体系或者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教师,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师研修与培训,包括筹建“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务有五个方面:一是规划和组织实施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不同层面、不同类型教师的多种形式的教学研修培训项目,探索并逐步形成具有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教师研修培训模式和机制;二是规划和组织建设开放大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为教师教学研修与培训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支撑;三是协助开展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教学学术研究及其实验,总结和推广应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成果;四是为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咨询服务,构建适合国家开放大学特点、专业特性和教师个人特质的教学指导机制;五是逐步形成国家开放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探索者和引领者。

开放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国家开放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相对于普通大学可能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作为远程教育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成长路径都有自己的特点;二是开放大学作为办学体系,教师专业发展所涉及的问题比任何普通大学都要复杂得多。比如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是推进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要面向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分部到地方学院、行业学院、学习中心的各类教师,包括直接从事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从事教学设计、学习支持、教育管理等工作的教师,甚至还得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尤其是现在的基层电大教师,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两个特点也决定了国家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研修与培训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而从发展趋势看,线上培训更有可能逐渐成为主要形式。这对强化和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进而推进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形成开放大学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教师作为“真正的魔术师”更好地致力于“教育家的使命”,可能也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开放大学的教师要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探索者、引领者——很难设想,一个没有终身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的人,在终身教育领域担任教职能够取得所期待的成就。或者还可以说,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他们将很难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自然也不太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此外,正像潘懋元先生所指出的,大学教师发展与大学教师培训是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教师培训强调以外部社会、组织的要求为出发点,要求大学教师接受有关规定、规范;大学教师发展强调以教师主体性发挥为出发点,重视教师的自主性和个性化,教师通过自我要求、自主学习以达到发展目标。他还认为发挥教师自主性与积极性是大学教师发展的重点,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教育研究、教学改革三方面。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开放大学教师发展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呢?在推进战略转型包括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这显然还是一个有待于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系作者在“真正的魔术师——信息技术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教师论坛上的小结,根据会议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转型大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大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