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3-08-15 00:49黄柏权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武陵傩戏湖北省

黄柏权(1962-),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五个一批”人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日本山口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傩戏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服饰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中国土家族经济文化协作会副秘书长,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三峡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本期两篇文章的作者都长期关注贵州、关注铜仁和武陵地区,呈现给读者的成果是他们深入研究贵州、研究武陵地区所得。

吴国瑜先生撰写的《武陵地区傩堂神祗功能分类》是其长期调查、研究的力作。武陵地区是我国中部山区重要的文化沉积带和文化聚宝盆,是一条多民族迁徙流动和多元文化互动的走廊。傩文化作为古老文化的孑遗在武陵地区有广泛的遗存,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德江傩戏、恩施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娄底梅山傩戏、道真布依族傩戏、新晃侗族傩戏等。丰富的傩文化资料为研究者提供了调查、思考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傩文化研究成果。但在这些成果中,却少有人关注傩戏活动中祭祀神祗的分类、功能及其作用。吴国瑜先生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武陵地区傩祭、傩戏表演中所供奉的神祗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把傩祭、傩戏活动中的神祗分为主神(傩神)、证明神、传导神、护坛神、先导神、戏神等,并对各种神祗的制作和形态进行了描述,对供放的位置进行了介绍,对其功能作用进行了分析。阅读该文会对复杂多样的武陵傩祭、傩戏活动有比较清晰的把握,便于对神秘的傩祭活动和傩戏艺术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此种研究方式和切入,对武陵地区傩戏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史泠歌博士的大作《明代贵州的农业与农事诗——以<黔诗纪略>为线索》是一篇颇有新意的文章。《黔诗纪略》是清同治年间编成的明代贵州作家的诗歌总集, 共收诗 2498 首,汇两代之心血,历二十年,内容之富赡,体例之特殊,考证之精审而名冠学林。从知网搜索目前只见一篇研究其文献价值的论文。史博士独具慧眼,从 2000 多首诗歌中,将涉及农业、农事活动的诗篇辑出分析,展现出明代贵州农业生产水平、农业习俗、农民苦难生活的景象,从中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明朝时期贵州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面貌。不仅选题独到,切入点好,使用史料的方式也独具匠心,弥补了文献资料的不足。史泠歌博士这篇文章只是第一次开荒,相信她在进一步研读《黔诗纪略》过程中,有更多的选题,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武陵傩戏湖北省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江西傩戏符号构建研究
德江傩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武陵晨曦
一次成功的破袭战——谈奇袭武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