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人文研究生课程设置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2013-08-15 00:50孙玲赵杰王满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社会学研究生人文

□ 孙玲 赵杰 王满(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随着当今国家经济形势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当今体育的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对于体育人来说,全面的提升自己,以迎合市场的需求。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学科。因此,确保研究生课程的科学、全面合理、适应时代的发展、符合社会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再次通过阅读相关文献,针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设置研究还不成熟。

1、现状分析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较为精深,具备一定体育技术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以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为主,能广泛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现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前景并不容乐观,体育人文社会学单一的课程设置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课程是基础,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是很关键的。

2、研究现状

我通过河北师大图书馆中文数据库、谷歌学术搜索、中国知网等网站,查阅104余篇有关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的文章发现,研究热点集中在课程宏观的概括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文章共有1003篇,对于课程相关的文章很多,关注度也很高,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然而,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单一学科的研究比较少。

3、现状分析研究生开设课程情况分析原因

3.1、根据导师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

这种现象比较突出,也比较现实,因为学校的导师有限定,而学校有的为了提高影响力,开设的方向不少,可是研究生所选方向的专业大都是单一的,也就意味着研究生选定了研究方向就是固定的,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而定,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3.2、院校开设实践课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对于体育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不得心应手,可能存在技巧上的不足,那么研究生可以选择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来丰富自己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

3.3、与本科课程的重复、教材的陈旧化

许多院校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本科课程设置的情况,所开设有的课程与本科课程重复,学生教材一直沿用,教师的课件可以几年内都不用更换,这样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与社会的先进理念所脱轨,而美国部分院校每年要更换新的教材这样就会具有学科很强的前瞻性。

4、提出几点建议

4.1、优化课程内容

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大都基于学科的发展,同时开设可以拓展学生学习领域的知识。特别要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重视基础课程的设置,开设专业英语学科,许多国外的理念比较先进,学习专业外语知识有益于学生去关注国外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吸收国外先进理念。

4.2、开发课程的种类交叉交融创设新的学科领域

可分为综合性院校和体育专业院校,学校的特色课程、突出教师的特色。启发学生探究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开创新的特色研究方向,特别是对立学科的学习。教师之间的、学校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相互借鉴优势,可以尝试各个院系学科开放,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多样的课程资源,学生进行跨专业或者跨学院进行选择课程制度,在增加本专业知识层次的同时,各个学科的交流和互动学习,实现学科间的融合,启发研究生的研究视角。

5、结束语

本文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总结,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以期对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侯彦芬.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主动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

[2]杨文轩.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框架[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

[3]王斌,周绍忠,马红宇.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

[4]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5,(2).

[5]王天生.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2007,(3).

猜你喜欢
社会学研究生人文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