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服装设计体系的发展与研究

2013-08-15 00:50刘志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体育教研室山东济南25001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运动服装运动装服装设计

□ 刘志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山东 济南 250014)

21世纪被称为“设计的世纪”,服装设计随着体育赛事的推广与普及,也从单一的比赛服,发展为种类繁多的训练服、比赛服、领奖服、休闲服等一系列的体育服装。体育服装设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设计风格,而是更加全面,不仅包含了体育项目的竞技需要、不同比赛场次的双方需要,也代表了一个运动代表队的形象、一个国家团体的形象。服装设计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存在的一种文化,是人们先由想象而变形的一种意识,进而将这种意识用图形表现出来,最终将其转化为实物。体育服装已不再是运动员们的专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缺少,在现在混搭风靡的时代,运动服装已经成了“潮人”的必备之选,所以当今运动服装的设计,不仅需要舒适便于运动的功能性,还需要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美观性。

1、运动服装的起源

体育运动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狩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体育运动逐渐脱离生产劳动而逐渐发展为竞技和健身为主的体育运动。古人在体育运动时受生产技术的制约多穿日常生活服装。以顾拜旦倡导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后,生产技术已满足于运动服装的发展需要。现代运动服装诞生于19世纪中叶,当时欧洲体育运动逐渐普及,因此有了专为狩猎、打高尔夫球等运动者而设计的服装。19世纪90年代欧洲女子也开始从事网球、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因而网球服和横条纹的水手衫等流行一时。20世纪后,运动服的品种不断增加,并迅速普及世界各地。中国运动员自1911年全国运动会起开始穿运动服装。21世纪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服装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休闲与舒适,体育服装设计让人类变得更加多彩化、人性化,体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更多的注入生命和情感,生活更加统一与和谐。

2、运动服装设计的标准

马克思说:“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不断由动的形式转存为存在的形式,由运动的形式转为物质的形式。”体育服装设计活动的最终物化形态,便是适应人们新需求而制作完成的体育服装。体育服装的设计与研究是一个十分广泛的领域,涉及到了体育、服装、人体结构等学科体系,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体育服装设计的系统性与单一性,复杂性与简单性。

体育服装设计的研究既要满足运动竞技项目的需求,也要满足大众健身的需求。不同项目的服装设计有自我不同的设计标准,根据竞技运动项目可以分为:田径服、球类运动装、水上运动装、举重装、摔跤服、体操服、冰上运动服、击剑服、登山服等。根据大众健身需求可以分为:瑜伽服、慢跑装、游泳服、户外装、休闲装等。体育服装设计的走向;运动服装设计的舒适度;运动服装的设计因素;如何选购运动服装;体育服饰的品牌与销售等方面的研究,都将成为体育服装设计体系的研究内容,建立较为全面的体育服装设计学科体系,完善体育服装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3、运动服装设计的发展

3.1、服装面料的选择

从目前市场上热卖的运动服装来看,不管国际还是国内品牌,都在追求在吸湿排汗上表现优异的面料。这类面料基本都是化纤产品,其中聚酯居多。它们通过增加纤维本身的毛细效应,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能够通过服装迅速地扩散,蒸发到空气中,不会继续停留在皮肤上,并使服装保持干爽,使人感觉舒适。多层化纤面料贴身的舒适性。弹性面料实现合体型舒适,对于运动装中局部使用的弹性面料来说,弹力的大小要恰到好处。

3.2、运动服装的设计走向

服装代表着时尚,运动服装兼具时尚和功能性。运动员服装,其最主要的还是功能性。在保证最高功能性的基础上适当的将其美化。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装,这类运动装,设计范围扩大了很多,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阶段,运动服装的颜色,款式都应有适当的变化,使运动服变得“动静皆宜”既可以符合白领一族低调、内敛的职业形象,又可以满足年轻人“求变求异”的心态。

3.3、体育服装设计的因素

体育服装的设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了解运动项目的实际需求。运动服装设计师有别于其他服装设计师,需要知道每种不同运动的特性,才能深入了解运动员和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不同的运动服装使用的材质都不同,也都有其专业性。如滑雪服要求防水透气,自行车选手衣的内层就要着重吸湿排汗功能。从运动者的角度设计服装。运动服装的设计不能过于自我,要站在运动员和消费者的角度。服装制成后,设计师最好试穿两小时以上,体会消费者穿着时的感受和心情。同时多关心一下体育赛事,了解体坛风雨人物及团队,还有他们奇特的生活经历,也会给我们运动服装设计带来很多的灵感。遇挫折先找原因。运动服装设计师所设计的服装,成绩好坏多会表现在销售数字上,这往往是身为设计师最大的压力和挑战。当销售数字不如预期时,要积极找出原因,为什么这套运动服装不受消费者的欢迎。

3.4、消费者选择运动服装的依据

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体育服装的选择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运动项目,有的侧重于衣服的熟悉度等。目的不同,选择的标准也不同。符号性。现在全球各大运动品牌在设计上强调的是专属于自身的设计符号,这些品牌无论是NIKE的小“勾”还是ADIDAS的“三叶草”都代表了品牌文化和精神内涵,而且在不断地融入拼配设计风格之中。运动装时尚化已经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不管是NIKE,ADIDAS还是其他运动品牌现今都在进行与时尚界的合作,事实上这才是最潮流的趋势;时装品牌向运动化,而传统运动品牌则试图想时装化。现在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年轻人或是长者,都穿上了球鞋和轻巧的运动装,运动装消除了年龄,性别和阶层的差异,也是一个全球化的标志性产物。舒适性是运动服装最重要的一个性能,当然也是消费者的首选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买运动服装时,首要考虑因素是舒适性,占了78.4%,其次才是款式和外形。高科技含量从根本上讲是运动本身的发展变化带动了运动服装面料的发展,例如丝光棉等面料都曾在运动服装中风靡一时。现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人们对运动健身有了更多的要求,如人体的保护,发挥肌肉的力量,提高运动速度等。这些都促进了功能性面料的研究和创新。

3.5、体育服装的品牌与销售

自体育服饰诞生以来,体育服装品牌也随着诞生。国际性的大品牌有NIKE、ADIDAS等。国内的品牌有李宁、361、安踏、锐步、乔丹、鸿星尔克等。不同品牌的运动服装给人的感觉不同,不同的运动项目也需要不同的服装。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意识的加强,体育服装越来越普及化。体育服装的销售在服装行业里已占据了极大的比重。品牌的推广与销售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广泛,随着大型赛事的增多,体育广告业的发展,体育服装已走入寻常百姓之中,无论是晨练的老人、上班的年轻人,还是学校的学生都热衷于运动服装。运动服装的普及也推动了销售,使体育品牌做大做强。

4、结语

运动服装来源于生产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运动服装的发展。运动服装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普通到专业,从专业到流行等不同的阶段。运动服装的面料选择更加适合人体的运动特征,服装的设计从运动项目的实际出发,融合了服装设计的多重元素,使其功能和时尚两者兼有,运动服饰的销售已成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力量。设计视野里的体育服装,是多变的,求新求异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服装也将日益发展起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穿着。

[1]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美)贝弗林著;孙里宁译.艺术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顾建华.艺术设计审美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邹跃进.艺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运动服装运动装服装设计
GB/T 41176—2021《专业运动服装 滑雪服》等国家标准发布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新东煌服饰陆军华:从一线工人到运动服装制造专家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运动优等生
2017健身装备评选
运动装也要有颜值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运动装预测
聚焦ISPO无缝纺织技术专区 提升高性能运动服装的“科技与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