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与趋势

2013-08-15 00:50周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竞技大众

□ 周唯(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1、影响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因素

1.1、内环境动力的影响

体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在过去,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较为紧缺,导致其是封闭的。不管是哪个社会行业,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小而不全的体育领域,逐渐呈现出大封闭体系中的小封闭。而那些能够体现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体育资源的竞技体育系统更是封闭和垄断的。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体育资源,而且给退役的运动员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不便。与此同时,体育运动虽然加大了运行成本,但是效率却依然低下。更是由于训练体系的封闭性,与社会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严重制约了体育的发展。

不仅如此,我国一线运动队的训练基地在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一些训练基地,不仅缺乏专业科研人员,而且还缺乏科研设备,大多数基地只能够提供给运动员生活和训练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训练基地的低水平状态更是难以满足运动员高水平训练的需求。

1.2、外环境动力的影响

体育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的新要求。社会步入21世纪以来,公民更加关注大众体育,并且对于大众体育的需求是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公民的需求,政府将会把为公民提供满意的体育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以前,政府都是将大部分的体育资源放在竞技体育上,而忽略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导致人们无法通过大众体育来改善健康。现如今,公民的体育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因为多种问题而不能再满足公民的体育需求,甚至在默写方面已无力完全为公民服务。因此,政府必须吸纳企业及其他组织加入,并且向它们提供优惠的便利条件,以此来满足公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2、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体育运动的自身情况和我国国情出发,以利益关系调整、产权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三个方面为基点进行改革。未来的体育管理体制将会向多元化演变,进而会出现一种新型的体育管理体制:国家宏观管体育,社会微观办体育。将管和办分离开来,避免再次阻碍体育发展。

2.1、政府、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日趋协议化

中国的管理模式向来都是自上而下的,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让政府陷入了大量的管理事务,而且也严重的限制了体育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因如此,国家更应该在分权的同时努力调整好权力双方的关系,并以此为标志,来确立国家体育发展的目标。至此,政府将与社会团体签订协议,表明二者的关系将日趋协议化。

2.2、政府与社团结合型的管理模式成为基本取向

不管是在哪个领域,改革都是必要的,革旧迎新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体育领域也是不例外的。随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将决策与执行分离开来。具体来说,政府将不同的决策应用于不同的体育事务当中,便于更有效的管理体育。体育的事务性工作完全由体育社团来承担,这样能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管理体制。自20 08年以后,在体育的管理中,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移;在权力的分配上,政府与社会组织团体共同行使执行权和操作权。国家和体育社团分别通过计划和市场运作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样就将政府和社会团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能够科学的管理体育。

2.3、政府实行分权,实现体育的层次化管理

现如今体育行政部门将对体育的管理权分散给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政府主要负责国家高水平的运动,而地方政府的则全权管理大众体育,就这样逐步实现了体育的层次化管理。

总而言之,我国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受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制度的滞后性、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这些因素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体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有效的平衡起来,推动着体育往更高的方向发展,促使全民都能了解体育,都能进行体育锻炼,一起努力将体育发展的更好。

[1]程其练.等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9).

[2]王东升.论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与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7,(06).

[3]鲍明晓.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7,(02).

[4]郑颖颖.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内在动因的理性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7,(02).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竞技大众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竞技精神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