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剖析

2013-08-15 00:50杜文君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内线指导思想战术

□杜文君(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我国竞技篮球一直是在国家主管部门指导思想下组织训练、比赛,其项目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世界篮球运动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欧美国家紧紧把握篮球运动发展规律,竞技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篮球伴随着职业化的进程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近几年在国际比赛中始终未获大的突破,近期成绩令人堪忧。从我国乒乓球项目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了“正确把握项目规律和趋势,符合时代发展特点”是保持长盛不衰的最重要前提之一。篮球运动的发展有着自身的本质规律,把握其发展规律和趋势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指导思想。本研究就是以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立足点,针对建国后的训练指导思想进行剖析。

1、讨论与分析

(1)关于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孙民治等老师认为,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由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主管部门提出,并可以凭借特殊的举国体制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贯彻。由于我国竞技体育是举国体制,所以,国家篮球运动管理部门提出的训练指导思想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很好地贯彻和执行。

(2)对我国篮球20世纪50~60年代训练指导思想剖析。20世纪50年代来访的前苏联队的“快攻”战术使我们耳目一新,对比之下充分暴露了我国竞技篮球水平的落后。针对这种状况,当时,前上海队主教练王永芳首先提出了“快攻只不过是诸多进攻战术的一种打法,还要讲究阵地进攻”的观点,并在篮球界引起了大讨论。经过这次的大讨论,基本确立了我国篮球运动“积极、主动、快速”的指导思想。1957年,经过两次全国篮球联赛后,国家体委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我国篮球运动“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指导方针。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后,又提出了“以投为纲”,发扬狠、快、准、灵的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积极防守”的战术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男篮接连战胜东欧强队,并在技、战术上逐步形成了我国篮球运动以“快攻”、“跳投”、“紧逼防守”为制胜法宝的独特风格,使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迅速提高。

纵观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篮球发展史,各国篮球运动在不断地调整中快速发展,并开始重视高大队员的使用。但由于对篮球运动规律认识的不足,基本都忽视了“高”与“快”的结合。当时,我国也提出了高大队员的发掘、训练和使用问题,却没有找到解决“高与快”这一矛盾的途径。仍片面坚持“以小打大”的指导思想,在与世界强队对抗时内线的薄弱问题则暴露无遗,这说明“小”、“快”、“灵”是难以解决内线弱的问题。同时也揭示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不能单一的把“以小打大”作为以后的长期战略。

(3)20世纪70~80年代发展思路定位。1981年的杭州会议指出:“快、准、灵”已不再是中国特色,应该坚持“积极、主动、灵活、全面、准确”的指导思想。1985年8月沈阳全国篮球训练工作会议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身高还将处于劣势,因此,更应该突出“快、灵、准”的特点,坚持“以小打大、以快制大”的“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上,再次提出了高大队员的选材、训练、使用问题。但是这些发展思想没有给我们带来像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发展。

世界篮球运动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高”仍然是发展的基本方向,当然这个高包括了高度、高对抗、高速度、高超技巧和高度的灵活性等。所以,世界各队在提高快速、灵活、准确的同时,队员(包括大个队员)技术更加全面,对抗能力更强,技术运用更趋于技巧化;固定阵型进攻战术正逐渐被综合性移动进攻战术所取代,集体防守被广泛运用,队员在各个位置间的移动越来越频繁。

(4)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进入了“更加全面、对抗更强、变化更多”的时代,中国篮球也加紧了学习的步伐。

2005年5月27日-28日,在宁波召开的全国篮球工作议上,提出了“以世界先进篮球技战术为方向,形成全面、快速、准确、稳定、凶悍的技术风格和内外结合、攻守兼备、以守促攻、快速多变、多点进攻的战术风格”的发展指导方针。这方针明确指出了当时我国篮球的发展方向和技战术风格定位,是符合当时世界篮球发展趋势的。经过不断探索改革,与过去相比我们有了明显增强:但取得进步的同时却又走入了新的误区,“内外结合”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但逐渐的发展成了过于依靠内线。从王治郅到巴特尔到姚明到易建联,都是内线球员。纵观近几届的男篮世锦赛和奥运会,我们对于内线球员的依赖显而易见。姚明、王治郅等球员的出现给我们增添了新的力量的同时不能丢失以往的特点和优势。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男篮靠的就是全场紧逼,靠快攻、靠跳投、靠突分,以及准确的外围投篮,在很多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现如今运动素质的强化,身体对抗能力的增强是发展的主流,为了展示球员运动素质和对抗能力而改进了规则,通过梦之队的比赛我们可以看到运动素质的出众,与身体力量的对抗在比赛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结论与建议

我国篮球追求“快、准、灵”是毋庸质疑的。但这不应该仅仅只是小个子球员所追求的,也应该作为高大球员的目标。在有高大球员作为内线支柱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内外结合,不能只攻内,而忘了快速准确。只有做到多点开花才能更加接近胜利。最后篮球训练的发展一定要做到内外兼修,在保证篮球技术提高的同时强化运动素质训练,加强身体对抗能力是保证我国篮球运动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

猜你喜欢
内线指导思想战术
胎儿透明隔腔内线样高回声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犬用战术头盔
三人制篮球进攻落位形式及其配合方法的研究
跳单、双圈教学设计
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双方防守内线无球队员技术的研究
内线消息常坑人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新时期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与开拓
巧用翻边战术
浅谈《管子》的作战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