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风格的特点及其演绎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1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小调

陈 熠

(浙江传媒学院 音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道路长达半个多世纪。他的早期钢琴曲作品创作于1887年前,而晚期作品《交响舞曲》则写于1940年。

拉赫玛尼诺夫的作曲活动繁荣期始于20世纪初的前15-17年。在这些年里,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最为繁忙,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生的大部分作品,经常扮演交响乐和歌剧指挥的角色。那时他出色的钢琴天赋表现出完全的成熟。

不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艺术形象如何不同,均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深刻的人性。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使人迷醉,以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激发听众,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在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创造遗产中可以猜测到他的许多个性特征,这通过现代人的回忆录可以想象得到。

从外表看他是一个非常谨慎、有些严厉和难以接近的人,甚至有些高傲,但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简单和情感丰富的人。

做作、对外部世界的追求与他完全无关。也可以这样说,作曲家的音乐,它的特点是深度和真诚、纯粹,没有外部的精美和表面的光鲜。

S.萨金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善良和同情大部分他完全不认识的他人的痛苦和需求是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指拉赫玛尼诺夫)的优秀品质”[8,115]。他一生曾帮助过许许多多的人,而且他做这些时总是小心翼翼,尽可能不为人知,所以很多人甚至没有猜到是何人帮助过他们。他还举办了许多慈善音乐会,音乐会的收益都用来帮助他人。这种慷慨和博大的胸怀、温暖和同情心都反映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中。通过对其各类作品的演奏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必须了解它们的形象世界。

俄罗斯民族因素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俄罗斯的形象范围间接表现了出来,但表现得如此之深,无法怀疑其中的民族色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引用民族主旋律,也不使用一个纯粹的拟声效果。例如《第三协奏曲》的主旋律就体现了古老的俄罗斯圣歌的某些东西。文献指出,它与其中一些圣歌的声调有关系,虽然作者本人并未有意识地借用。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纯粹的俄罗斯人,从那里开始了他的俄罗斯音乐。他的作品反映的是一系列生动形象的长廊,其价值上升到一个高度概括的水平。这是一个浩大的民间喜庆场景画面,仿佛重现的是俄罗斯人民的威严和力量,诗意般的抒情乐章,揭示了俄罗斯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作品的研究人员A·阿列克谢耶夫指出:“从形式上讲,拉赫玛尼诺夫的曲目是真正民族的东西。它们显然已经影响了旋律、曲调、和声和复调发展的突出特点,这些特点是俄罗斯音乐所特有的。在其中可感受到与俄罗斯民间艺术、俄罗斯歌剧、交响乐、浪漫曲和钢琴曲作品的牢固的有机联系。”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对自己的音乐作了详尽而准确的说明:“在我自己的著作中我未有意识地努力为原创,或浪漫,或民间或任何其他。我只是尽可能自然地将我自己听到的音乐写在纸上而已。我,俄罗斯作曲家,我的祖国已经决定了我的性情和世界观。我的音乐是我性情的心血结晶,所以她就是俄罗斯的。”在创作的道路上,拉赫玛尼诺夫充分展示了他是一个能干的、明显有艺术家气质的天才,能成功地重新定义和征服周围的音乐抒情、浪漫激情和哲理概括作品,创造自己的原创音乐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俄罗斯本土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

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动物研究中,如果选择性剥夺动物的慢波睡眠,其生长激素就不能充分释放,这对处于快速生长阶段的儿童来说有重要的意义。正因如此,一些影响慢波睡眠的药物,也就存在潜在影响儿童生长的可能。

在拉赫玛尼诺夫最早的音乐创作时期就已经表现出要在他成熟时期才成为他音乐风格典型现象所具有的倾向和爱好。在他的音乐深处给自己创新了一种抒情歌流方式,确定他的作品旋律广阔。拉赫玛尼诺夫旋律让人真切感受到俄罗斯浪漫歌曲语调的真实来源,通过十九世纪的亮丽俄罗斯古典音乐小河来展现,软抒情的小小弯流、亲切感和俄罗斯人的丰富人生阅历一起带来了一条浪漫轻松的歌流。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抒情表现之路从米哈伊尔·格林卡开始,穿过A·瓦尔拉莫夫、安东·鲁宾斯坦、柴可夫斯基、塔涅耶夫和A·阿连斯基的浪漫歌曲。挽歌开端,深深地蕴藏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处世态度深处,与浪漫的悲剧接壤,但追求生机勃勃和阳光,尤其是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精神接近。

在钢琴作品中也有能确定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与俄罗斯古典音乐“五人强力集团主义”乐派有关的作品(《俄罗斯狂想曲》,《嘉禾舞曲》)。

除了俄罗斯的土地及其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思想的影响之外,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能够形成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思潮,与俄罗斯钢琴文献中的一些音乐趋势是有机吻合的。俄罗斯作曲家一直对西欧最先进的同行作品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F·肖邦的音乐特别令人喜欢,这与M·巴拉基列夫、P·柴可夫斯基、A·利亚多夫、A·斯克里亚宾、S·拉赫玛尼诺夫的精神接近。俄罗斯的钢琴家总是赞扬格里格北部自然的音乐精灵抒情诗。

但是,这些思潮虽然重要,但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仍然只起次要作用,至多是外部有效性因素。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这些样本作品中学习如何表达他们的隐秘想法、亲密感觉。拉赫玛尼诺夫总是自然的,甚至在创作的最初阶段也是如此。因此想准确地确定年轻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从哪里开始和从哪里结束是与某个作曲家的作品相近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能清楚地指出肖邦、格里格、李斯特等人音乐思想特点及拉赫玛尼诺夫样本作品中的一些贝多芬情节。但是,音乐主题及组成——这就是拉赫玛尼诺夫本人,而不是肖邦、格里格。俄罗斯民间音乐、俄罗斯古典音乐的起源和他们——柴可夫斯基和《强力五人集团》所确定的原则在过去和现在都是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他的音乐语言和风格的固定特征。

在拉赫玛尼诺夫自己音乐的抒情、戏剧、悲剧乐章中,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向柴可夫斯基靠近。但他与史诗形象并非格格不入,与《强力五人集团》的作曲家们类似。人们可以在这里回顾辉煌的cis-moll(升c小调)前奏曲。伴着前奏曲,在盛大的和弦有力的步伐中,真正地拥有着“英雄的”波罗底诺精神。这一点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其他一些钢琴曲中很容易感觉到。在这些作品中俄罗斯古风复苏。当拉赫玛尼诺夫还在古老的诺夫哥罗德时就很着迷它的一些诗歌,他当时在诺夫哥罗德附近度过了他的童年岁月。

由《强力五人集团》的作曲家和由格林卡,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中出现了东方元素。然而它们的意义与鲍罗廷,尤其是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并不一样。拉赫玛尼诺夫几乎没有任何包含东方音乐性质的作品。遇见了东方色彩的旋律只是一个例外(如作品39D大调音画练习曲,作品32降B小调D大调前奏曲)。东方乐调通常融汇于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一般俄罗斯音响中。

从童年开始,拉赫玛尼诺夫就很喜欢大自然。他总是迫不及待地期待夏天,因为那时可去伊万诺夫卡,在那里工作和休息会让他感觉特别好。正是在这里,在农村僻静的环境中,他创作出了他最好的绝大部分作品。

在作曲家的作品中有许多与大自然形象密切联系的抒情乐章。拉赫玛尼诺夫风景的特点是令人精神振奋、富有诗意、满腔热情的抒情。它们似乎被空气浸透,在其中可感觉到“发音”的振动气氛。

在这些山水曲目中,可以指出,例如D大调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抒情诗曲中的一颗珍珠。山水抒情诗曲乐章既像音乐时段、前奏曲、音画练习曲的微型曲目,又像大型作品:协奏曲和第二奏鸣曲的缓慢部分。

拉赫玛尼诺夫民乐开始部分最有特点和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广泛使用的钟声音响。

B·阿萨菲耶夫自己在评论作曲家的作品时微妙地指出,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钟声”,不仅仅是拟声的背景:“……在“钟声”的抒情诗曲中,作曲家的“打钟声波”在空气中飘荡,吸引了有节奏的伸展、绽放美,音乐声调上升[5,24]。

钟声音响甚至出现在最早的作品中,例如,在著名的cis-moll(升c小调)前奏曲中,在第一协奏曲的结束段。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他们的双钢琴第一组曲,在该组曲中打钟声是分别演绎的。在悲伤的缓慢曲《泪》中——诺夫哥罗德大教堂“大钟银铃般的哭声”,这是拉赫玛尼诺夫曾在童年听到过的。而在结尾的《光明节》中,又是庄严的再次鸣钟,从力量上看,这在世界钢琴文献中绝无仅有。

自然的钟声浸透音画练习曲,作品33的降E大调和C小调,作品39的F小调,降E小调和D大调。这亮丽的拉赫玛尼诺夫“演奏法”几乎一直贯穿他的所有作品。

在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中,旋律起着主导作用。它的典型特点是宽呼吸和非正方形结构。通常情况下,旋律是由一个小的初始细粒扩展开来,流通顺畅、方便,同时以清晰的表现力保持了图画的严谨性和纯正的拉赫玛尼诺夫情感克制。拉赫玛尼诺夫旋律的一个突出例子可能是D大调前奏曲,降E大调,G大调,升G小调,以及音画练习曲C小调,G大调。

二、要认真研究作者在乐谱说明文字中的注解。

节拍和节奏在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一会儿像弹簧一样,是铁制的,一会儿要求演奏最细微的rubato(自由节奏)。对作曲家音乐节奏开始时的意义,B·阿萨菲耶夫说得非常形象和准确:“植根于音乐的节奏,传递给演奏者,就像音乐的血液循环、脉搏跳动,因为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并不只存在于结构上:只有通过有节奏、有组织的演奏,它不再是似是而非的松动”[9,362]。

所有节拍的变化都十分详细地反映到正文中。很多时候会碰到这样的符号:piu mosso(标莫索-快速地),meno mosso(梅诺莫索-较前稍慢),accelerando(渐速地),poco piu vivo(生动活泼地)。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节拍相当灵活。即使在微型曲目中它也不止变化一次。例如,在作品33的C大调音画练习曲中,作者是提交的是如下内容:Allegro(快板)——ritenuto(突慢)——a tempo(回原速)——Tempo I(节拍I)——meno mosso(梅诺莫索-较前稍慢)——accelerando(渐速地)——Tempo I(节拍I)——appassionato e sempre piu mosso(热情地 继续 快速地)——ritenuto(突慢地)——meno mosso(较前稍慢)——a tempo(回原速地) ——veloce(快速地)——meno mosso(较前稍慢)——ritenuto(突慢地)。

拉赫玛尼诺夫节拍的符号往往指明的是演奏的性质。最常见的是Andante(行板)与Adagio(柔板)再加解释的话。在Andante(行板)中,他赞赏和喜欢Andante cantabile(如歌似的行板),而在Adagio(柔板)中,他喜欢广度、克制,可用术语Adagio sostenutо(稍慢的慢板)来表达。

拉赫玛尼诺夫并没有过快的节拍。Presto(迅速地)的规定甚为罕见(例如,作品33的es-moll音画练习曲)。

有细微差别的相似音调也详细记录在作者的正文中。Creschendo(渐强地),diminuendo(渐弱),sforzando(加强地)和音乐语言的其他细微差别的音调在拉赫玛尼诺夫那里非常普遍。他对长期的动态增加和降低用语言crescendo(渐强地)diminuendo(渐弱)来表示。一两个节拍的短句用符号<>表示。有时,作者口头crescendo(渐强)的标志,意味着声音强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者的正文中相似和动态的细微差别音调是相互关联的。crescendo(渐强)常伴有accelerando(渐速地),相应地diminuendo(渐弱)常伴有ritardando(渐慢),也就是说动态强度的增加导致脉动节奏的加快,反之亦然。

三、踏板及指法的运用,是创造拉赫玛尼诺夫艺术形象最重要的手段。

正文中涉及踏板的备注非常罕见。但是,拉赫玛尼诺夫本身的表达手法,覆盖范围大,需要踏板。很多时候用手指无法稳住低音,尤其是当左手的和声形状建立在比较宽的范围内时。那么踏板就要从低音开始。有时踏板是由旋律中的声音变化决定的。针对不同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正文中,指法也很少出现。作者把它列入一个特别复杂的情形下,例如在多背景位置,双乐谱段或序曲时。作者的指法写入到作品33的一些的音画练习曲中,例如,在c-moll(c小调),d-moll(dc小调),Es-dur(降E大调),cis-moll(升c小调)中。

总之,音乐给了演奏者一个机会,从各方面展示他的钢琴技能、精湛技术、高超技艺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诗情画意、人格魅力。其特有的宽呼吸的旋律,丰富的情感,有冲击的节奏和多层次的表现手法真正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魅力。

[1]阿列克谢耶夫·A·D.钢琴演奏教学方法/A·D·阿列克谢耶夫.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71-278,第2版.

[2]阿列克谢耶夫·A·D.钢琴艺术史:音乐大学钢琴术教材.第2版,修订:三部分/A·D·阿列克谢耶夫.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82,第3部分:65-115.

[3]阿列克谢耶夫·A·D.S·V·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和创作活动/A·D·阿列克谢耶夫.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54:327.

[4]阿萨菲耶夫·B·V.关于交响乐和室内乐/B·V·阿萨菲耶夫.列宁格勒.音乐出版社,1981:216.

[5]阿萨菲耶夫·B·V.S·V·拉赫玛尼诺夫/B·V·阿萨菲耶夫.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46:234.

[6]布良采夫·V.S·V·拉赫玛尼诺夫/V·布良采夫.莫斯科.苏联作曲家出版社,1976:367.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小调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五河小调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