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3-08-15 00:42林鹏程
文教资料 2013年9期
关键词:德育课师生关系师生

林鹏程

(福建省德化职业技术学校,福建 德化 362500)

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老师们在讲台上挥汗如雨、不辞辛苦地传授知识,但是学生们没能够有效地吸收,得到相应的发展。很多老师总认为只有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部讲述一遍才是对学生负责。但往往是老师讲得滔滔不绝,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老师看到此现象也没有了热情,便开始应付式地教学,这就造成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并且学生的成绩也普遍较差。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提高。

一、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指的是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平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自主研究性地学习,这种方式也是我国将着重发展的。有效教学关注的核心是学生的需求,其又是以尊重人文平等为基础准则的,这也是在社会中行走所需要的素质。这其中所说的有效,指的是在老师辛苦地授课之后,学生有各自的收获和进步,这也是评价教学有效的主要途径。教学的效率并不是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内容都仔仔细细地讲一遍,而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学到什么。假如老师做得很辛苦,但是学生确实没有任何收获,这便是无效的教学。

二、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1.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

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材也不熟,到了讲课的时候甚至讲一会儿就看一会儿教案。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设计好导语,到了讲台上东拉西扯,讲了很长时间还没提及真正要讲的内容。教师是教学的促进者和主导者,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2.上课的互动性不强

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学就是老师和学生的活动,但是从现在我国的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来看,师生之间的互动依然有着严重的不足。大多数的教学都是单调的老师讲学生听,这让本应该生动活泼的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而且有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弄得很僵,导致学生们都不愿上他的课,缺乏课堂上的互动。有些教师还以自己讲课为主,没有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偏离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大纲中没有要求的内容有的老师却大讲特讲,总是想着多讲一点知识,考试的时候学生应该就会感觉简单一些,甚至脱离教材,自己随意引申,就好像一支射出去的利箭,海阔天空任其飞翔,不着边际。有时候学生会提出一些和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时,老师不是把它搁置处理,而是详细解答,结果是那些应该讲的没有时间讲,甚至有时候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也不会解答,但是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硬要做出一些解释,反而是模棱两可,讲得含含糊糊,学生们也听得不明不白,一头雾水。

4.教学方法老套

现在的新课程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采用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不过现在的老师大多数采用比较固定的方法,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制约,并且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阻碍了有效教学的进行。

5.教学过程中的事故处理不当

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干扰教学的事件,如家长看望学生,学生之间发生争吵发出声响,等等。假如老师不能够妥善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有的老师甚至会大发雷霆,拍桌子敲黑板,让整个课堂在一种不良的气氛中进行;有的老师就某个学生的违纪行为而对整个班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花费了大半节课的时间,严重浪费上课的时间。

三、中职德育课的有效教育策略

1.实现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指的就是老师和学生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其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并且突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的内容虽然和原来没有多大差别,但是表达的方式更具时代性,也更生动形象,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适合学生的需求。

2.加强师资的培养

一般来说,我国中职德育课的老师应该有相应方面的专业学历,并且具备教育学生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我国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比如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对刚发生的德育问题不够敏感,教学不够生动,等等。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给他们多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学习教学氛围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师生应该经常交流,从而发挥相互启发补充的作用,让师生都能够得到新的启示,从而达成共识,并由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闪光点就有可能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为以后的有效教学创造一个好的开始。就好像谈到货币的职能时,老师用图片展示了各种品牌的服装的价位,学生应该都会非常感兴趣,都讨论着各自喜欢的衣服,然后老师就问到:“假如你有1000元,你会去买什么衣服呢?”这便自然而然地导入了课堂的主题:货币的职能。在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其效率往往比一般的要高。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类似的情境。这不仅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还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4.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老师把学生学习放在主体地位。积极地鼓励学生,让他们充满信心,让他们尝到自己成功后的快乐。让学生改变老师主宰课堂的想法。让传统的师生关系变成互教互学的关系,像真正的朋友一样。老师应该用知识和人性美吸引学生,得到学生的尊重。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职德育课的效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假如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可能出现叛逆心理,心理上对德育课的老师感到反感,教学的效率也必然是较低的。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达到有效教学的前提。

5.及时反思教学情况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教学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及时地反思教学情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进步。现在每个德育老师基本上会带几个班,同一个知识点往往要重复好几遍,但是每个班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当发现这种讲法在这个班行不通的时候,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法适应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课程资源,及时地反思这是否有效、有没有比这更加有效的教学,从而达到德育课有效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之处,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这不仅仅是教师该努力做到的,也是学生该前进的方向。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1]宋红梅.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教育导刊,2008.

[2]董菲.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龙星.中职德育课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职业技术,2006.

猜你喜欢
德育课师生关系师生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