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魅力——运用小组学习法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教学质量

2013-08-15 00:42关爱玲
文教资料 2013年12期
关键词:成员评价活动

关爱玲

(云南师范大学2010级教育硕士 学前教育专业,云南 昆明 650000)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一门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兼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性的课程,还是上承学前“三学”(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专业理论课,下启“说、弹、唱、画、跳”及“教育见习实习”专业实践课的中介与桥梁。《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及促进学生向合格幼儿教师角色转换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幼师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并未有充分的认识。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学习嫌枯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活动设计的教案练习嫌麻烦,临场发挥、应付了事;见实习实践中能力欠缺,无从下手、难以应对。总之,在教育学习和实践中往往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活动设计》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研究都证明“小组学习法”是一种灵活的课堂形式,在提高和开发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多技术能力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活动设计》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法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根本上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组学习”教学法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

二、小组学习法在《活动设计》课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设计》课中,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各个环节充分动脑、动口、动手,让课堂活起来,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同时,还可以尝试采用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经过每节课反复多次的内心积极体验,学生树立了主体意识,认识到“我真行!”“我并不比别人差!”。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有利于建立全面完整的教学交往结构,并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学生在小组个别指导中非常愿意得到指导,而不是死板的教训。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而导致的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动脑筋、过分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活动设计》课上,可以尝试将任务分配到小组及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这样,就能大大减少有的同学“什么都不干,就等着老师和同学”的现象,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有利于合理利用和分配有限的教学时间。

尽管各所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不断加大《活动设计》的课时量,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及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等因素,使得每个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实践与练习的机会相对减少。例如试讲环节,想让每个学生在每一领域中都能有参与和实践的机会,那么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把所有的课都用来试讲都不够。面对这样的问题,小组学习法不失为很好地合理利用和分配时间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将学生合理分组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就能基本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

(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紧张激烈,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在《活动设计》教学中,由于当前的幼师生文化基础和相关教育理论薄弱,同时又缺乏幼儿教育的实践机会,因此,在完成活动设计任务时常常显得无所适从。通过小组合作,能很好地整合与利用组内成员的资源,例如,在试讲前的准备工作中,有时仅做学具和教具就是一项相当繁重的工作,这时就能很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发挥个人优势,有的找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做手工……将一项繁重的工作简单化。

三、小组学习法在《活动设计》课中的运用

(一)合理组合小组成员。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按照异质分组,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知识基础、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安排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在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

(二)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在《活动设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确定每个成员在小组中的特定职责。例如,“组长”要负责组织小组活动、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发言;“撰稿人”负责文字撰写;“美编”负责相关的美工任务,等等。通过这种形式,让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避免了以往只要一分组,就会滥竽充数的情况。

(三)做好各个小组的培训工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做好“热身”。

(四)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

实践表明,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小组成员的合作表现应作为主要指标。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教师须把握以下几点:(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2)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逐步过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办法;(5)在学业成绩的评价中,教师在公平分组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小组平均分加个人成绩作为学习小组成员的成绩。这种捆绑式的成绩评价有利于加强小组合作,达到小组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学习不仅是一种课堂的表现形式,更应该发挥其互助学习的作用。实践表明,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后组织学习、交流、讨论,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补缺补漏,可以使全体成员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小组学习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堂教学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若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小组学习法,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可以这样说,小组学习法不失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的一条有效途径。

[1]揭青.《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方法初探——启发式、实践教学式[J].高校教育研究,2008(8).

[2]宋琛琛.五年制幼师生《活动设计》课程实施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杨洪伟.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研究——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学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1(10).

[4]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9.

[5]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8.8.

[6]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6.

猜你喜欢
成员评价活动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